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蘭

[摘要] 目的 探討重癥監護室中PICC置管的臨床護理效果,豐富臨床治療經驗。 方法 整群選擇2013年6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重癥患者64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32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PICC置管后采取系統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 結果 觀察組保存時間是(45.7±4.6) d,對照組保存時間是(21.8±5.1) d;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感染6例和外滲3例,觀察組臨床護理效果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是96.9%,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選取PICC置管治療重癥患者后對患者采取系統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出現幾率,提高護理滿意度,確保搶救效果,具有顯著的臨床護理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重癥監護;PICC置管;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c)-0044-03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are for PICC Replacemen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NIU Rui-lan
Respiratory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City, Shangqiu, Henan Province, 47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are for PICC replacemen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o as to accumul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Methods 64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After PICC replacemen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usual care,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ystematic care. And the nursing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catheter retention time was (45.7±4.6)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1.8 ± 5.1) d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ut in the control group, 6 cases had infection and 3 cases had extravasation, which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6.9% vs 78.1%)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Conclusion Systematic care for PICC replac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level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ensure the rescue effect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PICC replacement; Clinical care
PICC置管屬于一類置入治療方式,運用的PICC導管大部分成分是硅膠,能夠長時間的放置在靜脈血管當中,其優點是安全、方便、放置時間較長等[1]。PICC置管廣泛使用在重癥患者救治和輸液等治療中,應用效果非常顯著。臨床中對操作較強的護理方式實施系統護理,加強整合性從而達到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2-3]。此次總結重癥監護室中PICC置管的臨床護理措施,目的是為了提高ICU內PICC置管療效,進一步完善ICU內護理服務,該研究整群選擇2013年6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重癥患者64例進行系統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擇2013年6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重癥患者64例,將患者分成兩組,每組32例。所有患者中男40例,女22例,年齡15~91歲,平均年齡(51.9±10.2)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在置管前對所有患者都要實施健康知識指導,將置管原理和操作步驟仔細講給患者聽;置管前要將物品備好,患者應取平臥體位,確保手臂90°向外伸展,在穿刺部位向上處使用止血帶,對患者血管情況實施評估。將止血帶解開后對臂圍進行測量從而了解置入導管所需的長度;在無菌環境下再次應用止血帶并且實施靜脈穿刺,若出現回血狀況需進入導入鞘之后再次進針0.5 mm,對導入鞘進行固定,將針芯拔出時要注意血流量,在靜脈里放入導管,發現回血后對導管進行清洗,并且把導入鞘去除,在導管成S型彎曲后對其實施固定,使用無菌敷料進行覆蓋。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觀察組采取系統護理,系統護理特點主要包含:①穿刺記錄:實施穿刺后要對患者導管置入長短和置入位置等穿刺細節實施系統記錄,仔細觀察患者的身體特征改變狀況。②預防并發癥:PICC置管后需要做好預防導管脫落、導管受到阻塞和預防感染等護理措施。導管脫落預防環節需要密切注意導管穩定,并且護理人員要增加巡視次數,特別是昏迷和躁動的患者,預防出現意外拔管的狀況,導管穩定的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實施翻身或者體位改變等護理,并且告知工作人員要在固定時間對患者穿刺部位和導管放置處進行檢查,對導管固定狀況做好詳細記錄。預防患者導管受到阻塞需要在查房過程中注意導管打折和扭曲等情況,從而保證導管順暢,例如需要進行輸血時就重新選擇穿刺位置,在高濃度液體注射結束后要選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感染或者不良反應預防環節需要護士人員在進行穿刺、輸液以及換藥等操作時,要確保在無菌狀態下進行,確保穿刺點的覆蓋藥物干燥整潔,置管后1 d內更換敷藥1次,在此之后每周更換2次,但是輸液管需要每天更換,并且對敷藥和輸液管的更換需要做好詳細的記錄。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導管保存時間和不良反應出現幾率進行觀察和對比,護理滿意度可分成四級,十分滿意是91~100分,比較滿意是81~90分,一般滿意是60~80分,不滿意是<60分[4]。
1.4 統計方法
數據處理選取SPSS 17.0統計學軟件實施分析,計量資料用(x±s)形式的表達,檢驗方法選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并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感染6例和外滲3例,由此可知觀察組臨床護理效果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是96.9%,優于對照組的7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由于PICC置管保存時間長、導管彈性強和輸液方式較多,并且在重癥患者的救治、用藥和靜脈壓檢測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因此置管方法為重癥患者的性命安全的提供了可靠的保證[5-6]。由于我科重癥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所以能夠快速精確的輸入不同種類的高濃度或者刺激性較強的藥品,再與系統護理配合能夠有效降低藥品對血管造成的損傷,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對于患者舒適度的提升具有顯著意義[7-8]。
在臨床中系統護理是對臨床治療和護理方式實施整合,對治療比較困難和控制的病癥實施早期護理,在讓不同種類的護理方式發揮其優點,提升彼此間的相互配合,填補缺點的基礎之上,借助提升實施的整合性從而達到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創建的一類臨床護理和管理體系[9]。系統護理的長處:①將具體方式實施整合,借助系統化護理更好的實施每個方式,并且護理措施都是通過研究認為是對重癥患者的治療有需要的;②有關護理方式的進行都有詳細的臨床路徑與質量管理系統,能夠更好指揮操作過程,從而減少操作錯誤的出現;③建立PICC置管質量管理小組,能夠對PICC置管的操作過程實施更好的監督和改善[10-11]。
此次研究兩組患者都實施PICC置管,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PICC置管后采取系統護理,劉清宏等[12]研究可知應用PICC置管時出現不良反應顯著減少,穿刺失敗有4例,局部透血有4例,導管受到阻塞有3例和感染有3例,說明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出現幾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和該文研究一致。該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保存時間是(45.7±4.6) d,對照組保存時間是(21.8±5.1) d;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感染6例和外滲3例,由此可知觀察組臨床護理效果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是96.9%,優于對照組的7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系統護理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滿意度和臨床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選取PICC置管治療重癥患者后對患者采取系統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出現幾率,確保搶救效果,具有顯著的臨床護理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東峰,劉秋梅,路涵,等.腫瘤患者應用PICC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5):101-102.
[2] 宇亞娟,杜柯凝,劉穎.96例極低出生體重兒PICC導管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4):418-420.
[3] 嚴云麗,余莉婷,王惠芬,等.京萬紅外敷治療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5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5,24(1):6-7.
[4] Li Li.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PICC puncture point blee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J].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disease, 2015,30 (1): 62-64.
[5] 程麗雅.PICC與鎖骨下靜脈置管在腫瘤和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4):400-402.
[6] 楊麗麗,介穎麗,姚玉紅.個性化護理在癌癥患者化療期間PICC置管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2):239-240.
[7] 李興,王群,王輝.護理干預在PICC置管并發癥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5,18(5):857-859.
[8] 許容芳,陸勤美,黃勝,等.全程管理模式對腫瘤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9):1024-1027.
[9] 沈艷芬,霍燕.PICC導管體內破裂致化療藥外滲1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4):104-105.
[10] 劉春寧,張玉霞,楊文華.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末端水柱波動對判斷導管異位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 32(3):72-73.
[11] Dong Ting.Applic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PICC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al, 2013, 10 (10): 1325-1326,1336.
[12] 劉清宏,周春蘭.外科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報,2014,22(10):13-16.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