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漱如
不管你是否承認,老齡化已悄然向我們走來。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到2.16億,占總人口數的16.7%。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人,屆時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老齡化現象不容忽視。
一項來自世界銀行的調查顯示,發達國家大多在人均GDP5000至10000美元時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國人均GDP剛過1000美元時,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不少經濟學家也為我們算過這樣一筆賬,保守估計,到本世紀中葉,一位老人大概需要300萬元-500萬元的儲蓄,才能有尊嚴、有品質地度過余生。
由此可以看出,社會能夠提供給個人的養老保障資源非常有限,要想在退休后能夠過上有尊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我們應該盡早開始養老規劃。
記者:養老規劃什么時候開始準備合適?
解玉靜:越早越好,25歲準備一定比30歲開始準備收益大,效果好。
記者:中年人該如何為養老做規劃?
解玉靜:中年人可以將自己的財富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日常生活開銷部分,除了活期存款,其余的可以通過購買貨幣基金的投資方式,保證資金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從而滿足日常開銷。
第二部分為防患未然部分,可以通過購買重大疾病保險、防癌保險等方式,為當下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投資,減少因病致貧的風險。在一份完整的養老規劃中,重大疾病險毫無疑問成為其堅實的基礎,有了它才可以更加自由地進行其他投資,而避免后顧之憂。
第三部分為強制儲蓄部分,可以銀行定存和購買長期的教育保險或養老保險,來強制自己儲蓄。這類保險本身也有一定的收益率,時間越長收益越高,并且能夠避免資金使用的不確定性,做到不可挪用,專款專用。
第四部分為改善生活質量部分,可以選擇股票、基金、股權債權投資,甚至房產、創業等方式,增加財富收入,但是要控制投入的資金比例,一定要考慮到自身風險的承受能力。
記者:針對養老市場,太平集團有什么計劃嗎?
解玉靜:目前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在上海興建一家大型高端養老社區一一梧桐人家,該項目獲得美國第51屆“金磚獎”(被譽為“建筑界的奧斯卡”)最佳在建項目大獎提名。
梧桐人家項目坐落于黃浦江畔,上海高端醫學園區,項目的整體設計因地制宜地創造優雅、休閑的棲居方式,營造活力十足的退休活動交際圈,打造適應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的宜居環境。
梧桐人家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將設有獨立生活公寓和一般護理公寓、失憶護理公寓、專業護理公寓等各類養老公寓3000余套,并配套建設相關商業設施,可供3500余位老人,以及符合相關標準的全齡家庭人員入住。
未來太平集團會在全國首批十幾個城市選址布局養老社區,讓太平的客戶充分享受到候烏式高端養老!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老了過得好,這輩子才叫得好,才算圓滿。能夠過上有尊嚴、有品質的老年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一個人可能不會生病,也可能不會遇到意外,但是每個人一定都會老。因此養老規劃在整個人生財務規劃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合理有效的養老規劃,不僅可以避免老無所依,因病致貧等風險,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優雅從容地度過金色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