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
【摘要】童聲合唱的發展在中國也有三十年歷……如從學堂樂歌到童聲合唱的興起和發展來看 ,這其間卻有100多年的歷史。童聲合唱經歷了從齊唱到二聲部,到三聲部,到多聲部的發展過程,在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打開國門,走出國門的過程中,許多優秀的音樂老師在童聲合唱的訓練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訓練方法上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的風格。
【關鍵詞】童聲合唱;訓練;方法;異同
我曾經在小學做過四年的音樂老師,后來又在音樂學院的培訓部帶過五年的童聲合唱團,就這樣跟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跟童聲合唱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些個時候,我被孩子們純真的心靈打動,被天籟之音吸引,這些都成為我動力之源,使我萌生了立志于童聲合唱事業的念頭。為了把童聲合唱訓練出效果,我一邊向我國著名的指揮家學習指揮技術,一邊不停的鉆研童聲合唱的訓練方法。只要有國內外專家講課,我都會帶著極大地熱情去學習;有合唱比賽我就現場觀摩;音樂廳有合唱、交響樂、鋼琴、小提琴等的演出我也會買票去欣賞。所有這些只是為了吸收各個方面的營養,為童聲合唱的訓練積累養分。這也是我的老師對我學習指揮童聲合唱的要求。
一、國內童聲合唱的現狀
童聲合唱迅猛發展的今天,涌現出大批優秀的童聲合唱團。一提起這個話題,人們如數家珍,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合唱團、深圳的百合、金鐘合唱團、上海春天童聲合唱團、廣州的小云雀合唱團、中國廣播銀河少年合唱團等等……這些合唱團之所以走在前列,有三個要素,一是有全心鉆研童聲合唱訓練方法和指揮技術的老師。二是有經過嚴格挑選后進入合唱團、熱愛歌唱的孩子們。三是這些合唱團都經歷過國內外賽事,經過了交流、相互學習、逐步提高的過程,最主要是開闊了視野。
有了這些領頭羊,國內的其他童聲合唱團似乎找到了奮斗的方向。相互觀摩、交流學習、提高自身。歷經數年的堅持訓練,各地小學、中學的合唱團,乃至社會性經營的童聲團,都有很大的提高。成為強有力的第二、第三梯隊。整個局面呈百花齊放、偶有異軍突起之態。
二、童聲合唱訓練方法大致的方向
1、追求音準的高質量
童聲合唱經歷了很長一個摸索的階段,從學堂樂歌開始,對孩子們的要求是會唱就行。隨著收音機、錄音機、CD、DVD等產品的出現,以及國內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許多國外的童聲合唱團的音頻、視頻資料的得以觀摩。發現,國外合唱團之所以能訓練成天籟之音,是因為他們非常注意在訓練的過程中對音準的追求,注意對音樂耳朵的訓練。橫向要求唱準每個聲部的每個音,縱向要求唱準每個和弦。楊鴻年老師的《童聲合唱訓練學》和錢大維的《合唱訓練》相繼出版后,在音準的訓練上提供了具體訓練的方法和理論依據。在這個方面,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童聲合唱團的指揮們、老師們最先意識到童聲合唱訓練音準的重要性,繼而越來越追求音準的高品質。看到因為注重訓練音準而獲得的絕佳的音樂品質,在國內外童聲合唱的比賽中由此獲得的佳績,以及與世界童聲合唱的水準越來越接近,其他城市的合唱團也紛紛效仿。我們曾經邀請深圳百合合唱團的指揮王希珍老師來漢講童聲合唱的訓練方法,她提出講課時需要示范團,對示范團演唱示范曲目的最大的要求是音準好。
2、追求節奏的準確性
節奏的訓練需從小抓起,訓練節奏的準確性首先必須認真學習樂理知識,了解音符時值的長短。其次要訓練每個團員的節奏感,統一在不同的速度中、不同的節拍下每種音符長短的體驗。例如,很多孩子在唱一拍中的兩個八分音符時,往往容易把第二個八分音符唱短一些。八分音符在樂理中的概念是二分之一拍或半拍,如果唱短一拍中的一個八分音符,那么這一拍的前后半拍就不均勻,導致時值變短,速度撐不住,越唱越快,到最后會影響整個歌曲的速度。另外均勻的十六分音符、四分附點音符后的八分音符、三連音的時值等等,它們的準確性只有通過長期的訓練才能獲得。如果每個孩子的節奏體驗相同,那么整個合唱團的節奏才會準確。無論是快速還是慢速的合唱作品,節奏的穩定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較難的合唱作品和現代作品。這也是每個優秀的合唱團必須訓練和追求的重要方面。
3、學習正確的歌唱
正確的歌唱是音樂表現的必要因素,也是高質量的音準和清晰準確的節奏的載體。正確的歌唱既需要有天生的條件(好的嗓音),也需要進行后天的正確訓練(雕琢)。良好的呼吸、松弛的高位置、正確共鳴的運用、合理的吐字咬字的訓練使我們獲得正確的歌唱。這個過程較為漫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系統的、規范學習的過程。孩子們通過學習正確的歌唱,消除“大白嗓”,消除吼叫,使整個歌唱的過程獲得溫潤、結實、流暢的聲音。在童聲合唱訓練中獲得好的聲音只是開始,將這些好的聲音代入到不同的音樂形態中(例如連音、跳音、加強音、保持音、重音等等)去練習,代到不同的節奏、節拍中去練習,真正將聲音的訓練、歌唱的訓練與合唱作品緊密地聯系起來,獲得好的音樂、好的藝術效果,這樣才能稱為正確的歌唱訓練。另外,童聲合唱訓練的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現象,變聲期,有的老師會將處在變聲期的孩子清理出合唱團,主張禁聲,而楊鴻年老師在《童聲合唱訓練學》中是這樣闡述的,“我不主張禁聲,禁聲是一種消極的方法,即使你不讓他唱歌,他也是要說話的,所以,絕對的禁聲是不可能的。我認為關鍵在于教師要正確地指導他們運用正確的方法參加合唱團的活動與歌唱,使聲帶處于積極的運動狀態,這對于順利渡過變聲期是有好處的。”由此,聲音的訓練、正確的歌唱充實在童聲合唱訓練的全過程。
4、注意培養良好的音質
縱觀世界多屆合唱比賽,良好的音質是衡量一個合唱團水平高低的標準。注意培養童聲合唱中良好的音質,也是考驗一個指揮訓練水平的試金石。良好的音質是正確歌唱、高質量的音準、準確的節奏的綜合值,缺一不可,是更高層次的要求。良好的音質來自于對每個合唱團員的統一要求,來自于整體歌唱的張弛有度,來自于對作品情感的統一表達。優秀的童聲合唱團追求高品質,實際上是在訓練中特別注意培養整體的優美的音質。
三、童聲合唱訓練方法中存在的細微的不同
每個優秀的童聲合唱團都有自己的特點,每位指揮和聲樂指導老師在童聲合唱訓練中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以上述合唱團為例,從它們的實際表現和聲音的特點,我們大致上可以把它們分為兩種。
1、在訓練正確歌唱的基礎上追求高質量的音準
一部分從事童聲合唱事業的老師是學習器樂、鋼琴、或者是學習音樂理論的,他們在進行合唱訓練之初,以訓練音準為主要的手段,經過了幾年的摸索和交流學習,音準、節奏較為穩定。而單純的音準好并不能替代正確的歌唱,在此基礎上,聰明的指揮們、老師們開始注意學習正確的歌唱,并以此來訓練他們的合唱團。經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們發現,孩子們的音質發生了變化,整體的表現力明顯增強,可以駕馭更多的作品。但從主要的訓練方向來看,這類童聲合唱團更注意訓練音準。
2、在良好的音準、節奏上追求正確的歌唱
另一部分指揮則是由以前學習聲樂的老師轉行的,他們在訓練合唱團時,以聲樂學習為主,以正確的歌唱教學為主,注意的是聲音的位置正不正確,呼吸的支撐好不好,腔體有沒有打開,孩子們的口腔的開度,臉上是否有表現力。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孩子們能唱好合唱作品的每個聲部,聲音也能打開,整個作品也能較好表現。但不足的是,孩子們只能駕馭相對簡單的作品,沒有涉獵更多、更高、更難童聲合唱作品的能力。通過相互學習,觀看國內外好的合唱視頻,他們終于意識到,合唱的訓練離不開音準、節奏的訓練。當他們在訓練中注意了音準節奏的訓練后,孩子們的歌唱能力明顯加強,可以逐步訓練有一定難度的合唱作品。這類童聲合唱團訓練的主要方向,還是以正確的歌唱為主的。
我的理解是,不論我們的童聲合唱訓練是以什么為主,只要能有成效,都是好的。其實,發揮指揮者、聲樂指導者的優勢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器樂、理論者,還是學聲樂的老師,在訓練童聲合唱時只要注意兩條腿走路,就能成功。這兩條腿是正確的歌唱和良好的音準、節奏。也就是在訓練正確歌唱的同時,也要堅持進行視唱練耳的訓練。耳朵好了、節奏感強了、聲音圓潤優美了,合唱作品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當然,要想成為頂級的童聲合唱團,指揮們、老師們也要不停的充電、學習,學習指揮技術、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只有孩子們的演唱水平提高了,老師們的音樂素養和指揮技術提高了,大家一起開闊眼界了,標準提高了,我們的童聲合唱水平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只有這時,不管你的童聲團是以訓練音準為主,還是以訓練合唱為主,都會成功。這種殊途同歸的現象,只會相得益彰。
一家之言,酌情而論!
參考文獻:
[1]《童聲合唱訓練學》.楊鴻年.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年5月北京第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