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教育正在向教育現代化邁進,而現代信息技術正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柱,隨著多媒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廣泛深入使用,將引發一場數學教學模式的變革。
【關鍵詞】教學模式;多媒體;變革;數學素養
學校教育正在向教育現代化邁進,現代信息技術正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柱。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將改變傳統單一的信息呈現與流通形式,給數學教學模式帶來深刻變革。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復雜的思維過程,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能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一、信息呈現的變革
數學信息是豐富的,呈現方式是多樣的。這些方式可以是形象、抽象、直覺、邏輯、情感的;也可以是文字、數據、圖像、圖形、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它們往往交叉融合在一起。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改變傳統的說教方式,向學生提供多樣性、非線性的網狀信息,這符合學生知識記憶和認知規律,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同時多媒體能較好地呈現情景,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容易讓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獲得充分的感知。模擬演示是教師常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在常規教學手段的條件下,教師的示范、演示往往收不到想要的效果,而運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功能卻能很好地實現,使教學效果得到質的飛躍,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視聽界域。
例如,利用信息技術演示空間物體形狀和位置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在教學立體圖形的體積時,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圓柱的概念,先讓學生想象以長方形的長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一周,所得的幾何圖形是什么?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想象不出所得的旋轉體是什么,直觀教具演示也難以幫助學生形成具體的表象,這時利用多媒體,通過動畫演示,呈現出長方形旋轉時的軌跡,從而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這樣的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很快融入課堂教學。多媒體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增設疑問,巧設懸念,再現知識形成、發生、發展過程。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立體和動態等方面的不足;還可以增加練習容量,教師預先編制好不同層次的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地呈現練習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教師應創設學生樂學、好學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
二、學習方式的變革
自主、合作、探究是數學教學中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增強。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信息化時代將會被新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所取代。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面對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需求來擇錄信息,擇取課程內容,甚至受教方式。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操作、嘗試、交流、討論、質疑、解惑,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交給學生,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實現知識的建構,促進創新思維發展,增養創新能力。
例如,學習“圓柱體的體積”時,可作如下設計:①回顧舊知。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你會計算哪些圖形的體積?②探索新知?!皥A柱的體積會計算嗎?怎么算?能不能把圓柱轉化成一種學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體積?同學們回憶圓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再小組討論、交流、匯報。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學生討論出方法,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圓柱是如何轉化為近似的長方體的。③拓展延伸。你還有什么疑問?你還想知道什么?④課堂小結。通過自學,你學到了什么?你受到什么啟發?
多媒體技術讓數學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為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培養提供了良好條件,也有利于差異化教學,有利于個性化學習,有利于學習方式改善。
三、信息獲取的變革
在網絡化高速發展的當下,書本、教室和學校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僅有渠道,“師之所存,道之所存”的傳統教育觀已經發生改變,教學時空已擴延至校外、家庭、社會,甚至超越時空界限。而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索、研究、協作交流的學習環境十分必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合作。計算機網絡中的資源豐富多彩,各種信息以多媒體化呈現,能帶來強烈的外部刺激,讓學生處于一種震撼的感受之中。正是這種新穎性和感受性,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成一種求知欲望,轉化成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以一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如在教學“年、月、日”時,讓學生課前在家上網查閱有關地球、月亮和太陽三個天體的背景知識以及它們的運行規律。了解年、月、日的來歷,是怎樣產生的,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聯,從而掌握很多相關天文知識,開闊視野。實現學生學習形式的多樣化,信息獲取網絡化。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深入應用,但還不能說教育已經實現了現代化?,F實中,很多情況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加現代化手段。真正意義上說,只有現代多媒技術而沒有現代教學理念的引領,只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使用一些現代教學手段,停留在灌輸式、演示型的教學,“人灌加電灌、人機一起灌”的教學不是教學的現代化發展。隨著網絡技術的興起,教育技術的應用方式也在不斷地發展。教育現代化的趨勢是通過建構新型教學模式,建設現代化教學體系,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來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多媒體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變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改精神,實現教育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曹一鳴.中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發展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陳曉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促進學生數學學習[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11)
[3]楊瑞芳.有效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輕松學數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2)
作者簡介:
劉居康,男,1971年出生,重慶市璧山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擅長“數學建模教學”研究,現工作單位:重慶市璧山區璧泉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