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朵

摘 要 本文章是對山西省長治市從事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一年就及康復機制。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由于身體素質不夠好,所以他們在運動時很少能做出很大力量的動作,因此很少發生急性損傷,大多數為慢性損傷。
關鍵詞 羽毛球 損傷部位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一、前言
羽毛球是一個隔網對抗性的運動,業余羽毛球運動場上有不同的技巧。雖然過程中沒有直接的身體的動,但沒有充分的準備在進行體育活動會使體內肌肉、關節、韌帶不夠興奮,活動能力較低,突然大強度運動能造成傷害。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對長治市150名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進行調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 、訪談法、數理統計法。
三、長治市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損傷的發生部位
通過調查和分析數據發現羽毛球運動員發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上肢力量,并且損傷具有一定的重復性,長治市大多數業余羽毛球,因為羽毛球運動損傷知識是不夠的。數據顯示長治市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各部位的重復損傷率在都40%以上,見表1。
四、長治市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損傷的部位分析
通過研究對損傷部位及重復損傷統計表的研究發現,長治市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部位主要是肩關節、手腕、腰、膝蓋和腳踝,運動愛好者發生損傷部位大多數在肩、腰、腕和踝部,主要是因為羽毛球這項運動多以快速跑動。
(一)肩關節損傷
對長治市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研究發現羽毛球運動損傷經常發生肩關節損傷的一部分,占總比例的四分之一,因為在羽毛球運動中肩關節需要做一系列的運動等,肌肉、韌帶與靈敏度要求較高,一組球移動需要與其他身體關節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二)腰部損傷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發生羽毛球運動損傷較多的部位是腰部的損傷,一切力量源自于腰,由于運動者體質較差以及對運動損傷的了解不充分,通常不熱身就直接進行激烈的打球,腰部承受的負荷過多,而羽毛球運動要求腰部處于不斷地過屈(如弓步接吊球)或過伸運動中(如扣、殺球、擊后場高球)。重復做這些動作中,導致腰部受到損傷幾率高。
(三)手腕損傷
通過調查發現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因為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經常在技術動作不規范的情況下大力扣殺、吊、挑、撲球。手腕用力太大,伴隨不同的技術動作要領手腕快速伸直閃動鞭打擊球或手腕由后伸外展到內收,手腕在這種快速的后伸鞭打動作中,還要不斷做出不同的動作使得手腕承受負荷大引發腕部損傷。
(四)踝關節損傷
通過對長治市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研究發現,業余羽毛球愛好者經常在短期內重復大量運動,像反復的短距離跑,大跨步接網前球等,必須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腳落地不穩、過度疲勞和技術動作不熟練等使踝關節壓力大導致運動損傷。因此,愛好者應該了解和掌握的此類方法防止踝關節損傷。
(五)膝關節損傷
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如果動作不協調做跨步、緊急停下來的動作時給膝關節的力量太大,可能會導致膝關節損傷。膝關節是最有可能發生重復損傷的部位。在羽毛球運動,經常會出現較短距離內的反復運動、瞬間改變方向等,膝關節還要完成一系列的復雜動作,膝關節的穩定裝置不斷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阻力,如果出現動作不協調、過度用力和疲勞易使膝關節發生損傷。因此,羽毛球運動特別注意這種重復率高。
五、建議
發生運動損傷后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導致運動損傷的加劇與重復受傷。其中大部分的業余羽毛球運動愛好者不知道疲勞與過度疲勞的區別,但由于他們對羽毛球運動濃厚的興趣,使他們在運動過程中太興奮,往往感覺不到疲勞的嚴重程度,從而造成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 楊穗萍,張惠霞,陶劍飛,李俊金. 運動外傷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0,04:71-72.
[2] 胡富松.羽毛球教學中發生的運動損傷及預防的探討[J].瓊州學院學報.2007,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