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云
在初中階段,語文中考現代文閱讀的考查中,句子賞析是重點難點必考題型,所謂句子賞析,就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掌握答題技巧并熟練運用于答題中,在考試中至關重要。
一、例題回放,明確題型
首先,回顧柳州市近五年句子賞析專題試題,由感性認識進入到理性認識。
例1:
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段與《年年依舊的菜園》(5)(6)段,請從語言、寫作手法角度分析其中你喜歡的一個選段。(4分)(2010年柳州市中考《年年依舊的菜園》)
例2:
文中第(9)段的景物描寫很精彩,與下面文段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從表現手法及其作用來比較它們的共同特點。(3分)(2011年柳州市中考《品味時尚》)
例3:
第(7)段中“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轉過身,歪歪跌跌的走了”一句,用了哪種人物描寫方法?表現了李想怎樣的心理?(3分)(2012年柳州市中考《一滴淚掉下來要多久》)
例4:
找出一處父子倆感動“我”的細節,抄出句子,并做簡要賞析。(4分)2013年柳州市中考《雨中》)
例5:
請任選一個角度(如修辭手法、詞語運用、描寫方法、描寫角度)賞析文章第④段中劃波浪線的句子。(3分)(2014年柳州市中考《父親的雨》)
從這些題型當中,大致可概括出考查方向有以下幾種,修辭手法、詞語運用、人物描寫、描寫方法、描寫角度以及其他表現手法,歸納圖表如下:
二、回顧課本,方法探究
例題1請賞析: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安靜不動的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選自七(上)老舍《濟南的冬天》
解答;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山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山景小巧秀麗,表現了濟南溫暖、舒適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用“放”、“安靜不動”、“低聲說”將小山擬人化,賦予小山慈母之情,生動形象地寫出小山像慈母般的溫存、體貼、慈祥,表現了濟南溫暖、舒適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修辭手法的考查,是句子賞析題最重要的考點,能分辨修辭手法并熟練掌握修辭手法的作用,常見修辭手法及其作用也歸納如下:
例題2:
請賞析: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選自八(上)朱自清《背影》
解題:
動作描寫,描寫了父親穿過鐵道的情況和爬上月臺的艱難情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父親年老體衰、動作遲緩、步履艱難的特點,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外貌描寫,描寫了父親暗淡樸素的穿著,呼應了上文的慘淡家境,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私偉大的愛。
人物描寫及其作用的考查也是學生在賞析句子時的重要考點,人物描寫的方法及其作用,也歸納如下:
(1)外貌描寫:揭示人物人份、地位、境遇,表現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語言描寫: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
(3)動作描寫:通過對人物個性化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品質;
(4)神態描寫:反映人物心理變化,表現人物性格特點;
(5)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心理特點,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例題3:
請賞析: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選自九(上)魯迅《故鄉》
解題:
環境描寫,描寫了蕭瑟、凋敝的故鄉景象,渲染了抑郁深沉的氣氛,烘托了我悲涼的心情,為下文寫故鄉人、事的改變作鋪墊。
環境描寫作用通常是: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社會習俗、時代特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等;②渲染XX氣氛;③烘托人物的XX心情;④表現人物XX性格;⑤揭示了文章XX主題;⑥為下文XX情節作鋪墊;⑦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例題4:
請賞析: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選自七(上)朱自清《春》
解題:
運用了生動的動詞,“鉆”字寫出了青草沖破土層的擠勁,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表現了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
運用了準確的形容詞,“偷偷的”是“悄悄的、不知不覺的”意思,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寫質地,“綠綠的”寫顏色,準確形象的寫出了春天“新”的特點,表現了春天的旺盛生命力。
詞語賞析通常抓住關鍵動詞、形容詞、副詞、擬聲詞、疊詞等。
例題5:
請賞析: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選自七(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都通過百草園有趣的美景的描寫來襯托(烘托、映襯)自己歡快、自在(高興、愜意、舒暢等)的情感。
動靜結合,“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是靜態;“蟬在樹葉里長吟、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是動態,動靜結合,有張有弛,描繪了一個有聲有色有趣的兒童樂園。
寫作手法及其作用,是不少學生復習的盲點,下面歸納如下:
(1)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2)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3)襯托(側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襯托,同類事物襯托是“正襯”,相反事物襯托是“反襯”;以次襯主。
(4)諷刺手法: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5)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例題6:
請賞析: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選自七(上)朱自清《春》
側面描寫,描寫“花下”蜂鬧蝶舞,側面表現了花兒的繁榮、鮮艷和香甜,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從視覺角度描寫了春花鮮艷的顏色,從嗅覺角度描寫了春花香甜的味道,從聽覺角度描寫了蜜蜂喧鬧的聲音,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描寫角度可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還包括人的感官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三、方法總結
通過以上例題的分析,結合相應考點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全面的答題,總結答題方法如下:
(1)句子賞析考查角度:①修辭手法。②人物描寫。③景物描寫。④詞語運用。⑤表現手法。⑥描寫角度。
(2)解題思路:找準角度→結合文本→分析效果。
(3)答題格式:方法、角度(修辭、描寫手法等)+內容(寫了什么具體內容)+作用(現人、物、景的特點和主旨、感情等)。
四、結語
現代文閱讀句子賞析的答題除了掌握方法并熟練運用外,考生能理解文本,讀透文本更是答題的關鍵,所以在平時多讀文章多練習,提升理解能力,提高閱讀質量,是取得句子賞析題高分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