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斌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的技術要求,對照金華市技師學院機電技術專業實際,提出了以世賽項目為引領,融入學校一體化課程改革的具體實際,形成“單項技能+綜合技能訓練”的課程體系的思路與觀點。
關鍵詞:世界技能大賽 綜合機械自動化 機電技術
世界技能大賽組織于1950年成立,每兩年舉辦一屆世界技能大賽,通過大賽向世界宣傳技能人才的重要價值,同時也向全世界推廣先進的全球化職業標準,促進各成員國在職業技能教育領域中的交流與合作。
綜合機械自動化競賽項目是指機械維修裝配與自動化控制人員在機械制造與裝配行業進行的技術工作,能熟練使用普通機床完成機器和設備的生產,達到圖樣的精度要求;并將加工完成的零件根據總裝圖及裝配要求,完成機械裝置或機構的整機裝配;按功能和控制要求,完成氣動回路、電氣回路安裝及PLC編程,實現機械裝置的規定動作。
一、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的競賽過程
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的競賽為期3天,每一天完成一個賽項的內容,具體內容和要求見表1。以42屆世界技能大賽徽章機的制作為例,將徽章機拆解為3個部分,分別為車削加工、銑削加工與鉆孔、機械裝配與PLC控制和編程。參賽選手必須在完成加工項目之后才能進行裝配與調試,車削加工與銑削加工的完成速度與精度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裝配的速度和整體功能的實現。
二、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的評分標準
綜合機械自動化競賽項目的總分為100分,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評分內容分為6個模塊,每個模塊配分在3.00~40.00分之間,每個模塊又細化為若干評分點,每個評分點配分0.02分~3.00分。具體分值如表2所示。
A部分按照圖樣要求正確布局,氣動管路和電氣線路正確安裝,產品正確組配可得分。B和C部分采用三坐標測量儀器進行檢測達到圖樣規定的公差要求可得分。D部分為客觀評判——采用表面粗糙度儀進行檢測,符合圖樣規定要求可得分。E部分在比賽過程中,第一次更換材料扣1分,第二次扣2分,第三次扣3分或更多遞增。F部分PLC程序編寫正確、能控制對象執行運動,能正確操作和控制測試項目裝置可得分。
三、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對機電技術專業改革的引領
筆者學校機電技術專業以培養機修鉗工為主,分析綜合機械自動化賽項的規范,對照學校的人才培養標準,對機電專業進行以下改革。
1.學生職業技能與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的要求對接
通過研究綜合機械自動化賽項目的技術文件、綜合機械/自動化賽賽題,分析綜合機械自動化賽項所涉及知識、技能、操作規范,重新規劃課程,形成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銑工工藝與技能訓練,鉗工裝配工藝與技能訓練、電路控制及PCL應用、綜合機械自動化技師研修等課程,將綜合機械自動化賽技術要求轉化為技能實訓的教學要求,通過單項技能、綜合技能訓練,使機電專業學生職業技能與綜合機械/自動化項目的要求對接。
2.學生的職業素養與世賽要求的職業規范對接
分析綜合機械自動化世賽項目對職業素養的要求,對照目前學生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形成學生崗位實訓規范,落實到整個教學之中,并作為評價學生課程成績的一部分,使學生的職業素養與世賽要求的職業規范對接。
參考文獻:
[1]袁名偉,張玉洲.世界技能大賽項目設置與成績特征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5).
[2]劉東菊.世界技能大賽與中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比較研究[J].職教論壇,2013(22).
[3]黃旭升,董桂玲.世界技能大賽與中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之比較[J].職業教育研究,2012(2).
[4]伍宣霖,藍欣.世界技能大賽及其社會價值[J].成人教育,2013(2).
(作者單位:金華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