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華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用電和工業用電逐年增加,這就給中國能源發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由于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所以傳統的能源發電方式已經難以繼續下去,這就需要尋找可替代新能源進行發電。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能源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關鍵詞:新能源發電;電力系統;應用
中途分類號:TM6
1 利用新能源發電應該遵循的原則
1.1 安全性原則
在利用新能源進行發電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尊循安全性原則。即在使用新能源發電裝機過程中,應該在滿足需求負荷的基礎上留有一定的備用量。保證各類能源輸出的電力能夠進行有效的調劑,滿足用電負荷,并且進行有效的跟蹤,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給居民生活和工業用電提供更加穩定的電力服務。
1.2 經濟性原則
由于各類型新能源在發電過程中,耗費的發電成本不同,所以對于電力系統會有不同的影響。在利用新能源發電的過程中堅持經濟性原則,主要就是在保證利用新能源發電總量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等不同新能源發電的技術特點和經濟成本。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則選擇能源進行發電,并且及時調整各個地區新能源發電的比重,從而保證新能源發電的經濟成本,實現經濟效益。
1.3 協調性原則
新能源發電的協調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使用新能源進行發電的時候,應該注重與其他常規能源發電之間相互協調,提高發電系統整個的能力,保障能夠消納充分的電量;另一方面,應該加強與新能源發電相匹配的電網建設,及時有效地輸送出新能源。加強不同地區電網的聯系,構建其堅強智能的電網系統,保證發電的效率。
1.4 鼓勵支持性原則
因為新能源發電具有清潔可再生的特點,所以,在能夠滿足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和用電需求的基礎上,應該鼓勵和支持利用新能源進行發電,減少因為發電而消耗的化石能源,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證電力行業的綠色,實現節能減排。
2 新能源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2.1 科學利用開發風能發電
再利用風能發電的時候,應該保證風能的多元化利用。首先,可以建設幾個大級別的風電基地,用于利用風能發電。然后,充分利用內陸分散風能資
源。對于內陸的丘陵和河谷等風能資源充足的地方,應該根據實地情況建設風電項目,這樣能夠使電網接入條件好的優勢充分發揮,電力的負荷相對來說也比較近。條件允許的地方,還可以利用海上風能發電。在對海上風能進行有效的考察和評價之后,建立示范基地,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構建海上風電建設平臺。利用風能發電,能夠有效提高風電水平,促進風電產業的發展。
2.2 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發電
在中國許多農村地區,秸稈等資源比較豐富,鎖著在這些地區可以利用秸稈燃燒進行發電。在一些林區,可以在結合林業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實行林業生物質直燃的方式進行發電。在甘蔗種植地區,可以利用蔗渣進行直燃發電。在一些人口密度比較大,土地資源比較緊張的地區,可以發展利用垃圾焚燒進行發電,既解決了發電問題,同時又解決了垃圾處理問題。在一些擁有大型養殖項目的地區,可以利用建立牲畜廢棄物沼氣池建設,利用沼氣進行發電。既改善其周圍地區環境,又能夠實現新能源發電。總而言之,各個地區可以充分利用其豐富的生物質能來進行發電,實現經濟環保發電,有效解決傳統能源發電問題。
2.3 利用太陽能發電
而今,太陽能發電受到許多國家的關注和青睞,當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的存儲量嚴重不足時,利用太陽能發電,可以有效解決能源問題。為了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國家專門建立了金太陽示范工程、并且制定和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鼓勵和引導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而且把2020年的光伏發電目標,從1.6萬瓦提高到20萬瓦,這一系列的政策和規劃,拓寬了我國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道路。目前,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是太陽能的兩種主要發電方式。
2.3.1 利用光熱發電
光熱發電是利用聚光器收集太陽能,把液態工作物質轉變為氣態工作物質,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蝶式、槽式、塔式是光熱發電系統的3種基本形式,其中,槽式光熱發電技術,是太陽能發電的主流方向,但是,由于技術條件有限,在光熱發電方面,我國的研究進展比較緩慢,雖然科學研究所全力研究光熱發電技術,但是,取得的成果較少。
2.3.2 光伏發電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快速進步,推動了光伏發電技術的更新和發展,進而極大的提高了電能生產效率,加快了各種能源的應用、轉換的步伐。我國的光伏發電技術起步較早,并且,經過不斷的研究和發展,我國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能力較強,取得了許多豐碩的成果,有效的緩解了我國的能源危機的壓力。離網型光伏發電、并網型光伏發電是光伏發電領域的兩種基本發電形式,其中,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可以直接或者間接把太陽能電池發出的電流,轉化為電能,而與電網相連的光伏發電系統,則是并網型光伏發電系統,按照配備的儲能裝置進行分類,并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包括可調度式和不可調度式兩種,區別在于前者含有儲能裝置,而后者位含有儲能裝置。
3 加快電網建設,提高電力系統對于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為了避免因為新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導致的電量輸送和消納的問題,應該加強建設大型的新能源基地輸送通道,搭建起堅實的高壓電網,使資源的配置范圍大大拓展。同時,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風電等新能源使用帶來的調峰問題。研究出新型有效的儲能技術對于提高電力系統對于新能源的消納能力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使新能源出力的波動變得更加平穩,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保證新能源提供的電能質量。同時,很好地保證了新能源發電的經濟性,可以促進中國新能源又好又快地發展。
結論
當前國際形勢以及中國的實際國情,都要求我們應該積極研發新能源發電,從而有效解決當前能源供給和能源需求之間的矛盾。所以,這就需要我們
應該根據中國能源實際情況,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地理位置優勢,積極研發新能源發電方法,從而不斷改善傳統能源發電的局面,優化生態環境,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參考文獻
[1]楊波.國外新能源發電技術開發及應用的方式對我國的啟迪[J].科技視界,2016(8):24-26.
[2]呂志盛,閆立偉,羅艾青,等.新能源發電并網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研究[J].華東電力,2012(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