錢佳玲
【摘 要】本文揭示了數列是一類特殊的函數這一本質,列舉了在某些數列問題上,可以利用函數的知識來解決,提高解題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數列的特殊性,與函數問題又有區別,在利用函數思想解決數列問題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要認清其中差異,才能提高正確率,從而提升思維能力。
【關鍵詞】函數;數列
一、會用函數知識解決數列的問題
既然數列可以看出特殊的函數,那么能否用函數的知識來解決數列的一些問題呢?
例1:已知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Sn=n2-4n+6,求Sn的最小值。
分析:由于數列可以看成特殊的函數,那么Sn就可以看成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由對稱軸n=2,可以快速得出這個數列Snmin=2。
例2:等差數列{an}中,已知a1=25,S9=S17,則此數列前多少項和最大?
分析:由于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的Sn=An2+Bn,由題可知這個二次函數的對稱軸為n=13,所以前13項和最大。
反思:上面兩個題目利用函數的知識都可以快速的解決,簡單方便,但是這邊涉及到的對稱軸恰好是整數,若不是整數,就需要我們抓住數列的特殊性,避免發生錯誤。
例3:在數列{an}中,a1=1,a2=5,an+2=an+1-an(n∈N*),則a2014=
解:法一
通過遞推關系式,可以一一列舉出等,由此發現這是一個以6為周期的一個循環過程。所以只需看2014中有幾個這樣的周期就可以了。
法二
由題意,其實告訴了我們f(n+2)=f(n+1)-f(n)的抽象函數關系式,且n∈N*,
∵f(n+2)=f(n+1)-f(n) (1)
令n=n+1
∴f(n+3)=f(n+2)-f(n+1) (2)
(1)+(2),得f(n+3)=-f(n)
令n=n+3,得f(n+6)=f(n)
從上式可以看出此抽象函數以6為周期且每隔兩項的值是相反的,還可以得出每個周期的和為0,同樣可以得到
法二很巧妙的利用了抽象函數的知識解決了數列的問題,使得此數列的特征更加明顯,解題也更加規范。
二、抓住特殊性,精準做題
在利用函數知識解決數列問題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數列的特殊性而導致錯誤。這時候一定要認準數列的特殊性,抓住其本質,才能做到精準做題。
例1:已知數列{an}的前n項和為Sn,Sn=n2-5n+6,求Sn的最小值。
分析:Sn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但是這個二次函數的對稱軸為n=2.5,由于數列的特殊性,n只可取正整數,當n=2或3時,Sn都能取到最小值0。
例2:已知數列{an}是遞增數列,且an=n2+λn,求實數λ的取值范圍
解:法一
法二
∵an=n2+λn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根據函數圖像的單調性
∴只需對稱軸滿足:
即λ>-3
反思:解法一根據數列單調性的定義,轉化成恒成立的問題。解法二利用函數的知識,但是在實際批閱過程當中,學生出現了錯誤答案,究其原因,是只考慮了而得來的錯誤答案,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沒有抓住數列的特殊性,與連續函數圖像的區別。
例3:設,且{an}是遞增數列,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錯解:把此數列完全等同于分段函數,只保證了分段函數在每一段的單調性和在分段點處的遞增性:∵{an}是遞增數列
由于沒有考慮到數列是個特殊的函數,自變量n∈N*,對應的圖像為一個個孤立的點,所以在分段點處不需要考慮絕對的遞增性,只需保證a7 ∵{an}是遞增數列 錯解的解法是學生在實際解題過程當中常犯的錯誤,只有認識到數列的圖像是一個個孤立的點,理解數列單調性的本質才能做到信手拈來。 “本是同根生”,抓住函數這一條根,尋找數列的不同點,在用函數思想解決數列問題的同時,又能關注到數列這一條“藤”,注意數列的特殊性,必定可以對數列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