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娟

摘要:目的 探討并分析優質護理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213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觀察組107例和對照組10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措施。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26%較對照組的73.58%高,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均顯著(P<0.05)。結論 優質護理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優質護理;臨床療效
在中醫學上,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頑痹”、“痹證”、“歷節風”的范疇,臨床上風濕熱郁者居多[1]。在臨床上,前期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后期關節僵硬、畸形、破壞關節軟骨及骨進而導致功能喪失甚至殘疾。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要長期服藥,護理周期較長,患者往往會出現不良情緒。精神狀態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與病情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關系[2,3]。因此,進行合理有效的護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影響至關重要。本院采取優質護理措施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213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觀察組107例和對照組106例。觀察組男44例,女63例;年齡23~77歲,中位年齡(48.4±3.7)歲;病程0.6~16年,平均(6.9±2.8)年。對照組男42例,女64例;年齡24~76歲,中位年齡(48.6±3.8)歲;病程0.7~15年,平均(6.8±2.7)年。兩組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對癥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多與患者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指導,積極的引導患者,緩解抑郁、焦慮情緒,鼓勵患者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1.2.2飲食起居 指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合理的飲食結構,遵循易消化、高蛋白、高熱量,清淡飲食的原則并保證飲食的均衡性;生活規律,避免在潮濕陰冷環境久留。
1.2.3健康講座 定期給患者講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病程發展、護理用藥和康復訓練等方面的知識。
1.2.4用藥指導 根據臨床癥狀,指導合理用藥,密切觀察不良反應。
1.2.5加強關節的活動鍛煉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制定合理的鍛煉方案。對患者進行伸臂、彎腰、握拳、曲肘、活動腕部及手指等功能訓練,避免肌肉萎縮的發生。
1.2.6對癥護理 對于失眠的患者,給予穴位按摩護理;對于發熱的患者,給予刮痧護理;對于關節疼痛的患者,給予耳穴埋籽護理[4]。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評分。
1.4評定標準 ①痊愈:經護理,患者臨床病癥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②有效:護理后,患者臨床病癥有所改善,關節功能改善;③無效:護理后,患者臨床病癥沒減輕,關節功能無改善。依據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價兩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主要從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生理功能(PF)、情感職能(RE)、社會功能(SF)及精神健康(MH)等指標進行評分,分數高的患者生活質量好。總有效率=1-無效率。
1.5統計學方法 用SAS9.0軟件處理本試驗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以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臨床療效 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26%,較對照組的73.58%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呈現出致殘率高,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的特點。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發病的機理主要是因為機體的營衛功能異常,氣血不暢,使關節發生酸楚、麻木、腫脹、疼痛和僵硬等[5]。穴位敷貼療法貼于中極、神闕和三陰交等穴位,主要是依靠經絡聯系機體的各個部分,相互影響和作用發揮“生物共振”效應進而達到活血止痛的作用,有效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6]。精神狀態,家庭和社會的關系,治療依從性等都是制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長期患病就醫,心理和身體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往往處于抑郁和焦慮的狀態。對疾病的康復帶來阻力,不利于良好的預后[7,8]。因此,在臨床上采取對癥護理等多種護理相結合的方案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措施,進行心理護理和對癥護理,觀察其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證實,采取優質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利于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秦佰焰,張波.中醫綜合療法護理類風濕關節炎36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3):284.
[2]劉玲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護理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09:124.
[3]劉明鴿.康復護理干預類風濕關節炎 25 例[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4,3(5):71-80.
[4]肖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0):87-88.
[5]李麗.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 內蒙古中醫藥,2014,16:139-140.
[6]周華,卞廷松,周定華.穴位貼敷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護理[J].河南中醫,2013,33(8):148.
[7]陳慧麗,姜明華,徐佳慧,等.護理干預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6(12):1157-1159.
[8]金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3,1(2):255-256.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