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壽昌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農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農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國農業已經由傳統模式向機械化模式轉變。因此,在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農機技術推廣已經成為了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紹了我國農業機械裝備的現狀和在農機化推廣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技推廣;問題;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51
1 農業機械裝備的現狀和農機化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機械化的現狀
近些年,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已經得到了大力的發展,農業的產業化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調整。在農業發展中,農機裝備條件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農機服務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農機裝備的制造創新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與此同時相對應的法制政策也在不斷的得到完善。
1.2 農機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農業機械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生產發展。在現階段,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直接影響了農機化服務的工作進度;農機化的服務基礎設施較差,服務的范圍較小,不能形成完整配套的服務體系;一些農機設備制造企業的創新意識是較為淡薄的,各個地區的農業情況不一樣,因此,農機設備制造企業應該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不斷地推陳出新;農機設備售出之后的售后服務也不能進行很規范的處理,嚴重影響了農機的推廣和發展[1]。
2 對策與建議
2.1 加深對農業機械化的認知
農業機械化作為現代農業基礎,代表著農村的先進生產力。因此,要想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要做的就是需要加深對農業機械化的認知,依靠眾多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來武裝農業,依靠農業機械的替代和拉動力,充分降低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勞動生產力。
2.2 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建設
國家以及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基層農機的推廣力度,建立健全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形成完善配套的農機推廣體系,將農機化新技術以及新機具在本區域內大力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將農機推廣新技術的推廣部門辦成一個真正擁有新技術、新機具以及新成果的的展示窗口,建立一系列的綜合試驗基地,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以及組織化程度。
2.3 加快農機裝備的結構調整
對于政府來說,需要對農機裝備的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應該拿出專項的財政補貼,用來擴大農機購置的種類以及數量,必要的時候可以對地方實行專項補貼政策,對不同種類的農業項目實行不同的補貼政策,比如水產養殖業、大田作物區、水田科技示范區、設施農田示范基地等,充分的提高養殖業的效率和經濟效益。
2.4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就需要對農業實行綜合開發,推行坡改梯工程,還可以采取加強土地流轉、田地塊的開發、對土地進行有效平整、加強對灌溉設施的建設以及機耕道的建設、對中產田進行積極改造等措施來加強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促進農機化的大力推廣。
2.5 加大對農機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的扶持力度
政府應該每年都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來對農業生產的關鍵性技術進行技術專項補貼,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農業的生產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還應該對各類農機的服務性組織進行大力發展,培養不同層面、不同經濟成分以及不同組織形式的各種綜合性的服務組織團體,有效的增強農機服務水平,提高農機作業水平,帶動農業機械化的服務產業化。
2.6 加強農機技術的培訓,提高隊伍的整體質量
在推進農機化生產的同時,還要加強對農機人員的專項知識培訓工作,積極開展技術知識普及互動,加強知識更新和技術培訓,必要時需要輸送到專業性的院校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速對技術人員的培訓;還要在內部開展業務練兵,做好傳送帶工作,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活動。還可以引進大量的大專院校的人才,對于大專院校的學生來講,也可以得到理論上的實踐,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作用。
3 結 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農業生產已經進入了嶄新的時代,對于農機化的推廣,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加快提升農機化的發展方式,積極對農機化的技術進行大力推廣,使得農機化生產在發展當中轉變、轉變當中謀發展,有效提高發展的質量,為現代化的農業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推動我國的城鄉一體化進程[2]。
參考文獻
[1] 孫曦戀.淺析浙江農業機械裝備與技術的發展推廣對策措施[J].杭州農業與科技,2014(1):19-22.
[2] 曾德超.榮昌縣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的情況分析與對策建議[J].決策導刊,2012(10):36-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