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集東
【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結核病臨床特點,制定并落實有效改善措施。方法 將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觀察組),另取同期健康體檢者128例納入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對觀察組患者臨床表現、結核病類型、以及與對照組入選者相關表現的對比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1)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熱以及咯血等。(2)主要的結核病類型為肺結核、支氣管結核以及結核性胸膜炎。(3)在不注重休息、情緒波動大以及不注重營養三項指標中,觀察組所占比重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咳嗽、咳痰、發熱以及咯血是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并且存在諸多不良臨床表現,包括對疾病認知水平不足、情緒波動大、不注重營養等,為此需采取有效改善措施,使青少年結核病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青少年結核病;臨床特點;改善措施
結核病是一類慢性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結核桿菌感染而誘發,傳播途徑為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該類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低熱、乏力、咳嗽以及咯血等。近年來,臨床發現結核病存在年輕化的趨勢,隨著青少年結核病群體的增加,對青少年結核病臨床特點加以了解,進而制定并落實有效防治措施便顯得意義重大[1]。本次重點探討了青少年結核病臨床特點,現將研究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組128例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于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我院,其中男76例、女52例;最小年齡者14歲、最大年齡者25歲,年齡均值(19.2±2.3)歲。同期來我院接受檢查的對照組128例健康體檢者中,男75例、女53例;最小年齡者14歲、最大年齡者24歲,年齡均值(19.3±2.4)歲。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入選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有效調查問卷以及詢問結果信息資料,對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表現、結核病類型進行分析,同時與對照組入選者相關表現進行對比,包括休息狀況、心理狀況以及營養狀況等。總結青少年結核病臨床特點,進一步擬定并落實相關防治措施[2]。
1.3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 )視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表現分析
本次入選的128例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中,咳嗽咳痰82例(64.06%)、發熱34例(26.56%)、咯血24例(18.75%)、胸痛12例(9.38%)、腹痛5例(3.91%)。另外,有6例存在淋巴結腫大或胸壁腫塊臨床體征,比重為4.69%。(需注意:此數據統計存在患者臨床表現聯合發生的情況,比如發熱伴咳嗽,或者發熱伴咳血等。)
2.2結核病類型分析
本次入選的128例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中,肺結核102例(79.69%)、支氣管結核29例(22.66%)、結核性胸膜炎38例(29.69%)、淋巴結結核13例(10.16%)、結核性腦膜炎12例(9.38%)。(需注意:此數據統計存在2種及以上結核病類型合并的情況。)
2.3兩組入選者相關指標情況比較
在不注重休息、情緒波動大以及不注重營養三項指標中,觀察組所占比重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單因素分析
本次入選的128例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中,對疾病缺乏認識的有101例,所占比重為78.91%;不規范治療有68例,所占比重為53.12%。由此表明:對疾病缺乏認識、不規范治療是青少年結核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在防范期間需對此加以重視。
3.討論
結核病是一類慢性傳染性疾病,該類疾病是由結核桿菌引發的。我國是結核病高發國家之一,近年來經臨床調查發現,結核病發病存在年輕化趨勢,現如今青少年結核病成為了一大重點群體[3]。由于結核病會對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對其臨床特點進行分析評估非常關鍵。
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128例青少年結核病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得出的結果包括:
(1)在該類青少年患者臨床表現中發現,排前三位的是咳嗽咳痰、發熱、咯血,所在比重分別為64.06%、26.56%、18.75%。因此在臨床中,針對患者上述臨床表現,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相關護理人員需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積極與患者溝通,針對不同的臨床表現采取有效的護理及處理措施。
(2)肺結核支氣管結核以及結核性胸膜炎是青少年結核患者主要的發病類型,為了控制這些結核病的發生率,需加強社會宣傳,為青少年普及預防重點結核病的策略及方法。
(3)青少年結核病患者比健康體檢者更不注重休息,在情緒上波動更大,并且更不注重營養。為此,在臨床治療中針對青少年結核病患者,需督促其注意休息,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使其情緒得到有效控制;另外,還需要加強飲食營養,使患者機能免疫力增強[4]
(4)在單因素分析發現,對疾病缺乏認識、不規范治療是青少年結核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因此,在防范期間,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增強;同時,需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度,遵醫囑服藥,從而獲得更為有效的治療效果,進一步使青少年結核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全面改善。
【參考文獻】
[1]馬俊.尹洪云.青少年結核病臨床特點[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03):553-555.
[2]葉靜.青少年肺結核457例臨床特點[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07):1275-1276.
[3]徐進珍.青少年結核病患者的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06):472-473.
[4]孫嬌.李瑩.王悅.孫秀華.孫炳奇.T-SPOT對青少年結核病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