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夢娜
【摘要】我國春秋時著名政治家管仲在《管子·牧民》中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而今,伴隨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同時,許多家長期盼自己的子女將來多才多藝。其中,不少家長不惜金錢和心血,購買鋼琴,聘請鋼琴教師,想提高孩子的音樂水平,或者把孩子培養成鋼琴演奏家或者鋼琴教育家。當然,家長的美好愿望,也不是都能夠實現的。因為,這些家長的子女成才與否,涉及的因素很多,我們在此不能一一論及。這里,我們著重討論一下,在鋼琴啟蒙教學中,一個優秀的鋼琴教師應該把握哪些主要教學要領,事半功倍地培養學生的正確演奏技能,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鋼琴演奏習慣。
【關鍵詞】鋼琴啟蒙;教學;演奏
一、正確的鋼琴演奏姿勢
許多鋼琴初學者坐到鋼琴面前時,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手型的位置與支撐上,而忽略了坐姿。彈奏鋼琴時,正確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它服務于手在彈奏時力量運用的準確度和力度、色彩變化的敏銳度等。正確的鋼琴彈奏姿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鋼琴彈奏者要自然端莊地坐在鋼琴鍵盤中央的琴凳上,身體重心依靠臀部和腳來支撐,背部和腰部要挺直,雙臂在身體兩側自然下垂,使整個身體處于積極而松弛的狀態中,切勿端肩夾臂;雙腿自然彎曲地放在琴鍵下,不可分得太開,也不可太靠攏,更不可把兩腿交叉起來,甚至把兩腿盤在琴凳上。
第二,鋼琴彈奏者的琴凳高度,應以彈奏者坐上琴凳,雙手置于琴鍵上時,肘部、前臂、手腕與鍵盤基本在一個平面上,上臂與肘部形成略大于90度的鈍角為好。有的學生坐上琴凳后,雙腳不能著地,教師還應該對琴凳做相應高度的調節。比如,給學生準備一個高矮合適的踏腳凳,踏腳凳應以學生把腳放上后,大腿根部到膝蓋處略微呈下坡狀最合適。
第三,鋼琴彈奏者的身體與鍵盤保持合適的距離也很重要。兩者距離太近,彈奏者的手彈奏時,容易受到限制,身體的活動空間也會受到影響。兩者距離太遠,身體的重心就會偏離到身體后方,手臂在彈奏過程中也會因此伸直,從而使彈琴動作變得遲鈍不自然。演奏者的身體與鍵盤的恰當距離,應該是,演奏者肘部可以輕微彎曲,上下臂可以靈泛運動,雙手可以自由伸展,兩手交叉彈奏時雙臂可以靈活交替。
二、正確的鋼琴演奏手型
所謂手型,是指鋼琴彈奏者手指觸鍵時的姿勢。為了適應鋼琴琴鍵的排列結構和彈奏技巧,需要鋼琴彈奏者的手指和手保持利于彈奏動作的運動、彈奏力的傳送的正確狀態,這種手的正確彈奏狀態,就是正確的手型,也叫基本手型。蘇聯鋼琴家伊貢諾夫說:“幾乎任何一種手的姿勢都可以說得通,只要這種姿勢合適,符合手的構造,符合音樂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壞動作的統一。”雖然沒有一種絕對正確的手型模式,但是,鋼琴教師仍然需要培養鋼琴初學者具有基本正確的手型。因為良好的手型是鋼琴演奏中發聲和技術發展的基礎。因此,鋼琴教師要指導初學鋼琴者在鋼琴彈奏中的手型要做到以下基本要領:
首先,鋼琴彈奏者的手指要自然彎曲,與手掌形成一個半圓形,就像手里空握著一個圓球,讓五個手指自然地放在琴鍵上。同時,鋼琴彈奏者的掌關節(第三關節)、第二關節、第一關節都應凸起,尤其要注意第一關節的折指與勾指。彈奏者的整個前臂和手要以水平位置正擺在琴鍵上,手指自然分開,剛好一個指頭對準一個琴鍵。彈奏者要避免掌關節塌陷呈凹狀,否則會影響指力的傳導和手指的快速運動,以致不能獲得正確發音。
第二,鋼琴彈奏者的手指支撐在彈奏鋼琴時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保持良好手型的關鍵。手型的保持主要依靠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支撐,但是這兩個手指的形狀與位置又不同于其他三個手指,大拇指粗而短,小拇指細而小,兩個手指都在手掌的外側,最容易“躺著”觸鍵,讓手型變得東倒西歪。在手型訓練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這兩個手指的狀態。
三、正確的鋼琴演奏以及練習方法
人們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必須方法正確,訓練得法,循序漸進,才能不斷提高。同理,鋼琴初學者的彈奏練習方法正確與否,彈奏習慣良好與否,會直接影響鋼琴初學者整個鋼琴學習期間的進度快慢和學習效果如何。鋼琴演奏技巧是建立在人體運動器官習慣性基礎上的技巧,堪稱人類最高級最精密的運動技巧之一,而這種鋼琴演奏技巧和能力,是需要鋼琴演奏者通過長期地勤奮認真練習才能獲得的,絕非是一朝一夕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明確的目標,正確的方法,良好的習慣,勤奮的練習,是鋼琴學習者提高鋼琴演奏水平的必由之路。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見的鋼琴彈奏練習方法。
其一,重復練習法。熟能生巧,溫故知新。知識記憶在重復中得到鞏固,技巧本領在重復中得以形成能力。可以說,重復練習法是鋼琴練習的一種基本方法。但是,我們所說的鋼琴重復練習,不是盲目的重復練習,而是有目標有步驟地鋼琴練習。比如,鋼琴演奏者彈奏一首新曲時,在識譜階段的目標,就是把樂譜彈得準確熟練;在鋼琴練習階段的目標,就是解決技術難題(包括手指的快速跑動,聲部層次,聲音變化,準確性和完整性,等等);并做音樂的藝術處理(包括音樂風格的把握,音樂特性的變化,意境形象的體現,等等)。等到樂曲練習成熟,即將進入演出階段,演奏者的練習目標和任務就是:完善技術,完善表現,完善演奏心理。 由此可見,一首樂曲從彈奏練習到演出成功,鋼琴演奏者重復練習何止千百次,而每次有目標有計劃的循序漸進的重復練習,不斷地提升其鋼琴演奏藝術的美好境界。
其二,慢練法。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一個鋼琴初學者,技術動作的準確規范,只有在較慢的彈奏速度中,才能體會和做到。因為彈奏速度慢些,初學者的眼睛來得及看新譜,手上來得及準備,能按照樂譜規定的正確節奏關系把音符認準,同時兼顧到正確的彈奏指法和奏法。如果鋼琴初學者彈奏一首新曲時,一味求快,恐怕欲速則不達,只能得到一種混亂的音響和節奏關系,并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錯誤習慣,待以后糾正時往往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在音樂作品練習成熟以后,鋼琴演奏者也應有適當的慢速練習,以揣摩樂曲的細膩精巧,以提升音樂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其三,分解練習法。分解練習法可分為兩種:一是分手練習。因為鋼琴音樂具有多聲性質,具有復雜的聲部層次,這就需要演奏者的兩只手或者一只手的不同手指擔負完全不同的演奏任務,做完全不一樣的演奏動作,比如要處理不同的節奏關系和強弱關系,處理不同的奏法和音色,等等。所以,沒有分手練習作為基礎,就沒有高質量的演奏效果;二是分聲部練習。因為鋼琴音樂的多聲層次演奏,含有復雜的控制技術,大部分復調音樂既有橫向的旋律連接、又有縱向的和聲連接,還有兩個手的對位關系,每個獨立聲部又有其獨立的進行。很多時候一只手要擔任兩個以上聲部的演奏,有時還需要兩只手交替完成一個聲部的演奏。所以,鋼琴演奏者不僅需要做分手練習,更需要做精細的分聲部練習。
其四,攻克難點練習法。攻堅克難,各個擊破。每首樂曲都有其難點,只是多少不同而已。一首樂曲哪怕只有一個難點沒有克服,整首曲子的完美性就會受到影響。教學中,鋼琴教師把每首樂曲的難點和重點挑選出來,指導學生重點練習,反復練習,逐個解決,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誠然,鋼琴教學中還有許多需要把握的要領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總而言之,在鋼琴啟蒙教學中,鋼琴教師只要做到了教學目的明確,教學計劃具體周到,教學方法正確得當,并且因人施教,科學訓練,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就能讓鋼琴學習者興趣盎然地不斷提高其鋼琴演奏技能,不斷提高其音樂欣賞水平,乃至成為鋼琴演奏家或者鋼琴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