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榮超
【摘要】小學教育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高水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應該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提 高學生的思想水平,還能使學生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語言的專業(yè)化水平,注重語言的規(guī)范化、準確化,增強語言表達的活力和親和力。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希望教師能夠把握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幫助學生掌握好語言的運用,為以后的學習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語言 標準 規(guī)范 精確 生動 情感 真實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與內心修養(yǎng),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把握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提升語文教學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一、注重語文教學語言表達的標準性和規(guī)范性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教育學科,就應具有標準性和規(guī)范性的本質,將最科學準確的思想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成長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首先要注重掌握語言使用的標準性,小學語文教育是一項學習母語的基礎教育,是從最基本的發(fā)音、聲調開始的,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時時刻刻以標準的語言引導學生發(fā)音閱讀,并在生活對話中,隨時糾正同學們出現的錯誤,讓學生們分清平翹舌,聲母韻母的使用,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訓練學生擁有標準的普通話,養(yǎng)成正確理解和使用語言的習慣,做到與人交流時發(fā)音清楚,語言運用清晰、準確。
其次,要把握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語言的表達與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潛移默化而又深遠持久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對于詞匯發(fā)音,語法運用都應當做到規(guī)范準確,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吃飯”讀成“次飯”“傷心”說成“桑心”,這些不規(guī)范的用語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要做到語言表達規(guī)范化,條理明確、語句自然、語音清晰。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擁有標準的普通話,而且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注重語文教學語言表達的精確性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表達的是否精確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利用短暫的課堂時間傳授更多的知識,需要語言表達的精確性。對于學生們通俗易懂的課本知識,教師應該用精確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而不應反復的重復,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應做到課堂傳授知識詳略得當,將課堂上的知識講解運用得恰到好處,使同學們抓住課堂中的重點、把握問題的關鍵。教師語言表達的精確不但可以減少語言的繁瑣,避免分散同學注意力,而且有利于留給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空間和提高思考的能力,使教師的語言具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提高教學課堂質量。
三、注重語文教學語言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單靠他們的意志力去全神貫注的聽課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至關重要,教師語言表達的越簡單越生動越形象,學生越能很快的融入課堂氛圍當中,被課堂的活躍氣氛吸引,加上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使學生的整個課堂在輕松活躍中度過,這樣,即凝聚了學生的注意力,又給學生增添了無窮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們在享受著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度過,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注重語文教學語言的情感性與藝術性
語言情感的表達是教學的靈魂所在,尤其是在語文的教學課堂中,情感幾乎遍布了語文課程的全部,語文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還應該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課本文章中作者所流露的那份情感,對于小學生來說,單單靠他們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教師應該在表達語言情感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在老師富有情感的語言中,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深意、增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如在《沁園春·雪》中,教師應該用飽含對祖國山河熱愛的情感閱讀,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文章的感想,以此來召喚學生對語文的熱愛,加深對文章情感的理解。
語言教學的藝術性特點是不容忽視的,口語的藝術表達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語言所擁有的魅力,藝術的美會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加強學生對語言表達的熱愛,而教師應通過語言表達的藝術性技巧讓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進入語文的課堂中來,讓學生感覺到語言的感染力,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繼而被語文語言藝術的美所吸引。
五、注重語文教學語言評價的真實性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應根據具體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定。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積極樂觀向上,但一味的好評價也可能使學生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容易讓學生產生自滿和驕傲的情緒。因此,教師應注重語文教學語言評價的真實性,在鼓勵學生優(yōu)點與長處的同時,還要指出他們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們知道“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通過真實準確的評價,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六、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與今后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活躍課堂中氣氛,優(yōu)化課堂的學習氛圍,用規(guī)范化、生動化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從而提升整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主地融入到學習氛圍中,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樂趣,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積極的進行學習,為今后提升個人語言能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涂莉;談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成功(教育);2009年02期
[2]周俊生;情感——語文教學中的必備工具[J];才智;2009年17期
[3]李玉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J];新課程(小學);2014年06期 。
[4]李艷;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的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年11期。
[5]劉英;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