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亮
針對小學寫字教學進行分析,總結出開展小學生寫字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其次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和技巧,最后是課堂教學速度和練習數量要適度,從而使寫字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寫字訓練寫字興趣寫字技能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漢字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中國漢字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學生是時代的建設者,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有義務認真學習漢字。小學寫字教學是漢字教學的基礎,因此對小學寫字教學進行研究意義深遠。
1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小學生寫字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字形的認識和把握,其中字形屬于難點。根據研究顯示,剛入學的兒童對字形進行掌握的過程被分為三個階段:泛化階段——初步分化階段——精確分化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字形辨認的能力是從量變向質變轉化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進而激發學生對寫字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以低年級剛入學的兒童為例,這一階段的兒童大腦皮層在觀察復合刺激物時在認知上缺乏一定的精確性,寫字時記憶較為模糊,時常有漢字偏旁部首混亂或者筆畫增減錯誤的現象發生。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自主觀察字形的筆畫、結構以及筆畫和結構之間的關系的能力,培養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寫字教學的重點任務不是培養學生如何將字寫得漂亮,而是讓學生對寫字產生濃厚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存在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神、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點。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寫字教學時,為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課堂具有一定的多變性特點,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下學習,開心的寫字。寫字屬于一種動作訓練,如果只依靠機械的記憶力進行重復的練習,很有可能導致小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在寫字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學生投入一定的情感,讓學生將寫字時的信息刻錄在情緒記憶的底片上,就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寫字練習,從而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
2對學生的寫字技能進行指導和訓練
技能訓練就是讓學生在握筆方式上和寫字姿勢上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行寫字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以上內容的指導,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寫字技巧。首先,教師培養學生對漢字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準確的掌握漢字的結構,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寫字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是教會學生如何運筆,也就是對漢字筆畫的練習,讓學生對漢字筆畫的寫法充分掌握。教師培養學生運筆方式過程中,要先對較為基本的筆畫進行訓練。如“一”“丨”“丿”等,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演示,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筆畫寫法要點的講解,將筆畫書寫過程利用動畫形式向學生展現,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最后讓學生在田字格中進行筆畫的練習。
一年級課本中強調“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要求。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筆順練習,讓學生養成正確的筆順習慣,防止學生在寫字時出現倒插筆的現象。這一方面的內容屬于小學寫字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可能因為多年的寫字習慣也存在一定的筆順錯誤現象,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之前,一定要加強練習,避免將錯誤的筆順教給學生。
小學生在空間認知上能力不強,剛開始寫字時不知從何下筆,字寫出來也可能是東倒西歪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田字格中進行寫字練習,科學指導學生在寫字時應當從田字格的哪一部分下筆,從而使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逐漸提升,進而讓學生牢固掌握漢字的結構。
3適度教學
在開展寫字練習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速度要適中,因為漢字具有較為復雜的結構,小學生的手、眼以及大腦均不夠發達,在寫字時的速度不能過快。信息加工理論顯示,人在短時間內記憶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如果要求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過多的信息,記憶的時間也不會很長,從而導致“記得快,忘得快”現象的發生。此外,小學生手指上的肌肉還不是很發達,加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在剛開始寫字時一定要放慢速度,然后逐漸加快速度。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漢字練習的量也要適度,每個漢字練習的遍數也要適度。站在心理學角度分析,假設有五個漢字,如果連寫,那么可達到最佳效果的應當是三遍,如果分開練習,那么效果達到最佳的應當是四遍。在寫字練習時,如果運用的方法不夠用科學,教師主觀的認為抄寫的越多越好,或者部分教師因為學生寫錯字而懲罰其寫十遍、二十遍等,反而事與愿違,不僅導致學生失去寫字的興趣,同時還導致學生身心疲憊。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在寫字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寫字方法,使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被降低,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競賽法,因為小學生好勝心強,進而積極自主進行寫字練習。教師將優秀的作品在班級內展覽,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寫字練習,另一方面可以讓其他學生向這些學生借鑒一些寫字的經驗。
4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小學生的特點,將寫字教學充分的和學生的身體發育特點、心理發育特點等巧妙結合,從而開展適合小學生特點的語文寫字課堂,進而使寫字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范紅.識字寫字課堂教學技能有效性探索與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3):23-27.
[2]朱莉.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以語文社S版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3,(16):30-32.
[3]卞文君.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的實效性[J].文學教育(中),2014,(0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