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汽車制造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汽車市場日趨繁榮,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降低各環節的成本, 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而汽車零部件的供應鏈管理作為物流行業中最為精益及復雜的一種, 被加以重視 。而最后一公里的入廠物流關系到整車廠數以萬計的零部件的供應,入廠物流組織的好,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應鏈的敏捷度。本文就是從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角度,淺談汽車零部件最后一公里的入廠物流。
本文從汽車物流及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汽車物流入廠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實例分析,A汽車主機廠的入廠物流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汽車 供應鏈管理 入廠物流
一、汽車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分類
1.1 汽車物流的概念
汽車物流是指汽車供應鏈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車以及售后配件在各個環節之間的實體流動過程。汽車物流在汽車產業鏈中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汽車物流是實現汽車產業價值流順暢流動的根本保障。
汽車物流是物流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其他物流種類所不同的特點,是一種復雜程度極高的物流活動。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在成本控制變得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汽車物流的成本控制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通過資源概述整合來降低物流成本已經成為汽車企業所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1.2 汽車物流的分類
對汽車企業來說,汽車物流包括生產計劃制定,采購訂單下放及跟蹤,物料清單維護,供應商管理,倉儲管理, 物料管理,運輸管理.
對于汽車制造業企業而言,相對于投入的就是采購供應物流---入廠物流,相對于轉換的就是企業內部的生產物流,相對于產出的就是到4S點---到終端客戶-----銷售物流。物流活動伴隨著企業結構模式:投入—轉換---產出而進行的。
二、汽車供應鏈解析
2.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的生產(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發展而來,現代管理教育對供應鏈的定義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供應鏈管理既是對供應鏈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增值流,業務流以及貿易伙伴等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一體化的管理過程。覆蓋了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全部過程。其主要過程包括外購,制造分銷,庫存管理,運輸,倉儲,客戶服務等。
2.2 汽車供應鏈
汽車行業雖然屬于制造行業,但供應鏈有其特有的結構和特點。汽車是個大件,其構造復雜,零部件通常有幾萬個,不同車型完全不一樣,相同車型又有很多個性化要求。因此,從訂單審核到生產計劃、物料計劃的制定再到銷售,這個流程相當復雜。
汽車供應鏈是指汽車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采購、零配件生產、整車裝配、整車物流、最終銷售、報廢品回收一整套汽車的供應鏈體系,包括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同時通過IT技術的運用使整個供應鏈系統緊密銜接形成的一個整體。具體說來,在運行形式上,構成了一條從初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總裝廠、分銷商、經銷商到最終客戶的物流和信息流網絡。
三、汽車零部件入廠物流的概念
3.1 入廠物流的相關概念
入廠物流
是指接收,存儲并為生產提供資源的相關活動,包括物料的搬運與存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及物料容器返回供應商的活動。對汽車制造企業而言,入廠物流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供應商的零部件,并按照主裝廠的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準時送到整車廠,滿足其生產要求。
零庫存
并不是指以倉庫儲存形式的某種或某些物品的儲存數量真正為零,而是通過實施特定的庫存控制策略,實現庫存量的最小化。所以“零庫存”管理的內涵是以倉庫儲存形式的某些種物品數量為“零”,即不保存經常性庫存,它是在物資有充分社會儲備保證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種特殊供給方式。
3PL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間商提供的服務,中間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企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汽車零部件企業通常在供應商園區被租用第三方倉庫,進行JIS零件的及時送達及管理。
JIS
準時化順序供應,JIS物流管理模式,其英文的全稱為“just-in-sequence”,是運用在制造業,特別是離散型制造業中的一種高效率的生產和組裝產品的思維。這種思維不但指向了制造過程本身,也對相關的物流操作提出了完全有別于傳統模式的要求,即在真正需要裝配某種零件的時候,這種零件才出現在生產線邊,并且零件個數有限,僅滿足一個有限時段的物料需求。這樣一來,生產線邊幾乎沒有這類零件的“線邊庫存”,即使有,也隨時被取用和消耗殆盡。
四 實例分析,供應鏈管理條件下零部件入廠物流
4.1A主機廠概況
A主機廠成立于2007年12月,總部位于江蘇常熟,該地區正日益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的重要區域。目前正在該地區建造一個設備先進、高效、環保的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的初始產能為每年15萬輛,最大產能將達到每年30萬輛。。
4.2 B零部件工廠概況
是由美國某上市公司同本土國企合資組建的中外合資公司。外方股份占55%,中方股份占45%。公司于2003年11月正式成立。主要產品為:線束
4.3 線束入廠的基本情況
A主機廠會根據其市場部分析得到的預測進行整理,將未來52周的滾動預測通過supply on系統發布給各個對應零部件的供應商.零部件企業 會根據A給出的未來52周預測進行分析, 召開項目會議進行討論.之后投入相應的工裝準備, 物流部會根據預計跑MRP進行備料, 并安排生產.
為配合主機廠JIS的生產模式,在主機廠周圍租用第三方倉庫并第三方配合管理,生產出的成品由工廠送至第三方倉庫倉儲.小線部分,如門線,儀表線等,可根據訂單直接送貨 。車身線部分,采用JIS方式,根據整車廠要求,開班前2小時給出當天預計上線的排序單,由第三方倉庫進行排序,按時送至產線邊。這樣就對第三方倉庫有了嚴格的要求,否則很容易會因為順序問題造成主機廠體現。如有產品質量或其他改型問題,零部件供應商都會在整車廠安排現場服務以便及時解決問題。
費用方面,由于整車廠在核定汽車零部件時已經將運費,包裝費,工裝費等費用包含在內,故其零部件部分基本上是由零部件供應商自行負責零部件的運輸,倉儲,包裝等費用.
【參考文獻】
[1]劉晶璟 我國汽車制造業發展綠色物流的研究[期刊論文]-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1)
[2]蔣嘯冰 我國汽車制造業零部件入廠物流模式研究 [期刊論文]-物流技術與應用 200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