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瑤
摘 要:意境是畫家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對生活和大自然的體檢、觀察、感悟,是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真實情感,是客觀事物和主觀情感的統一。油畫作品既是畫家的藝術創造物,也是欣賞者以油畫作品為審美對象的創造物,審美的愉悅不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于反映過程中美的再創造。
關鍵詞:油畫;創作;意境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7-0182-01
意境是藝術作品的精髓、靈魂,它是藝術家所描繪的自然界中客觀事物與自己內心世界的精神對話,是藝術家內心情感、修養、氣質等的自然流露,可見意境是品評藝術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數不盡的藝術家為“意境”二字不懈的努力、探索、追求,使得油畫風景這一畫種日趨完善。
一、意象性油畫創作的審美觀念
“意境 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詩的境界,就叫做意境。”意境,顧名思義,就是意(情)與境(景)的有機結合。從創造與欣賞的角度來說,“境”是所描繪的景物的“形”與“神”,即經畫家提煉概括而描繪出來的景物圖象及其內在本質與精神;“意”是指畫家所要表現的情與理,即畫家的情感、旨趣和他對生活的認識、理解與評價。在意境的創造中,境是基礎,畫家的審美旨趣和思想感情來自表象或客觀景物所孕育與激發。而畫家的審美旨趣和思想感情(意、情)又必須憑借特定的景物才能得到表達和抒發。在意境的創造中,意對造境又具有主導作用,境隨意造,意高則境高;同時意又融入境中,境中見意,在這種相互融合中,它呈現出一種十分鮮明的,可給人以啟示和想象的境象,同時又包含著深厚的、耐人尋味的意蘊。正是這種意蘊與境象的有機結合便構成了意象性繪畫獨具特色的意境。這種生動、深邃的意境使作品獲得了靈魂,給人以極大的美感與愉悅。
二、意境在油畫風景中所體現出的地位與作用
我們經常會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山丘、河流、小橋、等巧奪天工的美妙景觀當人們置身其境時、已經是相當的快樂了。那么為什么要有一些風景方面的畫卷出現呢?對于這一問題,我國著名的畫家黃賓虹曾經給了一個很好的回答:“江山如畫,正是江山不如畫”。這一句也正說明了在畫家筆下所描繪出的風景要比自然景色更加美好、壯觀。因為在創造一幅優秀的關于景色方面的畫卷時,不僅能夠表現出畫家技藝的精湛、嫻熟,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部作品中往往也蘊藏著畫家的莫一部分感情以及思想,這也正是能夠讓觀看者在觀看作品時如果用心去體會,能夠理解到作家本身的感情一樣,達到一個情景交融的高尚意境。因此,不得不說風景油畫這門藝術是相當講究意境的,作家所表現的意境的高低對于作品品質的高低也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一幅風景油畫之中缺少了意境,那么就相當于這幅風景油畫沒有了靈魂一樣。甚至于從一定程度而言,意境才是作為一個成功的風景油畫的主題;他也是油畫的作家通過自身的精神層次的境界所構畫出的一個環境氣氛;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藝術家本身人格的寫照以及心靈深處對廣大觀賞者的傾訴;同時他也能再一定程度上引導欣賞者進入其畫面,進入其意境,進入其心靈。美學家宗白華也曾經說過:“意境是造化與心愿的合一”。不得不說的是,無論是哪一個優秀的畫家,在其成功的作品中都必然性的飽藏著作家本身獨特的思想情感,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作家的作品在經歷了社會、時間的洗禮之后一直經久不衰,并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中國,一些西方的畫家也對意境這一作品內涵作了一番研究。但是不得而知的是西方風景畫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境與中國畫的意境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無論從表現的形式以及運用的繪畫手段上來講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些顯著的差異存在的主要原因還是東西方的審美觀念以及審美意識的不同;二是由于中國的畫家在進行山水繪畫時所使用的的材料、工具以及對畫面的安排布置等;一般在繪畫時采用散點透視,重在筆、墨的趣味,而西方畫家在進行創作時則主要采用焦點透視這一方式,因此主要是運用色彩素描等手法、正是由于這兩點的上的東西方的差異,決定了中國的山水畫以及西方的風景畫雖然都是在追其一個意境美,但是中國的山水畫家更加注重的是搬山移水等更加符合畫家本身的身心意境,而西方的風景繪畫者則在這方面表現的更加的客觀、唯物,更加表現真實的自然狀況。
因此,寫意性油畫在形式風格和表現語言上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面貌。例如,傾向寫意性的,常用潑辣、灑脫、書寫性的“筆墨”表現物象的形與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傾向表現性的,常用夸張變形的形象,強烈的色彩,激越的筆觸造成強烈的視覺效果來渲泄內心的情感;傾向抽象性的,更多地舍棄物象的自然形貌,注重提取物象抽象的形式因素進行有意味的組合構成,并以此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可染.談學山水畫[J].美術研究,1979(01).
[2]呂景云,朱豐順.藝術心理學新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3]尹滄海.再提中國畫的寫意性——第十屆美展觀后感[J].國畫家,2005(02).
[4]夏燃.談中國畫構圖的形式美[J].東京文學,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