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浩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的臨床特點和防治方法。方法 從社區中隨機選取180例患有支氣管哮喘并并發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對照組90例,進行常規抗喘治療,觀察組90例,在常規抗喘治療基礎上在應用痰熱清對患者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患者肺部感染克雷伯菌的幾率最高(47.22%),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社區中,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主要為克雷伯菌感染,常規抗喘治療聯合痰熱清臨床療效顯著。
關鍵詞: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臨床療效
支氣管哮喘屬于慢性疾病,病程長,易反復發作,可導致氣道不可逆性狹窄,氣管壁平滑肌肥厚,進而引發慢性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1]。合并有肺部感染的患者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會大量分泌痰液形成粘液栓,致使哮喘持續狀態難以快速緩解[2]。一般情況下,對于支氣管哮喘患者,只需進行平喘治療,若合并有肺部感染,則需進行進一步的治療[3]。本次研究對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的臨床特點和防治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重新修訂的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參加本次研究。180例患者中,男97例,女83例,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為(71.6±3.7)歲,病程2~31年,平均病程(15.4±2.3)年,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規治療。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各90例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抗喘治療。給氧,2~3L/min,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鈉,2g/次,2次/d;應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對患者進行解痙平喘治療;補液,以維持酸堿平衡、水電解質平衡。
觀察組在常規抗喘治療基礎上再應用痰清熱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將20ml痰清熱注射液(上海凱寶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30054)加入到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制成溶液,靜脈滴注,1次/d。
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4d的治療,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記錄所有患者的病菌感染情況。
1.3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客觀指標(血常規等)恢復正常,體征、臨床癥狀(咳嗽、哮喘、濃痰等)基本消失;有效:客觀指標明顯改善,體征、臨床癥狀有效緩解;無效:客觀指標無明顯變化,體征、臨床癥狀為得到有效緩解。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對所有患者進行細菌學檢查,獲取所有患者痰涂片樣本,進行普通細菌培養,記錄病菌感染情況,并進行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結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計分析,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值檢驗,以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可知,觀察組組中,顯效75例(83.33%),有效10例(11.11%),無效5例(5.56%),總有效率為94.44%(85/90);觀察組組中,顯效57例(63.33%),有效9例(10.00%),無效24例(26.67%),總有效率為73.33%(66/90);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字2=14.839,P<0.05,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
2.2統計所有患者的細菌培養結果 克雷伯菌感染幾率最高,所占比例為47.22%(85/180);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占比例為15.56%(28/180);腺病毒感染所占比例為15.00%(27/180);副流感病毒感染所占比例為11.67%(21/180);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為7.22%(13/180);葡萄球菌感染所占比例為3.33%(6/180)。
3討論
肺部感染是導致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因素,當合并有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因粘液栓的形成和氣道平滑肌收縮痙攣,患者極容易出現危重哮喘,且哮喘癥狀難以緩解[4]。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3.1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直接引發肺部炎癥,誘發特異性IgE的合成,老年患者支氣管哮喘主要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為主,此外還包括鼻病毒、肺炎支原體等因素,上述病毒均可對氣道黏膜屏障進行破壞,加重患者肺部感染。
3.2藥物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是臨床上治療哮喘的常用藥物,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臨床研究表明[6],糖皮質激素會降低患者肺部免疫能力,對肺部巨噬細胞的能力造成一定的限制。此外,臨床常用的氨茶堿也會對中性粒細胞趨化產生抑制作用,這些平喘藥物均可促進患者肺部感染病情發展。
3.3炎性介質 當IgE介導速發變態反應時,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可釋放組胺,可導致氣道上皮細胞間隙增大,導致克雷伯菌、葡萄球菌通過氣道黏膜進入肺部,加速感染形成。因此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病發時幾乎都伴有肺部感染,對感染情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治療哮喘的基礎。
由上述結果可知,在對患者采取治療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73.33%)。常規抗喘治療主要用于控制哮喘。但合并肺部感染后,會影響常規抗喘治療的抗喘效果。痰熱清可有效抑制肺炎鏈球菌、黃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桿菌以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的生長和繁殖,同時還可促進T、B淋巴細胞以及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提升,促進支氣管酚紅的分泌,使二氧化硫和氨水刺激咳嗽發作的潛伏期延長,對于被感染者驚厥現象的出現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痰熱清聯合抗生素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可充分發揮清熱、化痰、抑菌、殺菌、免疫調節、抗病毒等功效。
綜上,在對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時,科學合理的應用激素、抗生素是有效控制感染的關鍵,否則可能導致患者在支氣管哮喘長期病程中受到耐藥菌的感染,呼吸道防御功能和免疫力下降,使病原微生物入侵進而致病。因此,需充分重視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并準確診斷盡早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
參考文獻:
[1]溫林俏,趙國厚,王蜀昆,等.120例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2,02(1):49-50.
[2]李慶娥,都雯.社區醫院48例老年哮喘病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2):105-106.
[3]祝云霞,謝玲玲.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治療老年性肺炎6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2,35(1):66-67.
[4]薛群星,趙炳海.加替沙星治療98例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7):54-55.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