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嬌
摘要: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我們要重視朗讀教學,不斷創新朗讀教學的方式方法,通過有效手段解決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朗讀教學效果,這對于語文教學的發展,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應當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本文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措施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語感和能力,為學生積極地構建一個朗讀的平臺,讓多種形式的“讀”貫穿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的始終,用“讀”來喚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興趣,讓學生們都能在“讀”中去感受文字的美。
一、提高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是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感知課文,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色彩和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而部分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并不能理解到朗讀的重要性,而忽略此環節。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要盡可能地抽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朗讀。尤其是學生在自主性的朗讀時, 要引導學生讀出感覺和味道,讀出感染力。朗讀是語文教學的本質,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 在備課的過程中,從提高教學效果的層面上,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朗讀情景,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能認識到該怎樣朗讀,到底為什么要朗讀。只有提高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 才能使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常態,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綜合能力。
二、保證朗讀時間,加強有效點評
首先,老師要從思想上重視朗讀。老師應充分認識朗讀的重要性,不能將朗讀視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同時,老師如果把學生學完課文后能否做到流利、熟練或有感情地朗讀,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指標,學生一定會更加努力地讀好書。其次,老師要懂得如何點評學生的朗讀。簡單的字詞讀音點評或只是籠統的好或壞,是無法幫助學生提高朗讀能力的。朗讀好壞在于你是否對文本有了較深的了解。正如新課標中提到的“有感情地朗讀”,就是以對文本的掌握為基礎的。
三、營造朗讀氣氛,提高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和熱情
在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 由于學生沒有朗讀的習慣,一開始學生都會對朗讀有抵觸心理, 這就需要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給學生營造一定的朗讀氛圍,引領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讀中。另外,教師的范讀對學生也是一種感染力, 學生會對教師的朗讀進行模仿。尤其是教師的精彩范讀可能會震撼學生的心靈,從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學生的注意力, 還能使學生領略語言之美。可以說,范讀能起到很好的點撥和引導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感受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中,激發情感的共鳴。
四、教師要重視朗讀基本技能的訓練
1、教師要以生為本,選擇適合學生的朗讀技能訓練。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朗讀技能是初中生必備的技能之一。朗讀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積累、感悟和運用,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朗讀中學習語言,通過朗讀、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但是,初中學生的朗讀能力千差萬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朗讀技能訓練。教師要進行完整的朗讀示范指導,并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中進行朗讀訓練。教師要讓學生“讀多”、“讀對”、“讀好”。
2、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活躍學生朗讀氣氛。在課堂朗讀訓練中,教師要針對教學文本,選擇不同類型的朗讀訓練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朗讀。教師要引導學生放聲誦讀,要在朗讀中讀出激情,讀出氣勢,讓學生盡情在朗讀中玩味課文的主要內容,反復體會課文文本所蘊含的意義。教師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文本所展示的畫面。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提問接讀、學生齊讀、小組讀、個別讀、表情朗讀、分角色讀、輪讀、領讀、分合讀、自由讀等多種朗讀形式進行朗讀訓練,對所讀材料可采取全篇讀、分段讀、重點讀等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朗讀起來,都能夠浸潤在美好的語言文字中。在必要的時候,教師要進行范讀,讓學生感悟自己朗讀能力的差距,并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利用多媒體來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近些年,朗讀教學逐漸受到了語文教師廣泛的關注,如何利用多媒體來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也就成了語文教學中的熱點話題。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標準的范讀。我們都知道,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總是通過自身的范讀來為學生示范,事實上,教師的示范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比如教師會將自己錯誤或者不標準的朗讀以及個人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從而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多媒體可以通過標準的語音朗讀來避免上述錯誤的產生。同時多媒體也可以生動形象的再現文章的場景,尤其是課文中的對話片段,多媒體完全可以生動形象的模仿主人公說話的語氣語調,提高范讀的效率。其次,多媒體可以通過隨意的調整朗讀者的速度來提高學生跟讀的效率。比如在朗讀詩歌或者重點段落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調節來刻意的減緩多媒體朗讀的速度, 進而產生詩歌的朗讀氛圍。再次多媒體可以通過復讀來加強學生檢查反思的力度。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范讀還是學生的跟讀都是一次性的,而多媒體可以記錄學生的朗讀過程,這樣在后續的學習中,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復讀內容來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反省,從而提高學生朗讀的效率。
六、積極開展朗讀比賽活動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促進學生朗讀積極性的發揮,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初中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開展朗讀比賽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朗讀實踐活動中去,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朗讀比賽活動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短小的時間開展,比如,在教學一些詩歌內容的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詩歌朗讀比賽活動,比賽看哪個小組得分最高,以此方式提高小組成員的朗讀積極性。另外,教師也可以專門抽出時間,讓學生自選內容、自選題材,開展班級間的朗讀比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七、豐富課外朗讀,積累朗讀技巧
對學生而言,課上的朗讀是遠遠不夠的。正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朗讀水平的提高同樣需要學生長期性的練習。筆者認為組織朗讀比賽,開展演講活動等都是一些不錯的手段,除了鍛煉學生朗讀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和語言組織能力。
總之,朗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能夠在閱讀教學中更好地了解每篇作品的思想內容,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作為語文教師,要真正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的朗讀教學策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不斷的朗讀訓練中提升自己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凌霞.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學周刊. 2015(18)
[2] 高春月.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策略探究[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2(12)
[3] 王樂. 中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初探[J]. 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