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 通過對大學生就業方向和就業難的問題,針對社會體育專業前景和方向做出研究。通過調查遵義醫學院其他專業的就業率和社會體育專業就業率做出研究,通過對比得出相應的結論。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科研方法對遵義醫學院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和其他專業就業率問題方面的調查,分析專業類型、社會需求、個人能力、以及社會體育問題和建議等方面做出相應的結論,幫助社會體育學生就業,滿足社會需求,為社會減輕壓力。為達到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國夢貢獻自己力量。社會體育專業是面臨巨大挑戰,面對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和需求,我們必須加強自身能力培養,適應社會需求,服務社會。為推動現代化建設下社會體育就業問題的蓬勃發展,健全社會體育專業就業體系,為社會體育專業就業提供保障。
關鍵詞 遵義醫學院 就業問題 社會體育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一、研究方法與對象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自從遵義醫學院2008級社會體育專業(52人)、遵義醫學院2008級麻醉專業(就業率較高、50人)、遵義醫學院2008級英語教育專業(就業率較低、36人)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內容,通過搜索查閱遵義醫學院圖書館中有社會體育專業就業的分析及其社會體育專業方面研究的文獻資料和遵義醫學院就業辦關于學生就業資料,并在因特網上收集整理具有權威性的相關文獻資料,全面了解社會體育專業的問題,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論參考。
2.訪談法
對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針對一些問題進行交流,了解學生關于就業問題方向和關心程度。
3.專家咨詢法
通過對具有權威專家的咨詢得到有效的依據及其理論,并且整理資料,為遵義醫學院社會體育專業就業提供相應的指導。
4.歸納與演繹推理法
通過調查出的實際問題、對同學的了解、檢索等途徑收集的信息資料,進行必要的整理和總結歸納以及邏輯分析與綜合、演繹推理,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與建議。
二、結果與分析
(一)被調查的基本情況
通過查閱遵義醫學院學生處就業辦學生就業率資料,主要針對從遵義醫學院2008級(2012畢業)、2009級(2013畢業)2010級(2014畢業)影像專業、英語專業、社會體育專業,三個專業進行相應調查,分析就業基本情。數據來自初次就業時間為當年的8月31日。
(二)遵義醫學院麻醉,英語,體育專業率特點研究分析
個人要求和表現在追求工作的不同,在社會體育中很少人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大多數人從事各行各業的工作,其中研究生同樣是一個就業的行業,通過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提高在社會中競爭能力。部分學生從事健身教練行業,在中國快速發展社會中,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健康重要性,人們對于健身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事健身教練也是一個不錯工作。對于體育學生自身有著不同與其他專業能力,善于交往和溝通,性格開朗。也有部分學生從事市場的銷售工作。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了解社會體育學生的專業特長、社會對于社會體育專業的需求狀況,認真分析社會體育學生的就業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然后得出相應的結論,通知相關的主要政策幫助高校的社會體育學生知道就業工作,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相關專業,加強學校對于就業課程的開展,從而減輕學生就業壓力,這樣對于社會體育學生就業率提高有著很大意義。
個人能力始終是社會體育就業一個關鍵性問題,提高自己專業水平,充分發揮自己潛質水平,從而為適應社會,獲取更好就業方向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社會對于社會體育關注程度還不夠,不能足夠了解社會體育專業的性質,以及目的。加強對社會宣傳,讓社會體育真正在大多數人中了解,認識是解決就業問題關鍵所在,從而減少社會就業壓力,讓社會體育真正在人們群眾中發展起來。
學校專業的師資力量同樣也是決定著該專業就業問題,師資力量雄厚,該專業學生自身能力強,在社會工作崗位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二)建議
在社會體育中,為了適應社會不斷進步,繼續深造比如讀研。其目的為了增加自身學歷水平,從而間接提高自身競爭力。也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為推動新時期下現代化體育建設。
隨著全世界的各個地區的迅速發展,現代人對于體育的品味不斷提高,由此推動全世界性的體育大發展。現在體育性質和規模發展迅速,在規模上不斷壯大,推動全世界的體育發展和繁榮。 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 要適應新時代下自己能力培養,從而立于社會的不敗之地。不斷培養社會體育學生就業觀念,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與此同時, 社會體育的教學課程還要不斷改革,打破原來的教育觀念,沖破原來束縛,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綜合素質水平。在人才的競爭中立于前茅,立于不敗之地。
學校還應該加強對社會體育專業招聘單位的吸引,減少部分學生就業壓力。
“體育相關產業同樣帶動一大批就業,比如體育彩票、健身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等,它同樣有著很大重要作用推動社會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 霍曉亮,張正義.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之對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
[2] 李月,張臣.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及能力培養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4.
[3] 馬維平,許曉音.社會體育學專業培養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J].體育學刊.2005,4.
[4] 賈巖.社會體育學專業畢業生去向社會需求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