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仙菊
【摘要】目的 探究Orem理論應用在創傷骨科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創傷骨科患者122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對觀察組采用Orem理論護理方法。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和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1.80%,對照組的滿意度為49.18%,兩組數據對比,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中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6%,對照組的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5%,兩組數據對比,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Orem理論能應用在創創傷骨科護理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創傷骨科護理中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Orem理論;創傷骨科;護理應用
Orem理論認為,人與生俱來具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權利與義務并且通過學習來達到自理需要,護理是為預防和克服自理缺陷或不能自理的人提供的治療性幫助,只有當個體學習自理的體力和智能受限或缺失時,才能由相關的護理人員為其提供幫助[1]。創傷骨科多為意外所致,導致患者暫時或永久性失去的功能障礙,患者常常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而Orem理論護理就是以系統的方式幫助并協助患者逐漸從疾病和損傷中恢復過來。為探究Orem理論在創設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故本院實行了此次實驗,現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創傷骨科患者122例,其中上肢骨折46例,下肢骨折64例,脊椎骨折12例。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有患者61例,男患者33例,女患者28例,年齡19歲~60歲;觀察組有患者61例,男患者36例,女患者25例,年齡18歲~61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創傷骨科類型,結果(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
對觀察組采用Orem理論護理方法:(1)患者入院時根據患者的運動、飲食、文化背景、創傷骨科類型和檢查結果評價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所需的生活照顧,若患者所需的生活照顧高于其自理能力,則Orem理論需要為患者提供“完全補償系統護理”,即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護理;(2)幫助患者盡快熟悉醫院環境及護理人員,緩解患者對于陌生環境的緊張心理;(3)由于創傷骨科的患者都是由于意外導致的,因此患者很容易出現心理異樣,護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根據患者的文化背景、年齡和病情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必要時可以請專門的心理醫生為其做心理疏導;(4)護理人員要多于患者溝通,多鼓勵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傾聽患者的傾訴,與患者家屬進行合作,讓患者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心;(5)注重患者的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家屬講解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如患者應多使用含鈣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6)護理人員要多向患者講述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的益處,指導并幫助患者進行適宜的功能鍛煉,并給予適當的支持與鼓勵,增加患者繼續鍛煉的信心;(7)創傷骨科患者長期臥床容易引起多種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幫助并指導患者學會正確的臥位,盡早的進行正確合理的功能鍛煉;(8)護理人員要對出院的患者進行隨訪,提供必要的指導服務;告訴并提醒患者要定期檢查,如身體發生不適要及時就醫。
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和并發癥的發生率[2]。
1.3統計學意義
應用 SPSS 16.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1.80%,對照組的滿意度為49.18%,兩組數據對比,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觀察組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6%;對照組中有4例患者發生了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5%。兩組數據對比,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我照顧的能力及自理能力,這種能力會隨著人不斷的成長、學習而不斷發展。但當患者因為某種原因導致其自理能力受到限制或不足時,就需要接受他人的幫助及系統的護理以逐漸恢復自己的自理能力。這是Orem理論護理的核心觀念。在實行Orem理論護理的中,本院沒有采用“一視同仁”的護理方式,而是根據患者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讓患者得到應有的護理照顧的同時,也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自我恢復的環境。同時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良好關系也是Orem理論護理得以順利實行的重要條件,患者與護理人員只有足夠相互信任,護理人員才能及時根據患者的反應提供必要的護理和幫助。
許多患者尤其是骨科創傷程度不是非常嚴重的患者表示,在最初知道自己病情的時候很擔心別人將自己視為“殘疾人”,明明有些自己能做的事卻不讓自己做,這樣逐漸打擊了他們對治愈的信心。但接受Orem理論護理后,護理人員恰到好處的幫助與護理讓患者能夠自主的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他們治愈康復的信心和希望。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Orem理論能應用在創創傷骨科護理中,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創傷骨科護理中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彭小苑,林爽,歐陽艷菲,等 臨床護理改革理論在創傷骨科護士專科培訓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3,16(11):1505-1506.
[2]楊秀玲. Orem自理模式理論在急診創傷骨折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5,18(13):1748-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