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霞
【摘 要】生物學作為一門具有極強實驗性的自然科學,其通過大量實驗來驗證或者探索生命現(xiàn)象以及生命規(guī)律,因此單純講解、記憶在生物教學中并不可取。而開展實驗教學則是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自然科學知識、學好生物課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達成新課改目標的有效手段。筆者就此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問題及其改進策略展開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
生物學實驗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學會收集、選擇運用和分享信息等科學探究的能力,養(yǎng)成質疑、求實、創(chuàng)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因此生物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實現(xiàn)新課程目標、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然而大多數(shù)生物教師認為開展實驗教學有較大的難度,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實驗教學也是生物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怎樣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廣大生物教師面臨的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1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實驗教學很難開展這是大多數(shù)生物教師的共識,筆者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1生物實驗室的實驗設備、藥品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許多學校的實驗儀器設備沒有資金更新和維修不能使用,在實驗室中只是一種擺設,從而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城市中學雖然實驗儀器能正常使用,但班額過大,也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1.2大多數(shù)學校對生物這一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按新課程標準安排足夠的課時,例如:七年級生物每周應安排3課時,而大多數(shù)學校因師資問題只開了2課時,這樣就是生物基礎知識教學還不能按時完成,更談不上有充足的時間組織實驗教學了,通常在實驗教學時還要進行生物知識教學,使學生在實驗時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自己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時只是在老師支配下按步操作,從而影響了實驗效果,久而久之使學生失去了對實驗教學的興趣。
1.3實驗教學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初中畢業(yè)生物會考中沒有專門組織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操作能力的考核,脫離了實驗操作的實驗考試內容只能算是“紙上談兵”。學生只要記住了實驗內容就能得高分,這也使學生對實驗教學產(chǎn)生了誤解:做實驗不如背實驗,組織在這種想法支配下的學生去做實驗,當然不能達到好的效果。
1.4教師在教學中準備不夠充分,忽視了實驗教學中的技能訓練與知識傳授的差別。實驗教學時,按教材內容講得很認真細致,但沒有強調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這樣一開始做實驗就出現(xiàn)了問題,課堂紀律一下子就變得鬧哄哄的,一會兒這邊舉手呼喊,一會兒那邊一位學生又驚叫著讓老師過來幫助解決操作問題,這種情況下教師只得讓學生停下來,繼續(xù)聽老師進行有關實驗內容的指導,這也是實驗教學難的原因之一。
2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針對實驗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上述問題,為了促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努力實現(xiàn)新課改提出的目標,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進一步加強對實驗室的管理,按照新課程實驗教學的要求準備足夠的儀器設備、藥品、生物實驗材料,這是保證實驗教學正常開展的前提。實驗管理員和生物科教師還應根據(jù)本地的氣候特點,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多渠道采集一些本地常見的動、植物標本,以補充實驗材料的不足,這樣可減少實驗時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總之科學、規(guī)范地管理好實驗室,有利于降低實驗成本,是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
2.2加強對各學校生物任科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這是組織實驗教學的關鍵。由于各種原因,各校生物專業(yè)的教師數(shù)量很少,許多農(nóng)村中學沒有一位生物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因此學校只能安排其他專業(yè)的教師擔任生物科教學,但是這樣的教師往往缺乏指導學生實驗操作的能力,實驗課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因此上級有關部門應定期組織有關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的培訓,提高這些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預見能力。
2.3加強對學生實驗的管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這是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前將學生分組編號,固定座位,每組選一責任心強,有能力的學生任組長,每學期開始時對各組長進行實驗常規(guī)培訓,組長負責本組與實驗有關的一切事宜,實驗中由組長組織同伴認真完成實驗,出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匯報;實驗后由組長帶領本組同學整理實驗桌,清潔用具,檢查儀器并負責將儀器損壞,丟失情況報告老師,這樣既保證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4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制定務實的教學策略穩(wěn)步推進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2.4.1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重視模仿性實驗教學。新課程倡導探究式教學,但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是實驗能正常進行的前提。因此重視示范性實驗教學同樣是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剛進中學的初一學生好奇心強,好動,上課時不注意聽講,沒看老師的示范,在實驗過程中不認真操作,觀察實驗現(xiàn)象不細致。此時,我一般采取示范方式進行實驗教學。如《顯微鏡的使用》一課,先講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操作顯微鏡時邊講要點,邊做示范,學生邊模仿操作,再讓學生單獨操作一兩遍,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訓練后,學生就基本學會使用顯微鏡了,用示范方式進行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規(guī)范了學生的實驗操作。
2.4.2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上述能力上比起課堂教學來說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探究性實驗的過程中,盡量做到把教學回歸到生物學家探索新知識的原型,使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索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和制訂實驗探究計劃,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等;注意學生發(fā)散思維和集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象、失敗的原因要盡可能考慮細致,盡可能多設疑,以激發(fā)學生思維。有時候,生物實驗不一定會取得滿意的結果。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討論、分析實驗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這樣雖然沒有得到滿意的實驗結果,但學生對實驗的領悟得到了升華,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處理生物學信息的能力。例如:在進行“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時,有的同學在實驗中往三支試管加入碘液后都變藍色,說明實驗失敗,之后我組織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使他們認識到失敗可能與饅頭的多少、溫度的高低、溫水中放置時間的長短有關,討論之后有的同學還設計了饅頭的變化與溫度有的關的一組實驗,使實驗進一步深化,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4.3 聯(lián)系當?shù)貙嶋H開展課外實驗,重視實驗研究全面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除了在課堂實驗教學中要盡心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實驗外,還應該聯(lián)系當?shù)貙嶋H延伸創(chuàng)新空間,開拓學生視野,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氛圍。如在學生了解了食物中所含營養(yǎng)物質的種類后,課后進一步探究“不同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使他們進一步了解維生素C的作用及特性。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而且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總之,生物實驗教學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中較薄弱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相信只要全體生物教師共同探索,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
[2]謝盛圻.《教學的藝術》.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3
[3]周美珍.《中學生物學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4]徐美英.《生物教學實施指南》.華中師大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