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軍
【摘要】:現如今,人們生活壓力逐漸增加,越來越熱愛森林公園旅游。森林公園建設不僅有利于保護自然生態資源,而且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對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森林公園開發建設的重要意義,然后對森林公園管理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森林公園管理對策進行了詳細探究,合理的有序的開發森林公園。
[關鍵詞]:森林公園;管理;對策
1、 引言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自然景觀及其附屬的人文景觀資源、地形地貌資源等為人們提供旅游、休憩、療養、科學考察、探險等活動的產業,是生態旅游的主體。森林旅游作為一種綠色產業,在國民經濟、旅游業及林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森林旅游在發展理念方面,強調了生態理念、持續發展理念和人本主義理念,體現了保護自然、生態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的思想。因此,對森林公園管理對策進行詳細探究至關重要。
2 、森林公園發展建設意義
人們的生活、物質與生態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人與大自然協調發展,是最近幾年一直所提倡的,這一問題也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因此,必須在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發展旅游業,而這就要求在現有資源進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在不影響生態環境前提下,發展旅游業,以滿足人們旅游的需求,從而保護生態環境健康發展。在開發旅游業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周圍環境和自然資源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因此,在建設旅游業時必須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禁止采用砍伐森林、消除耕地的方法建設旅游基地。
3 、森林公園管理中的問題
3.1公園內的林權與山權問題
公園內有60%的山權歸當地村民所有,而林權又歸公園所有,權屬的不同帶來管理上的糾紛案也屢見不鮮,管理保護難度相應增大。
3.2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水平很難保證
森林公園建成后,由于多種原因,未能及時進行合理、有效的管護,造成部分綠地荒蕪,苗木死亡。有些地區將森林公園的養護管理任務交給園林管理中心,但是,園林中心本身就存在人員不足、管護面積大、管護資金不足等問題,因此,養護現有綠地已經很吃力,森林公園管理水平比較低。
3.3項目建設不到位,配套設施滯后
公園的整體建設完成后,設施不完善。第一,服務性基礎設施不到位,水電暖不配套,部分管理用房內沒有飲用水,不能滿足管理者的需要,功能性設施數量有限,如垃圾桶、標識牌數量不足等;第二,管理基礎設施不完備,原有的管理房面積小,不能滿足職工的需要,新建管理用房部分被作為旅游的配套用房使用,沒有可供養護管理者辦公場所和存放設備的用房;第三,管理存在盲點。首先,森林公園竣工后,未能及時履行竣工驗收手續,暫由施工單位負責,沒有資金支持就疏于管理。森林公園演變成“荒野”公園;其次,公園屬于免費開放式公園,村民素質不高,設施損毀現象嚴重。
3.4缺乏公園長期發展規劃
現如今,有些森林公園的管理模式只能維持在最初級別的保護管理成效,沒有明確的長遠發展目標,由于缺乏長效機制,森林公園合理規劃也并不完善。
3.5公園組織機構不健全,宣傳力度不夠
公園機構設置不合理,有些森林公園并沒有設置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從而無法對公園內部的人力資源進行實時有效配置管理,另外,公園宣傳力度不夠,其平均每年投入宣傳的經費比較低,主動宣傳和參加景區集體促銷的意識和規范不強,因此,很難適應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
3.6旅游管理落后
管理體制機制落后,公園旅游服務質量差。目前,有很多森林公園從事旅游行業的導游,大多沒有經過系統規范的培訓、缺少實踐經驗,在綜合能力上尚顯不足,專業的外語類涉外導游也很缺乏,因此,很難為游客提供細致周到的優質服務。
4 森林公園管理對策
4.1解決山林權屬問題時實行山林權的“兩權分離”
在解決山林權屬問題上,可以采用山林權的“兩權分離”,即山的所有權歸村民,使用管理權歸公園,以租賃的方式支付一定的使用費給村民,使得居民也也能從中受益。
4.2適用法律與執法權的問題
法律法規是資源保護管理的依據和手段,目前我國也尚未有國家森林公園的專門法律,現在基本適用《森林法》,對于執法權問題,應引起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第一,在管理人員上要逐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人事關系和編制上要為他們解決身份問題,第二,進一步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在有關政策上要傾斜,并加大資金和技術人員的投入。
4.3創建管護機制,鞏固綠化成果
森林公園由于面積大,跨越的地域較廣,且邊界沒有圍欄,管護難度相對增大,目前沒有相對完善的養護管理機制。因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編制科學的養護管理標準,制定完備的管護制度,建立長效的管護機制,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管護隊伍,在保證土地所有人權益的前提下,引進專業化的管理模式,鞏固已取得的綠化成果。
4.4加大投入,提高景點、公園質量
加大投入完善景區景點建設,嚴格按照公園總體規劃設計要求,盡快將公園建設好,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提升公園形象,使公園擁有日臻完善的接待條件,更好地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強化景區景點質量管理,提高經營效益,在強化景區景點建設質量的同時,要注重提高整個公園的旅游質量管理,以細致協調的高質量管理惠顧游客,提高經營效益的目的。
4.5開展知識普及和特色旅游項目
現如今,有些森林公園已經開始引入旅游公司,可是在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公眾認知度方面很難取得一定的成就。對此,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結合公園特點,編制公園旅游規劃,劃出一定區域開展旅游活動,尤其要突出公園優勢資源,抓住特色開發森林綠色游,健康氧吧游等特色系列項目。第二,堅持在嚴格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開展旅游活動,同時也為廣大游客提供教育和知識普及場所。
4.6加大宣傳力度
根據客源市場定位要求,確定宣傳策略,公園要根據自身客源市場定位情況和公園景區景點的亮點,確定宣傳策略,增強宣傳的時效性和鼓動性,使之在受眾群體產生最大蝴蝶效應,達到宣傳的最佳效果。
4.7提升管理保護水平
完善管理措施,提升隊伍的管理能力和專業素質,積極爭取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輕后備管理人員。加強與執法部門的聯動機制,加大對破壞資源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做好宣傳與防患工作。
5、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公園是呼吸新鮮空氣的最好去處,綠色植物是公園中最主要的生態資源。在森林公園的建設過程中,應該遵循大自然的規則,保護原始生態環境,建設自然景觀,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同時提升管理保護水平,這樣才能夠實現森林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卓君,楊東旭.國家森林公園管理現狀及對策[J].北京農業,2014(33):36-37.
[2]苗少波.國家森林公園管理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09):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