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英


在很多國家,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失敗者,但在瑞士,雙軌制教育讓接受職業教育的人同樣可以拿高薪水、受人尊重
瑞士鐘表,號稱全世界經典的“匠人”制造,這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源于這里長期推行的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并行的雙軌教育制度。
在很多國家,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失敗者,但在瑞士,雙軌制教育讓接受職業教育的人同樣可以拿高薪水、受人尊重。不上大學,也可以找到好工作。
據瑞士國家教育、科研與創新秘書處提供的數據顯示,瑞士年輕人擁有普通研究型大學文憑的占比20%,擁有應用技術類大學文憑的占比15%,擁有職業教育文憑的則占到55%。而按照2015年的統計數據,瑞士的失業率僅為3.8%,在歐洲國家中最低。
職業教育并不輕松
19歲的瑞士人蒂娜剛剛完成了持續9年的義務教育,現在她面臨著一個選擇:去職業中學還是普通高中?兩個選項通往不同的道路,職業中學意味著她要找到一份學徒的崗位來半工半讀,而普通高中則是為了以后繼續讀大學、做研究而準備。蒂娜選擇了前者,她的理由很簡單:“我不用等到27歲再去工作,可以更早適應職場,更早自立。”她發自內心地認可學徒制,但這條路走下來其實并不輕松。
蒂娜目前在一家安保公司當學徒,每周工作三夭,其余兩天時間則在WKS職業學校學習。作為伯爾尼市最大的商業管理類職業學校,WKS免費為完成義務教育的社會新人提供基礎職業教育。
對于十五六歲、剛從初中畢業的學生們來說,在WKS接受基礎職業教育是個不錯的選擇,他們只要找到學徒崗位,便可以申請在該校就讀。最初兩年,學生們每周有兩天時間在學校上課,另外三天時間在公司上班、培養職業技能;從第三年開始則每周一天上課、四天上班。職業學校的學習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而學徒的工作崗位每月還可以給他們帶來700-1300瑞郎(相當于4600元到8500元人民幣)的薪水來支付基本的生活費用。
當然,入讀職業學校也有門檻。“申請入學是第一關。初中畢業后如果找不到一份學徒工作,就不能申請職業學校。”蒂娜說。對于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來說,找到一份學徒工作并不容易,他們平均要投遞14份簡歷才能獲得職位,而在成為學徒工之后,如何同時兼顧學業和工作是更大的考驗和挑戰。在職業學校的考核指標中,學校理論知識學習和企業工作學習各占50%,如果考試未通過或者學徒期導師不認可,學生們則面臨補考、降級,甚至拿不到畢業證。
在不同軌道間跳躍
選擇職業學校抑或是普通高中并非一錘定音,更不能決定以后的人生。完成高中階段的學業后,他們又要再次根據各自的情況做出新的選擇。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可以選擇直接工作、申請研究型大學,還可以在工作滿一年后申請應用技術大學;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可以開始全職工作,也可以申請應用技術類大學,而研究型大學與應用技術類大學之間也同樣可以繼續雙向選擇。
在不同軌道間跳躍選擇的例子并不少見。初中畢業后,費比安選擇就讀普通高中,本打算申請普通研究型大學,后來卻發現自己更喜歡動手操作,于是他在高中畢業后經過選拔考核進入迅達集團職業培訓中心,成為電子部的一名學徒。
“我們第一年要學的就是把零件安裝到正確的地方。”費比安花了一年時間學習基礎原理,第二年開始自己做集成電路板、電路設計和編程。他很享受學徒生涯,并將之視為積累經驗的重要機會。“學徒期結束后,我想繼續去應用技術大學學習電子工程,這是我感興趣的領域。”費比安說道。
費比安的規劃得到了迅達集團全球安裝負責人科特·艾韋的認同。“培訓中心的學徒工有20%的機會選擇到應用技術大學繼續學習,而公司也鼓勵學徒們接受更高教育之后再回來工作,人力資源部門會與他們保持聯系,很多人也的確會在大學畢業之后回到迅達。”
瑞士人還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畢業也并不意味著職業教育的終結。很多四五十歲的資深職業人會在晚上或周末接受職業教育培訓,并最終通過高等職業教育考試獲得相應文憑,而企業不僅支持員工進行繼續教育學習,甚至還有70%的雇主愿意為員工支付相關考試費用。
企業需扮演志愿者
發展至今,瑞士的雙軌制教育體系由企業、學校、社會各界的協作三大支柱組成,缺一不可。
在瑞士的職業教育體系中,企業的作用不可或缺,它的角色有點類似于志愿者,企業愿意接納學徒——即使學徒將來并不一定會留下繼續工作。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接收學徒也是在為其他企業甚至全社會培養人才。
“大部分創新是源自車間,而非教室。瑞士學徒比其他國家的學徒手藝要高三個級別。而且,他們似乎天生就重視質量問題。”全球500強之一的ABB集團總裁喬·霍根表示,自愿提供學徒崗位的企業,在為行業培養新人的同時,也不斷吸納年輕人的創新能力。
同時,企業接收學徒的情況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其所在行業及公司自身的狀況。有些行業面臨周期性萎縮,就不太愿意接受學徒崗位。而拒絕接受學徒崗位的公司,通常不被外界看好。“目前西門子、華為等外國公司,都在嘗試引入學徒崗位。”霍根說。(據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