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幼兒教育趨向小學化,學前教育是幼兒發展各種潛力的階段,只注重對幼兒知識的培養,而忽視了幼兒是需要在一個輕松快樂的環境下成長,這樣會嚴重傷害到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文章著重分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以及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原因分析,對策
1 前言
幼兒階段的孩子應該是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下開始學習、學會與身邊人相處和交流,為人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幼兒也成為了他們急需“培養”的對象,一味的給幼兒加重課業,很容易扼殺孩子的天性,促使幼兒過早的成長,這并不利于幼兒的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幼兒教育趨向小學化的原因分析以及找出相對應的策略。
2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表現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主要表現在這三方面,一是幼兒園在針對幼兒教育方法中,幼兒園教師往往只注重幼兒對學習的態度,而不是啟發幼兒對學習方法的認識,導致幼兒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教師只告訴幼兒哪一些是對學習成績有好處的事物,如何追求滿分,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啟發幼兒全面發展,忽視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很容易讓幼兒對學習產生厭倦。二是教學內容上,幼兒園過分增加課業,為了讓幼兒能多學習,有些知識點已經超綱,甚至在有些幼兒園的課程已經教授他們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如字母拼音,幼兒學會26個字母的讀法,是幼兒的正常水平,至于拼音法,上了一年級學生的學習內容,這樣幼兒原本能輕松玩耍的時間就變得很少,減少了幼兒與外界的交流,阻斷幼兒對外界新事物的好奇心,這樣不利于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三是教師與家長過于注重幼兒的學習成績,雖說學習成績是檢驗一個人某個階段的學習成果,但是幼兒園是幼兒開始接觸社會,努力的去嘗試交流和適應周邊的人與事,往往這個時候不是培養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而是孩子的自我發展能力的培養,容易打擊孩子幼小的心靈,不利于孩子釋放他們活潑天性的發展。
3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分析
3.1應試教育的影響
導致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有很多,在我國教育大背景下,應試教育影響力還是很大,一定程度上還是使得“考試結果定天下”的這一理念根深蒂固,學校和家長開始不斷的讓孩子多學習,為孩子提早的學習下一個學期的知識,家長送孩子去上輔導班,本該享受自由、開放學習的幼兒,被家長在幼兒時期送去學習各種知識,認為這樣是對孩子今后的學習有幫助,導致了幼兒小學化傾向。
3.2教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沒能得到提高和再次學習的機會,幼兒園教師是幼兒重要的啟蒙老師,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關系到幼兒教育的質量,專業的教師培養出來的幼兒也是優秀的,幫助幼兒全面發展。如果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不足,達不到提升幼兒教育水平發展的目的。
3.3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過急
當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競爭與壓力并存,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有全能發展和變得更加優秀,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考上重點中學、高中和大學,將幼兒當做成人來培養,違背了教育的發展的規律。
3.4幼兒園競爭激烈
幼兒園教育是很激烈的,為了能迎合家長對幼兒的期盼,幼兒園各出奇招,將課程設計的種類繁多,只為了向家長保證幼兒可以在他們的幼兒園中獲得知識,來贏得招生率,這樣的惡性競爭對幼兒教育事業發展不利。
4 針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4.1正確面對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學生升學主要以考試為準,考試成績直接影響學生的升學結果,家長與教師傳統教育觀念里,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只強調幼兒學習知識,而不顧他們身心發展,這樣的教育觀念很難讓學生健康成長。為遏制幼兒教育趨向小學化,教育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幼兒教育的細則,如辦園規模,招生數量等,對幼兒的教學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都提出要求,使幼兒往良好健康的教育發展;加強教育監管,定期的不定期的對幼兒園進行檢查,改正幼兒園“拔苗助長”的風氣,對于違反規定的幼兒園給予一定的懲罰,而家長與教師也應該改變教育觀念,組織合理的教學,合理的安排幼兒的課程,避免上課時間過長,多安排有趣味的活動,啟發兒童天性,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4.2注重培養幼教工作者的專業能力
作為幼教工作者,在生活上,教師面對幼兒要有耐心、愛心和恒心,理解幼兒的心理,幼兒教師與幼兒的成長是息息相關的,給予幼兒尊重,愛護和鼓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得他們去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善意,鼓勵他們與身邊的人交流,獲得認可,讓幼兒在心理上得到一個被肯定的成就感;在學習上,教師要做到循循善誘,合理的引導學生去觀察,鼓勵他們表達觀點的,并給予一定的肯定,讓幼兒在學習上獲得自信心。幼教工作者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可現在許多的幼教工作者,一部分是從小學轉過來的,一部分可能還不具備基本的幼教工作者的資格,沒有經過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的培訓,或者是缺少再次教育的機會,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受到局限。所以,幼兒園在選拔幼兒教師的時候,要嚴格把控,無資格的教師不應錄用,這是對幼兒園、家長和幼兒負責的表現,要保證幼兒園師資能力,才能給幼兒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證。
4.3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
家長的傳統的教育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化”教育的出現,幼兒除了在幼兒園里的時間,最多的時間就是與家長在一起,家長的行為舉止對幼兒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幼兒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家長有時會做出一些不正確的示范,幼兒會去模仿,但是當家長具備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都是合理科學的,最終讓幼兒的身心健康得到發展。為轉變家長的傳統教育觀念,當地教育部門或者學??梢越M織家長參加相關幼兒教育知識,讓家長意識到幼兒時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舒適寬松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每天緊張的學習氛圍,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淡化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從而使社會、幼兒園和家長達成教育共識,減少幼兒教育趨向小學化的出現。
4.4增加幼兒園娛樂設備的投入
幼兒娛樂設備的完善也成了幼兒園之間競爭的項目之一,同時娛樂設備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幼兒教育必不可少的教材,完善幼兒園娛樂設備,增加對娛樂設備的投入,比如,滑梯,蹦蹦床等,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帶領學生在樂園里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因地施教,帶領學生玩滑梯的時候,讓幼兒排好隊,輪流上滑梯,留在下面的同學可以在看著其他學生從滑梯滑下來的時候數數,老師提問學生一共數有幾個人,在好玩的游戲下,幼兒很容易接受教師教的知識,結合教學設備,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對幼兒的教育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 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原因的分析,從社會、幼兒園、家長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幼兒園加強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完善幼兒教學設備,家長轉變教育觀念,遵循教育規律,為幼兒創造一個舒適輕松的成長環境;教師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對幼兒進行規范的指導,注重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育幼兒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教育環境,才能使幼兒更加長遠發展,使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文娟.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和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4,07:84-85.
[2]王媛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4,08:5-6.
[3]李紅麗.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和策略建議[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S1:155.
作者簡介:
陳愛萍(1986~ ),女,福建將樂縣人,福建省三明市列東和仁幼托中心教師,小教三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