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花 葉小梅 楚麗娟
【摘要】目的:分析創傷骨科中使用責任制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實驗組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非常滿意8例,滿意14例,基本滿意25例,不滿意13例,實驗組非常滿意32例,滿意25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1例,實驗組滿意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同時對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創傷骨科;責任制護理;效果分析
與其他一般的患者不同,創傷骨科患者一般都是軀體健康,突發、意外性的發生創傷,由于疾病的突然以及疼痛感的劇烈,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心理、生理產生了較大影響。由于創傷骨科患者容易出現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多臟器衰竭等并發癥,嚴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加強對創傷骨科患者的護理工作十分重要。責任制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在護理的過程中以了解創傷骨科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為基礎,全面分析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系統性的護理,旨在提高護理質量[2]。本文重點分析骨科中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的效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20例,12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在20-55歲之間,平均年齡(37.6±4.23)歲,手外傷19例,下肢骨折35例,上肢骨折6例。實驗組60例,年齡18-58歲之間,平均年齡(38.1±5.06)歲,骨盆骨折21例,脊柱骨折32例,上肢骨折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創傷骨科護理方式。
實驗組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包含:①將科室中的每一個護士直接管理不同的床位,在護士長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的護理工作。②每一位護士在得到自身的責任床位之后,采取一下護理措施:第一,給予患者一個良好的病房環境,加強室內通風,調節室內溫度。第二,加強心理護理,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心理特點,在日常的護理操作中盡量保證動作的輕柔,例如在換藥時提前告知患者需要換藥,充分安撫患者。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通過闡述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3]。第三,加強飲食指導,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情況采用針對性的飲食指導,有效保證患者的營養支持。第四,加強對患者的康復指導,在后期的康復期,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一個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有效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第五,患者出院之后需要進行電話咨詢,指導患者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項。第六,在遵醫囑的情況下進行給藥治療,針對疼痛感比較強烈的患者加強疼痛護理。
1.3效果評價標準
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 SPSS l9.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實驗組滿意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責任制護理在創傷骨科患者中,需要在護士長的指導下制定具體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在充分了解了創傷骨科患者的心理特點以及實際病情之后,從多個護理角度進行護理工作,不僅保證患者在生理方面的護理,還加強了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患者病情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4]。在營養支持方面,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容易出現電解質失衡、營養不良等,因此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對患者的康復也有一定好處。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護理計劃的調整,不斷更正或者補充護理內容。在這種責任制護理模式下,一方面護理質量得到提升,患者得到一個良好的護理。另一方面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也得到提高,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這種對患者24小時負責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質量,在這種實際的護理工作中不斷檢查、了解護理情況,對提高護理滿意度有著積極意義。責任制護理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和患者接觸,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非常滿意8例,滿意14例,基本滿意25例,不滿意13例,實驗組非常滿意32例,滿意25例,基本滿意2例,不滿意1例,實驗組滿意率95.0%明顯高于對照組3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同時對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也有一定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林興鳳,趙升田,畢建忠等.以責任制護理為切入點 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J].中國醫院,2010,13(11):19-21.
[2]胡德英,劉義蘭,代藝,周文娟等.外科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區開展責任制護理初探[J].護理學雜志,2010,52(18):22-23.
[3]尤渺寧,游偉程,張曉鵬等.從功能制護理轉變為責任制護理的實踐[J].中國醫院,2010,23(12):73-75.
[4]陳艷,湯琪春,譚祥娥.小組責任制護理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中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 13(06):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