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大型銀行作為中國銀行業的中堅力量,要主動擔當起服務、支持、引領“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任。中國工商銀行立足頂層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背景下,我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主動提出的重大全球性經濟發展倡議。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產業資本“走出去”,中國金融資本需要同步“走出去”,為海內外中資企業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務。特別是已具備一定全球經營基礎和跨境金融服務經驗的大型銀行,更要加快創新步伐,增強全球化服務能力,積極主動支持、引領企業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一方面對中資銀行服務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為中資銀行,特別是有一定國際化基礎的大型銀行加快轉型發展提供機遇。作為我國第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一直把“順應國家戰略,實施與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匹配的國際化戰略”作為自身國際化發展的基本出發點。從其實踐來看,大型銀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至少要把握好四個立足點。
立足頂層設計,把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促進全行業務發展的重要抓手
“一帶一路”建設周期長、涉及面廣、參與主體多,是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大舉措,也是商業銀行拓展海外市場和發展新興綜合化業務的新藍海。2015年3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布后,工商銀行高度重視,隨即專門成立“一帶一路”領導小組,研究新時期“走出去”工作和國際化經營的特點和機遇,立足頂層設計,實現部門、境內外分支機構聯動,統籌解決“一帶一路”建設金融支持的突出問題,推動全行新常態下“走出去”業務快速發展。
2015年,工商銀行“一帶一路”領導小組召開多次會議,部署了國家政策對接、國別策略研究、全產品聯動營銷、項目組織管理、貸款分銷交易、資金渠道優化、跨境人民幣推進、投融資產品組合、內部經營體系、綜合配套體系等十項任務。同時,將“商業銀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路徑研究——中國工商銀行的探索”確定為2015年度全行改革發展重點課題,加強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研究,為相關業務開展提供指引。各部門分工落實各項任務,并研究建立“境外一帶一路”工作推進機制,從體制機制上理順“一帶一路”建設相關支持措施,并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5年年末,工行累計支持“走出去”項目170個、金額427億美元。在2015年“一帶一路”項目中,工行獨家牽頭支持的中核集團阿根廷核電融資、葛洲壩安哥拉水電融資和沙特電站融資項目分別是2015年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第一大、第二大和第四大項目。此外,在“中巴經濟走廊”14個重點項目中,工行牽頭的占九個。在2015年中資企業境外并購十大交易中,工行擔任銀團牽頭行的就有六席。
立足基業長青,建設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全球服務網絡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連接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和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是中資企業“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和戰略性大項目的富集區,是大型銀行未來國際化拓展的重要區域。工商銀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追求短期業績的權宜之計,而是完善全球服務網絡、利用不同市場分散經營風險、加快全球性銀行建設的戰略性選擇。因此,工行的國際化發展立足基業長青,以建設“百年老店”為目標,穩步構建與“一帶一路”建設相匹配的全球服務網絡;同時,在服務好中資企業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對當地市場的滲透,努力拓展當地客戶,通過提高本地化經營程度增強境外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國際化發展路徑來看,工行在中資同業中較早提出機構申設與戰略并購并舉的方針,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創造了中資銀行國際化發展的多個第一。例如,就“一帶一路”沿線布局來看,收購印尼Halim銀行是中國銀行業首次跨國并購;收購泰國ACL銀行是中資銀行首次自愿要約收購和控股收購泰國銀行;新加坡分行是首批獲得全面業務牌照的中資銀行;參股標準銀行集團是中資銀行首次將經營網絡間接覆蓋到非洲大陸。2015年,工行完成收購土耳其Tekstilbank項目交割,填補了中資銀行在“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國家土耳其的空白;沙特、緬甸等新設機構開業,“一帶一路”服務網絡進一步優化。截至2015年年末,工商銀行已在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04家機構,其中123家分支機構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的18個國家和地區,是“一帶一路”沿線覆蓋國家和地區最廣的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經營價值貢獻持續增長。2015年,境外機構實現稅前利潤31.66億美元,剔除當年新并購機構,凈利潤可比口徑增長12.2%。通過國際化經營全球獲取收益、抵御單一市場經濟周期變化的成效進一步顯現。
立足綜合發展,打造全方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境內外客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傳統的以結算和信貸合作為主的單一模式,擴展到投行、租賃、債券、全球現金管理、金融市場交易、資產管理等各個領域,客觀上要求商業銀行提高綜合化水平,提供多元化產品和服務體系。對商業銀行來說,在境外建立分支機構只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立足綜合發展,通過全球配置資源打造全球化、本地化和多元化的產品線,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創造更大價值和更多回報。
工行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十分重視通過打造全球產品線提高綜合服務能力。把跨境、跨機構、跨產品線聯動轉化為“走出去”業務優勢,穩步推進跨境投融資、財務顧問、資金管理、資產托管、金融市場、資產管理、私人銀行、互聯網電商等全球產品線,建立了涵蓋25大類金融服務的“走出去”業務體系。2015年的大型客戶跨境金融項目覆蓋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涉及境外融資、投資銀行業務、債券承銷、IPO、現金管理、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大宗商品交易等綜合業務。由于“一帶一路”項目大多金額大、周期長,商業銀行普遍采用銀團方式來共同滿足客戶融資需要。2015年工行牽頭或參與的國際銀團業務達420億美元,在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另外,2015年工行完成收購標銀公眾股權項目,正式涉足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場交易業務,未來將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更為豐富的大宗商品、外匯、利率和信用等交易類產品。
立足社會責任,從金融視角向國際社會講好“一帶一路”的中國故事
“一帶一路”建設關系到中國的長遠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中國和沿線國家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選擇,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銀行服務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大型銀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要立足社會責任,重視社會聲譽,積極融入社區、貼近群眾、參與公益事業、助力當地發展。通過展示中國企業的正面形象,宣傳中國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從金融視角向國際社會講好“一帶一路”的中國故事,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增強當地居民對中國的認知和情感。
工行十分重視履行大行的社會責任,境外機構把國際化戰略與本土化路線緊密結合,積極支持當地的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的發展。例如,小型金融機構是柬埔寨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行金邊分行發揮集團在全球結算方面的科技和網絡優勢,積極幫助小型金融機構進行跨境資金清算,開展對柬埔寨小型金融機構的評級授信工作,間接幫助柬埔寨發展農業和小微企業、消除貧困,在柬埔寨金融同業引起反響,得到了柬埔寨央行的肯定。中東地區宗教文化較為濃厚,工行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行和阿布扎比分行充分尊重當地宗教和文化,從每一位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在飲食安排、著裝規范、信仰習俗、休假制度、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等方面充分體現人性化、多元化的特點,受到了廣大員工的一致好評。工行印尼子行常年參與當地公益活動,雅加達市政府于2011年將工銀印尼總部樓下的公共汽車站以ICBC名字來命名,以表彰和感謝工商銀行對印尼社會所做的貢獻。2015年,工行孟買分行向印度政府設立的印度國家總理救濟基金捐贈24萬印度盧比,用于救助在洪水、颶風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遇難者的家屬及災后重建;向國際知名慈善組織樂施會(印度)捐款100萬印度盧比,支持農村婦女就業技能培訓項目。工行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良好表現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2015年獲得《亞洲公司治理》雜志頒發的“亞洲最佳社會責任獎”。
總之,“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的持續努力。大型銀行作為中國銀行業的中堅力量,要主動擔當起服務、支持、引領“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任,發揮好金融支撐作用。工商銀行將積極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不斷探索創新,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我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