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忠濤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工作學習之余,人們有了大量的閑暇時間。閑暇教育屬于現代教育的一部分,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閑暇價值觀,指導學生利用各種閑暇時間去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保證自己創造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對閑暇時間、閑暇教育有更深的理解。當前大學生的閑暇生活網絡化、個性化、商品化、娛樂化、庸俗化、低級化現象愈加明顯,閑暇生活缺乏科學的引導機制。加強對大學生閑暇生活的教育引導,需要著力優化教育內容和方法、完善大學生閑暇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大學生閑暇教育的社會支持力度。
關鍵詞:閑暇;閑暇教育;閑暇觀;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5-0213-02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將人們從單調的、沉重的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而隨著閑暇時間的增加,人們也更有機會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充實自己的人生。但是,閑暇時間的增加也讓更多的人感到生活的空虛,不知應怎樣度過,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大學生來說,閑暇生活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對閑暇時間的利用率高低將直接影響大學生自身的發展與進步,甚至成長成才。然而就目前來說,大學生的閑暇生活普遍存在著低層次、低格調、庸俗化的特點,這不僅跟學生的自覺性息息相關,更源于目前我國高校對于大學生閑暇時間教育的忽視。因此,學校在傳授知識與培養技能的同時,必須要關注大學生的閑暇生活及其教育問題,這不僅是大學生自身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F如今,各大高校對于大學生閑暇時間的利用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在大學生閑暇觀的養成教育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本文對這些不足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三條建議,保障大學生閑暇觀養成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大學生閑暇生活教育的必要性
“閑暇”,顧名思義,就是空閑時間的意思,其內容十分廣泛,包含著休閑、閑暇活動以及游戲等。閑暇教育的目的是樂生,過程是終生的[1]??傮w來說,這段時間是完全由人們自由支配的,它的特點就在于它的自主性、自由性以及個人性。對于大學生來說,閑暇時間就是他們在上課之余除去其吃飯、睡覺等生理活動剩下的所有時間。近幾年的高校教育都開始盡量減少學生的上課時間,增加學生的課余時間,這體現了現代的教育體系對培養學生自由意識的重視,體現了高校向世界接軌的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在創新其教學理念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大學生的閑暇觀養成教育。
現代教育理論體系認為,閑暇教育應當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通過閑暇教育,在給予學生充分的空余時間的同時,又使學生在空余時間的活動過程中提升對閑暇時間的認識以及充分利用閑暇時間的能力,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保證學生能通過閑暇時間的鍛煉提高自己的視野與能力。從總體上來說,大學生閑暇觀養成教育的內容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上來說,這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依照大學生個人的意愿,幫助大學生們正確認識閑暇時間、并合理規劃閑暇時間,養成正確的閑暇時間觀。狹義上來說,閑暇教育屬于現代教育的一部分,就是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閑暇價值觀,指導學生利用各種閑暇時間去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保障自己的個人品質、創造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對閑暇時間、閑暇教育產生更深的理解。
二、大學生閑暇生活的特點
(一)大學生閑暇生活日益網絡化、個性化、商品化
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網絡十分普及,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網絡游戲、影視作品、音樂等休閑活動如今都要依靠網絡來進行,即使查找資料、發布信息也離不開網絡。然而,如今大學生使用網絡進行休閑娛樂的時間卻遠遠超過用來學習的時間,男生則主要用來玩網絡游戲,女生則主要用來看影視作品、聊天等。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使得對課外娛樂活動特別是團體運動的興趣大大下降,進而導致身體素質也不斷降低;此外,對網絡的依賴也使得大學生的自創性休閑不足,越來越商品化。大學生大多選擇商品化的休閑方式,導致自創性休閑不足,也不利于學生們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而隨著閑暇生活的增多,閑暇生活也越來越隨意化,大學生追求閑暇生活的欲望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強烈,但是大學生又普遍缺乏閑暇技能,讓閑暇活動的范圍與內容大大受限,更使得那些簡單的閑暇活動(如網絡游戲等)畸形發展,最終形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二)大學生閑暇生活娛樂化、庸俗化、低級化現象明顯
目前的大學生閑暇時間的娛樂活動主要追求感覺、感官的刺激,并且是為了消磨時間,網絡游戲、網上聊天等等皆是如此,而為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精神修養與身體素質的活動基本不會參加,可以說,“娛樂至上”是他們閑暇活動的代名詞。不僅如此,還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閑暇活動格調呈現庸俗化的趨勢,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占據著他們的思想,因此荒廢了學業,更傷害了身體,近年來大學校園屢見不鮮的大學生犯罪事件與此不無關系。高校教育者對大學生閑暇生活的認識和指導處于“缺失”“滯后”和“失誤”的狀態[2]。此外,大學生閑暇活動受到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的影響,盲目仿效他人,又要特立獨行,從而使得自己雖然進行了閑暇活動,卻沒有感到放松,甚至覺得更加煩悶、厭煩,那么閑暇活動便完全收獲了反向的效果,還有就是目前大學生的閑暇生活過于單調,缺乏色彩。大學生的休閑活動主要是一種無意識、無目的的狀態,對大量的閑暇時間沒有有效利用,不能科學地規劃,導致浪費了大部分的時間,進而導致閑暇生活單調重復、盲目跟風現象嚴重。
(三)大學生閑暇生活缺乏科學的引導機制
由于傳統思想的影響,高校一直認為大學主要是學術中心,對大學生的管教也應該以自治為主,認為大學生已經成年,有能力管理好自己,而閑暇時間也是大學生的自由時間,不應加以干涉。一方面使得教師、學生認識不到閑暇時間的重要性,缺乏提升閑暇生活質量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對大學生閑暇時間的管理也以防止“惹是生非”為主,缺乏對大學生生活狀況的人性關懷。就學校而言,對大學生的管理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學校硬性要求寢室晚上十點熄燈,有的學校則放任自流,這樣的差距也會使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即便是有些學校設立了大學生閑暇教育的課程體系,但是卻將重點放在閑暇時間的娛樂性上,忽視了對大學生閑暇時間價值觀的培養,僅僅將之作為傳授閑暇生活知識的課堂,不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熏陶,也產生不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大學生閑暇生活的引導策略
(一)優化教育內容和方法
要使大學生養成正確的閑暇時間價值觀,必須要優化大學生閑暇教育的內容。首先要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閑暇意識,了解閑暇時間對于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價值所在,了解有意義的閑暇生活是什么樣的;其次要讓大學生把握好休息、學習、娛樂之間的平衡,通過興趣所在制訂閑暇生活的標準和目標;再次要讓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閑暇生活習慣,從細節處著手,一點一滴地培養,使他們形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有節制的娛樂活動,從而能自主地把握、利用好閑暇生活,提高閑暇生活的質量。此外,還要改進閑暇教育的方法。第一,大學生閑暇教育是一個比較開放的體系,不能拘泥于舊的形式,應著重使用快樂教育、體驗教育方法,寓教于樂,從而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接受的程度也更深。第二,大學生的思想比較新穎,容易接受新事物,在進行閑暇教育的時候,應緊緊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從而保證大學生能真正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
(二)完善大學生閑暇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大學生閑暇教育還沒有引起我國高校的重視,高校沒有完善的課程體系,閑暇教育也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而學校設立的閑暇時間活動(如運動會等)也很難做到“全民參與”,關于培養大學生的閑暇態度、閑暇行為、培養大學生的閑暇價值觀方面的理念更是一片空白??傉J為大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知識,從而忽視閑暇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必須要加快大學生閑暇教育課程的規劃和建設,一方面要將閑暇教育列入學校的正規體系當中;另一方面要完善閑暇教育的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各項資源,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培養。積極開展閑暇知識的宣傳或者開設相關課程,使學生認識閑暇的本質和特點[3],不斷將課程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大對課程活動的投入力度。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更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更大地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更好地培養。
(三)加強大學生閑暇教育的社會支持力度
在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更應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因為現在各大高校都沒有專業的師資力量去做好這項工作。即便一些學校開設了閑暇教育的課程,但是教師卻對閑暇教育的理論缺乏正確的認識與了解,從而導致課程雖然進行了,卻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學校在培養師資力量的同時必須保證教師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有著較強的協調能力,更要能對學生們進行心理輔導,在出現特殊情況時也能正確應對。此外,還要加強學校與社會、家庭之間的聯系,構建大學生閑暇生活的有效監控和指導網絡,讓大學生在接受閑暇教育之后,能迅速地到各社區去進行鍛煉。學校也要和社區相互配合,從而實現資源共享。最后,還要重視大眾媒體和休閑服務部門的重要性,甚至要將它們作為大學生閑暇教育的重要陣地。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眾媒體已經占據了學生們的生活,而休閑場所又是學生樂意去的場所,不存在抵觸情緒,所以學校需要利用各方面的資源,保證閑暇教育的進行。
四、結語
閑暇是一把雙刃劍,其帶來娛樂的同時,又存在潛在的危害,對于大學生們更是如此。他們是國家未來的棟梁,甚至更能成為社會潮流的引導者,如果閑暇時間利用不當,則可能將學生帶到庸俗、墮落的道路上去。因此閑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施閑暇教育,保障學生自由健康發展,是一項涉及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馬忠茹.當代大學生閑暇生活及閑暇教育[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2]李樹芳,李兆平.淺談大學生的閑暇教育[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122-124.
[3]尹江霞.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閑暇教育思路探析[J].前沿,2014(Z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