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意

[摘要] 目的 探討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多發性腦轉移瘤的臨床療效。 方法 整群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該院收治的多發性腦轉移瘤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給予全腦放療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觀察組給予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觀察兩組的治療療效和放療1年后的存活率。 結果 放療后,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0.65%,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13,P<0.05)。放療后1年的存活率,對照組為51.61%,觀察組為67.74%,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9,P<0.05)。 結論 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多發性腦轉移瘤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提高了放療后的存活率。因此,值得推廣。
[關鍵詞] 同步推量調強放療;多發性腦轉移瘤;全腦放療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2(c)-0064-02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ynchronous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Multiple Brain Metastasis
LIU Yi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Jilin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ynchronous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multiple brain metastasis. Method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brain metastas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ynchronous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th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and survival rate after one year of radiotherap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radiotherapy,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65% vs 93.55%),there wa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comparison,(χ2=8.13,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urvival rate after one year of radiotherap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1.61% vs 67.74%), there wa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comparison(χ2=7.29,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ynchronous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multiple brain metastasis has an obviou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after radiotherapy, therefore, it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Synchronous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Multiple brain metastasis;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腦轉移瘤是原發于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細胞向顱內轉移,為慢性起病,病程非常短,主要是由于肺炎等引起[1-3]。一旦發生腦轉移瘤,中位生存期只有四周。因此,及時的治療變得異常重要。臨床上針對腦轉移瘤的治療方法較多,但以放療最為普遍。傳統的放療治療有全腦放療、全腦放療聯合立體定向放療,都有較好的臨床療效[4]。幾年來興起的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在治療多發性腦轉移瘤方面也慢慢體現出了優勢[5]。該研究采用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于2012年10月—2014年9月該院收治的多發性腦轉移瘤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該院收治的多發性腦轉移瘤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肺癌腦轉移29例,宮頸癌腦轉移10例,食管癌腦轉移18例,腎癌腦轉移3例,乳腺癌腦轉移2例。所有患者的原發病灶均通過了病理學診斷,顱內轉移病灶均經過MRI增強掃描診斷。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年齡為41~67歲,平均年齡為(52.1±6.9)歲;觀察組男7例,女14例,兩組成員在性別、年齡、文化差異、腦轉移瘤原發部位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定位方法。所有患者取仰臥于頭頸肩固定板上,用三角形熱塑膜固定,取CT(產品名稱:ANATOM優化CT;型號:MK-RT;商標注冊號:3917401;生產廠家:武漢華興澳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產地:中國湖北武漢;) 連續掃描,圖像經網絡傳輸到Pinnacle6.2 三維適形治療計劃系統。將顱內各個轉移灶均定義為腫瘤靶區GTV,GTV 外擴3 mm 定義為PGTV,全腦定義為CTV,全腦外擴3 mm 定義為PCTV。另外,治療過程中若病變靠近腦干、基底節、視器等重要器官時,放療計劃的原則為所有重要器官不超量。另所有患者在放療之前均經降顱壓脫水治療,以控制顱內壓。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劑量分割:全腦處方劑量CTV為2.5 Gy/次,轉移灶處方劑量PGTV為3.5 Gy/次,1次/天,5次/周,共3周。
1.2.2 觀察組治療方法 全腦處方劑量CTV為2.0 Gy/次,1次/d,5次/周,共4周。轉移灶處方劑量PGTV為3.5 Gy/次,共兩周。
1.3 判定標準
采用美國腫瘤放射治療協作組(RTOG9508)療效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影像學檢查所有病變消失,停用激素神經系統檢查穩定;部分緩解(PR):影像學檢查所有病變縮小大于50%,服用穩定劑量激素時神經系統檢查改善或穩定;穩定(SD):病變縮小小于50%,神經系統檢查改善或穩定;進展(PD):任一病變增大、出現新的病變、病變穩定但神經系統檢查惡化。有效率=(CR+PR)/總數×100%[6]。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
放療后,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0.65%,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5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χ2=8.13,P<0.05)。見表1。
2.2 1年后存活狀況
放療后1年的存活率,對照組為51.61%,觀察組為67.74%,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9,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多發性腦轉移瘤發病的特殊性,因此臨床上多采用全腦放療聯合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并具有較好的療效[7]。但是,這種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適用于1~2個病灶轉移的腦轉移瘤,若病灶較多,則會出現各個步驟和計劃間的銜接問題,且劑量分割和放療時間達不到理想狀態。以往研究顯示[8],多采用全腦放療治療多發性腦轉移瘤。該院采用與以往不同的方法,通過同步推量調強放療對該院收治的多發性腦轉移瘤患者進行治療,但是仍然采用患者術后1年存活率,作為考察對象,結果數據顯示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上述數據顯示,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0.65%,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3.55%,觀察組在放療后的療效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充分說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同時,放療1年后的跟蹤發現,對照組為51.61%,觀察組為67.74%,觀察組依舊高于對照組,說明了該方法的長久有效性較傳統方法有所提高,既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質量,又增加了病人的存活率,在臨床效果上具有質的提升。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是通過兩個方面將傳統的治療方法進行完善,一是高劑量區在三維空間上的分布與治療靶區統一,二是靶區內的劑量分布可根據需要進行調節。完成了靶區劑量合理分配,掌握了周圍器官的限量,從而達到提升治療質量、減輕周圍器官傷害的目的。但是遺憾的是,目前很多醫院沒有能力配備調強計劃系統,該方法不能得到普及。另外,該方法的病歷數比較小,不能更確切的反應治療的有效性,因此,今后應該加大研究病例數,以便更加真實和全面的評價同步推量調強放療的作用和療效。
綜上所述,同步推量調強放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因此,本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范華平.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多發腦轉移瘤的療效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5(11):54.
[2] 劉蓮花.同期推量調強放射治療腦轉移瘤臨床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4,22(4):808.
[3] 張九成.130例腦轉移瘤常規放療和調強放療的療效分析[J].腫瘤防治研究,2013,40(1):95.
[4] 院剛.調強放療(IMRT)治療顱內轉移瘤的臨床研究[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5,9(9)618.
[5] 崔建國.多發性腦轉移患者全腦同期推量調強放療療效分析[J].河北醫學,2014,20(10):1628.
[6] 張芹.同步推量調強放療治療腦轉移瘤的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4,12(2):83.
[7] 李明.腦轉移瘤全腦放療同步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3,20(8):611.
[8] 徐海亭.全腦同期推量調強放射治療對顱腦多發性轉移癌患者的應用效果[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11):1738.
(收稿日期:201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