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設不僅對農業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對農業生態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資源浪費以及生態環境破壞情況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越發嚴重,關注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生態水利工程現狀入手,以此為基礎,探討工程建設的思路與方法,并總結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意義,以期為完善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水利是是農業發展、是農村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農田水利工程為農業發展提供必備的水資源條件,為提高農田的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國的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脆弱,自然災害的抗御能力不強,“靠天吃飯”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節約型、生態化水利工程可以通過協調資源供給,防范自然災害,進一步保障農業生產與生態循環的有利發展。
1、 節約型與生態化水利工程的概況
生態水利是通過建立有利于促進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的運作機制,照顧到人和自然對水利的共同需求,把人和水體作為整個生態系統的要素來考慮,實現水生態系統改善優化、人與自然和諧、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1]。“生態水利”是從生態的角度出發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按照生態學原理,并遵循生態平衡法則和要求,建立滿足良性循環和可持續利用的水利體系,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是通過經濟健康的農業生產模式,結合生態工程理念,以建立生態循環體系為基礎,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對農田利用與農業發展均具有積極的作用。此項工程的特點在于其以節約、生態為原則,以合理、科學為標準,以農田改造與設施建設為手段,以實現增產、增收為短期目標,以優化農田結構、實現生態健康發展為長遠目標。生態化水利工程是農業建設的新方向,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2]。
2 、節約型與生態化水利工程的現狀及建設思路
2.1 水利工程現狀
由于水利工程設施的不斷完善,灌溉面積的不斷上升和灌溉水平的不斷提高,雖然我國耕地面積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持續減少,但我國農業的發展穩定,糧食產量也得到有效保障。改革開放后,一方面農村體制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使過去在農業基礎設施、農業和水利科學研究等方面積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釋放,徹底扭轉了中國糧食長期嚴重短缺的局面[3]。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與水旱災害斗爭的治水史。我國一部分農田水利工程解決了我國農業發展中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并實現了其能源價值、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然而其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卻沒有處理到位,其價值的實現是在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對環境的破壞之上,這對自然界的平衡和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進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時候,要兼顧生態理念的運用,要嚴格遵循節約型、生態化的建設原則。
2.2 節約型、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思路
2.2.1兼顧安全性和經濟性原則
在節約型、生態化水利建設施工過程中,一定要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某些施工管理者或負責人缺乏具有戰略性的目光,缺乏足夠的安全觀念,不注重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只著眼于眼前利益,最終損失了長遠的利益。針對這種情況,應該使全體人員熟悉安全施工的相關準則,注意平衡水利工程實施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不可顧此失彼,應本著安全和效益相互促進的原則進行施工[4]。此外,節約型、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需要著重控制農業污染源,科學合理施肥,盡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的生態化。
2.2.2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水土資源
以土地的合理利用為前提,避免水土保持的短期行為,要有長遠的規劃,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水土資源,因害設防,多方位、多角度審核區域的實際情況和水資源情況,在同時滿足雙方最大承載限度的前提下,出臺保護舉措,并予以切實的踐行。合理配置水土資源,建設生態化水利工程,為生產、養殖、種植、生活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2.3 農業技術與水利工程相結合
建設節約型、生態化水利工程需注意將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以工程養生物,以生物護工程,達到“土蓄水,水養林,林固土”。同時要加強農田林網建設,增加植被覆蓋度,注重改善農田小氣候,以及小型農田生態圈的形成[5]。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能因為認識不足和資金短缺影響生態化水利建設。在堅持節約原則的前提下,應充分考慮工程、農田、農民間的關系,從各方角度平衡資源,做出最經濟合理的工程方案,把控工程各環節,做好生態水利工程建設。
3 、節約型、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的意義
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對自然資源的肆意掠奪越發嚴重,資源短缺、環境破壞、河流和田地被污染也隨之而來。這些問題都影響了農業的高效發展,而節約型、生態化水利工程建設“貫徹實施了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遵照了因地制宜的科學理念”、“堅持了我國的保護以及修復生態環境的原則”,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客觀環境,緩和這些不利因素,把這些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4 、結語
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要再初期的工程設計以及后期的工程施工中都要堅持節約的原則、以生態化為核心,“節約”與“生態”應貫穿工程的設計、施工、使用、維護全過程。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要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以破壞和犧牲環境為基礎和代價,在水利建設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把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灌溉功能發揮到最大,更好的實現工程效果,才能達到人與自然地和諧發展的目的,才能促進農業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篤寧,李秀珍,高峻,等.景觀生態學[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趙麗麗. 論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J]. 才智,2014,27:317.
[3]吳向東. 淺談生態、景觀與傳統農田水利的融合[J]. 工程與建設,2011,v.25;No.7402:188-189.
杜磊,男,漢族,大專學歷,1981-,河南永城市人,現任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水資源管理辦公室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資源保護,管理與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