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小軍
摘 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寫作教學質量,教師應注重寫作過程教學,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交流與溝通,注重寫作過程的反饋,引導學生反思寫作過程,建立一個能讓學生分享與反饋的平臺,從而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
關鍵詞:高中語文 過程寫作 實踐研究
學生寫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其掌握語文知識的程度。在目前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環節仍然比較薄弱,許多學生對寫作缺乏積極性,教師也沒有對其高度重視,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注重過程寫作法就是教師利用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提升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
一、注重過程寫作法的特征
1.注重寫作過程
寫作,實際上是寫作者心理活動的表達,它分為許多步驟,每個步驟之間都是相互聯系著的。過程寫作法十分關注學生的感受,旨在幫助學生挖掘寫作素材,并指導學生掌握每個寫作步驟的方法。比如,寫作過程中的修改步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寫作情況來提供一些相關的修改策略,幫助學生在修改時檢查自己的語法、詞匯是否運用正確,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過程寫作法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核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應當摒棄“灌輸者”的角色,而應作為寫作活動的指導者,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并依據各種步驟,有目的地對學生展開有效指導,幫助學生寫出好文章,提高寫作水平。比如,在構思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研究相關文章,并對文章結構進行歸納,寫出自己的寫作計劃,從而使寫作活動更有條理性。
3.注重交流與溝通
教師在布置作文訓練時應將其融入交際活動中,讓學生真正領悟到寫作的意義,能主動構思。過程寫作法提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作文寫作在互相交流中完成。這就意味著寫作過程不再是學生一個人的事情,教師也應當積極參與其中,形成學生與教師溝通、學生與學生溝通的局面。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改進可以在與同學溝通之后進行,也可以在與教師溝通之后進行。過程寫作法注意引導學生分享作文,使其感覺到擁有了讀者,從而促進其寫作積極性的提高。
4.注重寫作過程的反饋
過程寫作法非常注重反饋的作用,反饋活動就是向其他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通過反饋來促進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效的反饋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融入寫作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過程寫作法注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進步,而不是寫作的成果,教師給予學生的適當反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些反饋既可以來源于教師,也可以來源于其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建立一個能讓學生分享與反饋的平臺,從而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
5.注重不斷修改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僅應為學生建立反饋平臺,還應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復修改,這一過程也是過程寫作法的關鍵步驟。不管是課堂上學生間的相互修改,還是學生的自行修改,教師都應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修改自己的作文,讓學生在修改與完善中不斷地提升自我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從而靈活地運用所學詞匯、短語、句子等,實現寫作目標。
6.引導學生反思寫作過程
將寫作活動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自然的寫作環境,使其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逐漸完成寫作任務、實現寫作目標。此外,教師在寫作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靈活運用寫作方式以及所學的基礎知識,通過反思自己的寫作以達到提高自我、調整寫作方法的目的。這個過程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學會歸納與總結。過程寫作法的這個特點可以在教學的最后環節予以體現,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寫作過程展開反思,并記下自己的感想,以積累經驗、收獲成長。
二、注重過程寫作法實踐
如何在寫作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思考并研究寫作教學策略,提高寫作教學效率,這是每位教師應當高度重視的問題。利用過程寫作法開展教學,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
1.寫前構思活動
寫作前的活動包括引入話題、交流討論、結構布局等。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建立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所寫的內容具有一定意義,要能喚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能與自己進行情感溝通,豐富寫作內容。在引入話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典型的思維結構,促進學生更好地表達。教師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1)自由法。此方法能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隨意地進行作文創作,不必太過于注重語法、語句等問題。待寫出大概思路后,將作文通讀一遍,當發現文中的亮點時就將其提煉出來,作為下一步寫作的重點。如此循環,直到形成一篇優秀的作文為止,這種方法可以充分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寫作思路。(2)思維導圖法。這種方法是一種較為直觀、形象的方法,把與作文主體相關的信息用圖形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能夠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意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思考題目后把頭腦中產生的各種畫面用圖形的方式記錄下來,使學生認清自己的寫作思路,保證所寫的內容不偏題。
2.形成初稿
在形成初稿之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列出提綱,幫助學生明確作文結構、理清思路。形成初稿的過程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構思寫出來,讓學生不斷進行思維創作、布局構思、反復修改,從而形成優秀的初稿。在這個過程中應當保證寫作思路通暢、語句通順,而不是如何運用寫作知識。如此,學生就可以不受作文形式的約束,充分提高寫作興趣了。此外,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并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章供學生參考與學習。
3.修改階段
通過對作文的不斷修改可以促使學生自我反思與自我完善,不斷豐富與優化初稿內容。修改是寫作活動中的重要步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就是一個反復改進的過程。通過對作文的多次改進來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4.定稿階段
教師在引導學生不斷完善作文后,應積極地與其他教師和同學展開交流,把收集到的意見進行整合,并展開必要的修改,最終形成完整的作品。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與他人分享,這樣,學生就有了自己的讀者,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三、結語
運用過程寫作法展開教學,不僅拓寬了學生的寫作視野,還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讓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高中語文教師應不斷改進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有效運用過程寫作法來展開教學,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邸珍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
[2]陳時曙.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性評價的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劉志勇.基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J].科技風,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