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拉
【關鍵詞】護士;患者;溝通
護患溝通是護患雙方溝通的過程,是雙方對醫療護理活動的一種信息傳遞過程,它使雙方能充分有效地表達對醫療護理活動的理解、意愿和要求。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患溝通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所關注。所以認識和理解護患溝通的內涵顯得很重要,良好的護患溝通是減輕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進護患之間理解和支持,是提高護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1]
1 護患溝通的作用
護患溝通有利于維持和增進良好的護患關系。它是一種以治療性溝通為主要模式的復雜過程。在護患溝通過程中,護士作為健康照顧者,主要作用是為患者提供信息,給患者以指導和咨詢,幫助患者清楚的傳達信息的內容,解答患者的疑問。護患之間這種治療性溝通被認為是幫助患者克服暫時壓力,適應環境變化,與他人和睦相處,克服自我實現中的精神心理障礙的一種技能。同時,也為患者提供有關的咨詢及心理支持,有利于增進患者對護士和護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康復,提高護理質量。
2 護患溝通的形式
護患之間的溝通及相互作用是產生護患關系的基礎及必要過程,[2]護士只有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從而獲得患者的全面信息,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護理計劃,以滿足患者生理、社會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護理活動中,護士和患者進行溝通的形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門診就診溝通 患者來到醫院首先接觸的是導診護士,護士要熱情地接待,根據患者的既往史、主訴等進行分診,給予就診引導,使患者很快就能到達就診的診室,在引導的同時與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到溫暖和被關心,減少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焦慮、猜疑等心理,爭取患者理解和配合。
2.2 入院時溝通 患者收住院,當班護士應熱情接待,立即通知醫生,安排床位的同時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給予入院宣教,包括介紹病區環境、治療探視時間、主治醫生、主管護士、護士長、同室病友等,以緩解患者和家屬的陌生感,避免患者在緊張狀態中對下一步的護理產生抵觸。
2.3 入院3天內溝通 護士在患者入院3天內應該與患者進行比較詳盡的溝通,向患者和家屬介紹疾病的主要治療護理措施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同時回答患者提出的有關問題。
2.4 住院期間溝通 住院期間,護士應對患者病情變化、有關檢查、貴重藥物使用、手術之前之后的注意事項、輸血、儀器使用等方面進行及時溝通,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支持。患者對護理工作有意見時及時交談,目的是為解決患者的問題,避免糾紛〔3〕。
3 護患溝通的技巧
作為護士,不僅要努力使自己具備博學、負責、耐心、細致的優秀品質,加強職業道德和內涵氣質的修養,更應該學習人際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備了崇高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文化修養、精湛的專業技術、嫻熟的溝通能力,才能有理有據、應對自如〔4〕。接觸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必須了解各地的風俗民情,對老百姓用通俗樸實的語言,對有知識學問的人,有其他興趣愛好的人,要有淵博的知識和他們交流,達成共識,這樣患者才會信任護理人員,才能形成一個很好的護患關系。
3.1護士語言交流技巧
語言是護士與患者進行信息傳遞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心理治療與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語言交流在護士與患者溝通中對加速疾病的轉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1了解患者的需要
和患者溝通是要了解病情、穩定患者情緒、醫治心理疾病、讓患者得到安慰、使患者得到健康指導。因此,護士需要熟悉患者病情、治療進展情況,患者性格愛好、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等,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需要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開展護理活動。主動發現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工作,消除顧慮,配合治療。當患者有憂時,要出面勸慰,當患者訴說苦哀時,要給以傾聽表示同情,當患者悲痛時,要給以傾聽表示同情,要好言安撫,當患者受挫折時,要婉言疏導等。護士與患者溝通中要注重換位思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1.2區分溝通對象
在同患者的交談中,不同年齡不同消費層次的患者都期望我們扮演容易接納的角色,進行恰當的交流。所以應根據患者職業、年齡、文化背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交談方式。比如,與文化層次較高、對醫學知識有較多了解的患者進行交談時,可以適當使用醫學術語,言簡意賅;與醫學知識較少的一般患者尤其是農村患者交談時,則語言要通俗易懂,細致入微;與老年患者交談時,要視其為長輩,對他們既要尊重又不能急噪;與同齡患者交談時,要注意平等相處,將他們視為兄弟姐妹。
3.1.3運用得體的稱呼語
稱呼語是護患溝通的起點。稱呼得體會給患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以后的交流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礎。護士稱呼患者的原則是:①要根據患者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力求恰當。②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見面,呼名喚姓不禮貌。③不可用床號取代稱謂。④與患者談及其配偶或家屬時,適當用敬稱,如“您夫人”,“您母親”,以示尊重。
3.1.4 巧避諱語
對不便直說的話題或內容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如耳聾或腿跛,可代之以“重聽”“腿腳不方便”;患者死亡,用病故、逝世, 以示對死者的尊重。
4 體會
護患溝通是處理護患之間人際關系的主要內容,是護士在從事護理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質、職能范圍等方面的特點,需要與各種服務對象,包括患有各種身心疾病的患者、患者家屬、醫療保健機構的其他醫務人員及社區人員建立各種人際關系,為共同維護健康和促進健康的目而進行的溝通。護患溝通不僅是臨床護理的一種服務手段、服務內容,而且是一種服務的方式,成為護理工作的一種專業技能。護患溝通是護士進行護理活動最基本要求,它與護理知識和技術同等重要。良好的護患溝通增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增進了解,協調關系,相互信任,從而減少沖突、矛盾、糾紛,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褚旭霞,倪愛珍.營造良好就醫環境,體現人文關懷.同濟大學學報(醫學報),2007,28(增刊).
[2]李小妹.護理學導論.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席淑華,周立,蔣少華,等.持續改進服務質量的做法及效果評價.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533-534.
[4]王嘯飛.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同濟大學學報(醫學報),2007,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