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權重是以某種數量形式對比、權衡被評價對象各個指標相對重要程度的量值,合理確定權重對綜合評價結果具有重要影響。為了克服主、客觀賦權法的缺陷,將主觀賦權法的層次分析法與客觀賦權法的熵權法相結合來確定評價指標的組合權重,以便全面地反映實際情況,使得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
關鍵詞:權重;層次分析法;熵權法;組合權重;綜合評價;
0 前言
對多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時,需要對選定的評價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權重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指標本身在決策中的作用以及指標價值的可靠程度;二是決策者對該指標的重視程度。確定權重的方法一般分為主觀賦權和客觀賦權兩類。主觀賦權大部分是利用專家或者個人的知識、經驗,采取綜合咨詢評分的定性方法來確定權重;客觀賦權即從指標的統計性質來考慮,根據各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或者各指標值的變異程度來確定權重[1]。主、客觀賦權法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應用中常常需要綜合主、客觀賦權方法使用。因此,本研究將主觀賦權法的層次分析法與客觀賦權法的熵權法相結合,來確定評價指標的組合權重。
1 層次分析法賦權
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如下[2]:
(1)構建層次分析模型。根據指標體系結構構建層次分析模型,模型頂層為目標層,中間為準則層,最下層為指標層。
越大,則說明判斷矩陣一致性越差, 時,表示具有完全一致性。當 時,則可認為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需要重新調整判斷矩陣。滿足一致性檢驗的判斷矩陣,其最大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歸一化后即為該層各指標的權重向量。
2 熵權法賦權[3]
熵權法的應用步驟如下:
3 組合權重的確定
4 結語
主觀賦權法是以評價者的主觀偏好信息為主,該方法可以反映評價者的經驗、直覺,但卻容易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得某些指標的作用夸大或縮小,致使評價結果可能會產生較大的主觀性、隨意性,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之間的實際關系。而客觀賦權法可以克服主觀因素的不利影響,同時還可以減輕計算的工作量,但這樣確定的權重一般都屬于信息量權重,可能會忽略指標本身的相對重要程度以及評價者的主觀信息,因此,客觀賦權法同樣也有缺陷。所以,應用中常常需要綜合主、客觀賦權方法使用。
參考文獻:
[1]王廣月.劉健.基于組合權重的灰色關聯度方案決策模型及其應用[J].工業建筑.2004,(4):34-56.
[2]周憲華主編.公路網規劃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3]邱菀華.管理決策與應用熵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226-227.
[4]王明濤.多指標綜合評價中權系數的一種綜合分析方法[J].系統工程.1999,17(2):56 61.
[5]Jian M, Fan Z P, Huang L H. A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termine attribute weight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99,112(2):397-404.
作者簡介:
石紹剛 (1992.09--),男,甘肅省天水市人,碩士,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