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目的 研究護理干預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觀察組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結果 觀察組的精力、睡眠情感、社會生活、軀體活動及家庭生活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較大,P<0.05。另外,觀察組的行走及走路姿勢、寫字及動手能力、語速及流利速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較大,P<0.05。結論 給予帕金森病患者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
關鍵詞:護理干預;帕金森病;生活質量;運動功能
帕金森病主要是由家族遺傳年齡老化、環境等因素引起,典型癥狀為肢體不自主震顫、能力減退感、肢體震顫及目光呆滯等。目前,在帕金森病的臨床治療中,除了西醫和中醫治療外,護理同樣是重點環節[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2例女性,48例男性;年齡為46~88歲;平均(65.6±5.3)歲;病程為5個月~3年,平均(1.8±0.6)年。采用隨機的方式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40例。經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方面的差異比較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時,①要向其介紹管床醫生和護士、病區護士長,介紹醫院規章制度、病區環境、病區的作息時間、呼叫鈴的使用、升降床的使用、就餐時間等情況。②對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進行分析,將其實際情況歸納制成表格,并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和溝通,使其對自身的實際病情有明確的了解。③要告知患者自身疾病的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案(常用藥物、劑量)等,引導其對自身的疾病形成正確認識。
1.2.2心理疏導 ①應增加巡視病房的次數,多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會背景,以掌握其心理現狀。②給予伴有不良情緒的患者針對性心理疏導,在在進行護理措施時以親切的言語、和藹的態度、精湛的技術和周到的服務,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和信賴感,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3康復訓練 被動運動: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肢體進行適當按摩,或是借助相關康復儀器進行肢體活動,包括關節伸展和重心移動等。主動運動:鼓勵患者主動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翻身、喝水、吃飯、穿衣等。待患者的病情有所緩解后,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患者自己進行一些簡單的肢體鍛煉,包括步態訓練、站立運動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并進行對比。其中,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來評定,運動功能采用帕金森運動功能評分量表(MORSPD)評定[2]。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x±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的精力、睡眠情感、社會生活、軀體活動及家庭生活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較大,P<0.05,見表1。
2.2運動功能對比 觀察組的行走及走路姿勢、寫字及動手能力、語速及流利速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較大,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服務作為帕金森病臨床治療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的常規護理只是護理人員機械地執行醫囑或者是等待醫生明確指示后再為患者實施護理。而觀察組采用的護理干預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通過及時、準確地掌握患者的實際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計劃,使患者預防病情惡化的意識有所提高。同時,通過滿足患者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使其不良情緒得以緩解,進而能化被動配合為主動配合,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的目的[4]。
我院給予觀察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該組的生活質量和運動功能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較大,P<0.05。由此可見,護理干預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林艷香.護理干預在帕金森病患者肢體功能訓練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04):39-40.
[2]Chenghua.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27(15):106-113.
[3]胡金林.家庭護理干預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23):276.
[4]葉燕芯.整體護理干預對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響分析[J].醫學信息,2014,9(27):284.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