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 孟秀英
摘 要: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靈魂,黨員發展對象的民主推薦直接決定著黨員發展質量。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的種類主要有九種,標準有五類。當前民主推薦還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重視不夠,流于形式;結果缺乏客觀性、公正性;監督作用難以發揮;推優培養考察脫節等情況。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5-0138-02
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黨中央發布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并著重強調在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擴大發展黨員工作中的民主,自我評價和群眾評價相結合,健全民主評議制度、改善民主評議黨員方式,采取黨員和群眾推薦、群團組織推薦等方式,在入黨申請人中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所以,做好民主推薦工作對提升大學生發展黨員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一、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的意義
發展對象是指入黨積極分子經過一年以上的培養教育和考察,黨組織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經黨支部(或支委)討論研究,對其中基本具備黨員條件、準備近期發展入黨的人。發展對象是發展新黨員的后備人選,從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到黨員的過程中,發展對象階段是質的飛躍,意味著即將踏進黨的大門。而在發展對象的確定當中,民主推薦工作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的,這項工作如果做得扎實深入,將直接影響到發展黨員的質量。大學生是有思想、有知識、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優秀群體,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發展優秀大學生入黨是黨和國家事業力量的源泉和重要保障,做好大學生發展對象的民主推薦工作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的種類
在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確定過程中,民主推薦工作占有主導地位,打造一個全方位、多層面、多角度的民主推薦模式,是衡量發展對象群眾基礎的重要標準。在推薦工作中,要圍繞班級、團支部、黨支部、寢室成員、輔導員、班主任、導師、積極分子培養人、學生黨總支等被推薦者熟悉的人群中開展。一是班級推薦。班級是大學群體組織里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活動的重要群體,也是學生間最熟悉的學習和生活單位。積極分子的日常表現,班級同學最有發言權。因為互相熟悉,所以推薦結果相對客觀可靠。推薦工作可由班長負責,班委協助,組織全體同學參與推薦評選。二是團支部推薦。“推薦優秀團員做黨的發展對象”是團章所規定的基層團組織的任務之一[2]。推薦工作中,黨組織處于領導地位,團組織處于實施地位,二者密切配合,利用團支部推優工作,把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推薦出來,成為黨員發展對象。成立“推優”小組,年級團總支書記任組長,黨支部的代表、團員代表、團支部委員參與,由所在團支部書記牽頭共同完成。三是黨支部推薦。發展對象是黨組織將要吸收的新鮮血液,是黨支部建設的重要工作。黨支部要召開全體黨員大會,支部書記要逐一介紹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情況,采取無記名投票等形式選舉或推薦。四是寢室成員推薦。與被推薦者朝夕相處的同寢同學,對被推薦人的優缺點了解透徹,推薦意見真實具體,所以,身邊人的評價必不可少。五是輔導員推薦。輔導員是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管理者。他們和學生同吃同住、朝夕相處,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入黨動機、日常表現等都了解詳細,推薦評價全面、客觀,可信度高。六是班主任推薦。大學班主任通常由專業教師兼任,在學風、班風建設上投入較大,對學生學習態度、日常表現也較為熟悉,推薦評價可靠。七是導師推薦。研究生導師經常性指導學生從事科研實驗等,對學生表現了解較深。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入黨過程中,采取導師一票否決制,凸顯了導師推薦的重要性。八是培養人推薦。培養人定期與積極分子進行談話,考察他們的入黨動機、理論水平、取得成績和缺點不足。由于本科生黨員培養積極分子數量較多,橫向比較優勝劣汰就一目了然。九是黨總支推薦。對于學生黨員人數較多的院系,會成立學生黨總支。根據各黨支部上報的發展對象候選人,學生黨總支要召開會議,結合上級黨組織分配的發展名額、被推薦人所在支部的黨員比例以及發展排序等因素,確定推薦名單并上報上級黨組織。
三、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的標準
在黨中央《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了“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體要求,更加注重黨員的質量和作用的發揮。同時指出:始終把政治目標放在首位,進一步提高新黨員的政治素質。堅持把政治標準作為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考察內容,注重把大學生的一貫表現和關鍵時刻表現,防止把學習成績作為發展黨員的主要條件。可見,民主推薦的標準不能唯學習論、唯社會工作論、唯文體特長論、唯老好人論。
一是政治素質。推薦發展對象首先要看政治素質是否過關。主要包括: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指導思想,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奮斗目標;擁護黨章以及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入黨積極性高,入黨動機純正;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完成黨支部交給的任務;主動學習理解并牢記黨的基本理論知識;關心黨內重大時事要聞,并有自己成熟的見地;遵紀守法,能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并決心改正;在信息多元化的網絡時代,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努力成為健康思想的引導者[1]。二是模范作用。發展對象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時時處處發揮模范表率作用,嚴于律己,克己奉公。在生活管理、集體活動、學習實踐、人際交往等方面都要有模范意識,敢于樹立標桿、爭先創優,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同時,在關鍵時刻能沖在前面,帶領身邊同學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集體創造佳績。時刻牢記自己的信仰,渾身散發出健康、向上、充滿朝氣的正能量,用自身的智慧、能力和努力影響和帶動身邊同學一起進步。三是奉獻精神。奉獻不能局限于擔任社會工作的學生干部,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精神應該浸潤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主要體現在:當集體或別人的利益與自身利益發生沖突的情況下,能否以大局或他人利益為重,奉獻小我;當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否第一時間送去溫暖;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把奉獻當成習慣,在奉獻中得到快樂。四是學習科研態度。學習成績雖不能作為衡量學生發展對象的唯一或者主要條件,但作為學生,學習是主業,學習成績也要達到入黨的基本要求;學習科研態度應作為考察重點,發展對象要積極進取,刻苦努力,勇攀高峰。五是群眾基礎。民主推薦能夠直接反映發展對象的群眾基礎,各方面表現優異、群眾認可的同學,總能在民主推薦中脫穎而出。黨組織要注重被推薦人在同學中的威望,看其平時是否與同學打成一片,想同學之所想、急同學之所急,有了群眾支持,才有了入黨的土壤,否則樹再高,沒有根,也會傾倒。
四、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的問題
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工作絕大多數程序規范、嚴謹求實,并立足高校實際,細化推優制度,使推薦結果更加客觀合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化,民主推薦工作仍存在一些共性問題。
1.組織者對民主推薦工作重視不夠,推薦程序有失嚴肅性、流于形式化。在班級、團組織和黨支部推薦工作中,個別組織者并未意識到民主推薦工作的重要性,在班會或其他活動結束時,甚至是課間利用幾分鐘時間草率投票。對推薦內涵、程序及標準未做詳細說明,忽視投票主體應有的權力,漠視推薦對象的入黨愿望,使本來嚴肅、責任重大的工作成為一個簡單敷衍的形式,推薦結果不盡如人意。有的組織者甚至對推薦標準把握不準確,致推薦結果無效。如積極分子培養不滿一年,在畢業前3個月發展等。還有的支部利用網絡或電子郵件等進行推薦,嚴重簡化程序,失去民主推薦的意義[3]。
2.推薦主體存在思想誤區,推薦結果缺乏客觀性、真實性和公正性。推薦主體包括班級同學、團員、黨員、班主任、輔導員、導師、培養人等。在推薦過程中,有的推薦人帶有情感導向,比如傾向室友、好朋友、同門師兄妹等;有的看重學習科研能力,認為學習科研是衡量學生黨員的唯一標準,容易出現唯“學習論”、“科研論”;有的喜歡學生干部,認為他們肯付出、能吃苦,具備奉獻精神,為集體做了很多貢獻;有的培養人平時對培養對象考察不夠,推薦意見泛泛而談或以偏概全;有的不重視行使推薦權力,隨大流敷衍了事。推薦主體的思想意識、判斷標準等參差不齊,推薦結果缺乏客觀公正。
3.推薦對象人為干擾,監督保障作用難以發揮。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變化,一些社會不良風氣也影響到校園。在民主推薦或者召開推優會之前,個別人以打招呼、請客、送禮等不正當手段拉選票。個別組織者為了達到目的,在推優會上直接或間接地暗示主導,使選票傾向于某個人等。類似問題應明令禁止,一經發現,必須嚴懲不貸,以正黨風。
4.黨團組織溝通不暢,推優工作培養考察脫節。在團組織推優工作中,黨團組織要密切聯系,分工合作。團組織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牽頭組織團支部推優,并及時向黨組織匯報推優進展及結果。黨組織要及時安排推優后續培養考察及民主推薦,做到無縫銜接。
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確定是黨員發展工作的核心,民主推薦工作是確定發展對象的關鍵。做好民主推薦工作,不斷順應黨的新政策、新要求,是新時期高校黨務工作者的共同任務。黨以群眾為基礎,民主推薦是黨員發展的根基和保障,圍繞核心工作,努力創新機制,保證品學兼優的大學生早日加入黨組織,是新時期高校黨務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祝信剛,孟凱建.對提高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2(3):175-177.
[2]李斌.高校推優入黨的模糊綜合評價[J].商洛學院學報,2012(12):21-24.
[3]劉長平.大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民主推薦機制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11(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