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鳳
【摘要】:杉木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樹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杉木的需求越來越大,促進了杉木種植行業的不斷發展。錦屏縣作為杉木之鄉近年來在杉木種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此詳細的介紹錦屏縣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以期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
【關鍵詞】: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研究
1錦屏縣簡介
錦屏縣位于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部,地處云貴高原東部邊緣,其地勢向湘西丘陵盆地下降的過度地帶,由于受到地質構造的影響,地形復雜多樣。在錦屏縣,四季光照充足,水分充沛,氣候溫暖濕潤,砂質土深厚肥沃,土壤呈酸性。,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尤其有豐富的氮、鉀元素,適宜于杉、松油桐、茶油及玉米等植物的生長。錦屏地區日照比較集中,7%的直接日照數集中于農作物生長旺盛期的4-9月,這種氣候條件能滿足杉木生長發育的要求,因為杉木要求濕大,光照弱。因此,錦屏地區自古就分布著成片的天然原始森林,盛產杉、松、樟和楠等40多種速生材林木,木材質量好,其杉木頎長挺直,色澤美觀,富有彈性,不易腐爛和被蟲蛀,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廣泛。近年來隨時杉木需求的不斷增加,杉木的種植行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下面詳細的探討分析一下錦屏縣杉木速生豐產栽培技術。
2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
2.1選種培育
(1)選育良種
選育良種是實現杉木速生豐產的重要途徑。杉木種子應選擇國家級杉木優良種園基地生長健壯的成熟母樹上的成熟種,采收期為每年立冬至冬至這段時間,以球果由青色轉為青黃色時采集的種子質量最好。
(2)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日照時間短、有水源、易灌易排、土層深厚肥沃的山地或者稻田作為培育杉木苗的基地。
(3)整地施肥
整地時間在每年1月,先用草甘膦藥液噴殺雜草,待雜草死后便犁耙碎土。施肥在犁耙碎土后進行,每畝應施復合肥100千克以上,將肥料均勻地撒在地上;跟著開廂起畦,畦高10~15厘米、寬100厘米,畦長確定以便于經營管理為原則,然后噴灑乙草胺藥液殺滅草籽。
(4)播種
播種時間為1~2月,在噴灑乙草胺藥液一周后的陰雨天氣播種。有撒播和條播兩種方式。播種量每畝6~8千克。早播苗木生長季節長,苗木抗旱抗病能力強。種子下地后緊接著要覆蓋刨花(木材加工碎物)或者黃心細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以保持畦面濕潤,防止雨水沖走種子和日曬導致畦面板結。覆蓋的刨花或者黃心細土還可以有效地預防立枯病的發生和蔓延,并能減少雜草滋生。
(5)圃地管理
杉木種子下地后,一般情況下30天后幼苗開始出土,出土后要及時做好除草護理工作。間苗和補苗宜在5月,苗高達5厘米以上時的陰雨天氣或雨后開展,間苗與補苗須同時進行,分2~3次完成,目的是使畦面苗與苗之間通風透氣,分布均勻,有一定的營養面積供苗木生長發育需要。補苗則是保證不缺株,提高每畝苗木產量。間苗后,一般每平方米以保留杉苗110~150株為宜。
追肥:有利于促進苗木早期生長發育,增強抗病抗旱能力,時間在6~9月。當苗木長至10厘米左右高、木質化前開始追肥,每畝每次應施撒可富復合肥20~25千克。
施肥方法:雨前或者陰雨天直接均勻地撒入苗床,或者是對水澆灌。一般每畝至少應追肥2~3次。
病蟲防治:杉苗生長初期若遇雨季,易發生立枯病,應注意排水防澇,觀察病害發生情況。杉苗立枯病常用波爾多液或者硫酸亞鐵藥液噴灑防治,對于防治后仍無法挽救而死去的苗木必須清除燒毀,保護圃地苗木健壯生長,增加合格苗木的出圃率。
2.2造林
(1)選地
杉木造林地塊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質地疏松、富含有機質、濕潤、排水良好的坡地,低洼積水、土壤過于瘠薄的地塊不宜栽種。
(2)備耕
修山宜在上年的11~12月進行。先在地的四周開好防火線,并報防火部門批準后,組織人力選擇無風陰天或早晨,從上至下、從外至內點火煉山,也可采用免煉山方式造林作業。
(3)整地
杉木造林多在山地,為防止水土流失,坡度在35°以上的采用穴狀整地,坡度在20~34°的采用帶狀整地,坡度在20°以下的采用全墾整地。各種整地方式都應修山或煉山后進行,挖穴時表土應放在穴的上方,便于回土填穴時放入穴底,增加肥效。挖穴應按三角形配置方式進行,穴規格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造林密度為每畝150株。
(4)栽植
選用一年生良種健壯苗,要求苗高≥35厘米,地徑≥0.6厘米,頂芽完好、根系發達,在冬春季(12月至翌年3月)造林比較好。植苗造林時要著重抓好幾個環節:①在冬末春初,要抓緊陰天和小雨天氣,不失時機突擊造林;在干燥的北風天不宜造林。②要盡量縮短起苗到栽植的時間間隔,爭取做到隨起苗隨栽植;起苗后不能及時栽植的,要用黃泥漿蘸根;當天栽植不完的,要假植起來,防止苗木過分失水。③苗木定植時,栽植苗木的深度要比其在苗圃時的根際深1~2寸,根系穴內要舒展,做到不窩根、不露根,并要扶正苗木,用表土細泥蓋上苗根,填土到一半時,用手把苗木向上提兩下,讓苗根與細泥充分密切結合后再踩緊,第一層踩緊后再用細土填滿穴,踩緊后再蓋上一層碎土,以略高于地面為宜,保證造林成活。為改良土壤、減少病蟲害發生,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采用樹種行間混交造林。
(5)施肥
施基肥應在回土填穴時結合進行,一般每穴施0.25千克磷肥,施用時將肥料與穴底覆土拌勻再蓋上一層薄細土,使基肥不直接接觸苗根,避免燒根。追肥應在造林后的頭三年松土除草撫育時結合進行,每株每次應施含鉀量高的復合肥0.1~0.15千克。
2.3病蟲防治
杉木病蟲害防治,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經濟有效”的方針,實行綜合防治,抓好杉木育苗、造林、撫育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措施,提高林木本身抗病蟲害的能力。若發現有病蟲,要掌握“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抓住病蟲生活史的薄弱環節及時防治消滅。
(1)杉木炭疽病
該病為害杉木枝、葉,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為害嚴重時,枝梢枯死,不能成材。防治方法:①適地適樹,選擇適宜杉木生長的地方造林。②采取農林間作、松土除草等措施,促進杉木生長,提高抗病能力。③杉木抽春梢和秋梢時噴1%波爾多液或者50%多菌靈500倍液。
(2)杉木黃化病
主要為害杉木幼齡林和中齡林,染病植株生長緩慢,形成“小老頭”樹,嚴重時成片枯死。防治方法:①適地適樹,選擇適宜杉木生長的地方造林。②在幼林中間種綠肥壓青,培土和開溝排水,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植株生長。③黃化嚴重的地段改種其他樹種。
(3)杉梢小卷蛾
以幼蟲蛀害杉木嫩梢頂芽,致使杉梢枯死,尤以3~5年生幼樹受害最重。防治方法:①人工剪除被害梢燒毀。②燈光誘殺成蟲。③用80%敵百蟲、40%樂果400倍液噴殺。
(4)粗鞘雙條杉天牛
以幼蟲鉆蛀杉木的樹干和枝條,輕者引起針葉黃化,重則引起風折,甚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①加強撫育管理,增強樹勢,促進速生;營造混交林,及時進行衛生伐。②人工繁殖、釋放腫腿蜂和茅繭蜂。③幼蟲初孵盛期,可用50%氧化樂果、20%益果、20%蔬果磷100倍液噴殺。
2.4撫育管理
造林后,宜根據造林的整地方式和林木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分別采取不同的撫育措施。坡度在35°以上的采用穴狀撫育;坡度在20~34°的采用帶狀撫育;坡度在20°以下的采用全面撫育。一般杉木造林后要連續撫育3~4年,每年撫育兩次,時間分別在5月、9月,并結合施肥除萌。若還是全墾造林,頭一兩年有條件的應間作農作物,通過護理農作物,幼林也得到撫育;第三、第四年采用鏟草松土擴穴的方法進行撫育。杉木郁閉成林后,如果林木間相互擁擠,郁閉度在0.8以上,被壓木在20%~30%的林分,須進行撫育采伐。撫育采伐原則:砍小留大,砍彎留直,砍劣留優,砍密留稀,砍雙留單,照顧均勻。撫育采伐次數或強度:應根據立地條件、林分狀況、培育目的等因素確定,撫育采伐次數一般為1次或2次撫育采伐株數每次不超過30%,蓄積每次控制在20%以內,伐后無天窗、郁閉度不低于0.6。撫育采伐后每畝應保留90~110株,這樣利于留存林木有一定的空間和養分面積正常生長發育,達到速生、豐產、優質的目的。
結語:杉木種植是一項極為復雜的過程,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每一個環節,從林地的需求到杉木的品種選取、施肥、病蟲害治理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認真的把握,確保種植的質量,只有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栽培,確保杉木的科學生長才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杉木的速生豐產。
【參考文獻】:
[1]陳藝輝.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5):77-77.
[2]劉建畢.淺議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與撫育管理[J].綠色科技,2015(4):116-118.
[3]張淼.豫南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研究[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3(3):15-16.
[4]吳明通.淺談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旬刊,2014(11).113-114.
[5]李政義.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科技致富向導,2014(1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