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巍
[摘要]近年來,中俄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迅猛,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符合兩國戰略合作的需要。黑龍江省區位優勢突出,對俄經貿歷史悠久,基礎扎實,這些都為自貿區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中俄自貿區的內部動力尚顯不足,俄羅斯貿易壁壘比較嚴重,俄羅斯的貿易秩序和投資環境不理想,保稅區規模較小,配套服務體系不完善。要建立中俄自貿區應加快中俄自貿區的建設模式與路徑論證,積極進行總體格局設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制度創新的復制,實施中俄海關互認制度。提升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的水平和層次,提升中俄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水平。
[關鍵詞]黑龍江省;俄羅斯;自由貿易區;優勢、問題及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符合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需要,也符合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更符合兩國戰略合作的需要。
國務院在2015年12月公布設立哈爾濱新區,并將其打造為中俄全面合作的重要承載區,規劃面積493平方公里。2016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哈爾濱綜合保稅區,預計2016年內封關運行,未來將成為哈爾濱打造對俄合作中心城市的先導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作為中國最北部省份,黑龍江在中俄經貿往來中一向起著“橋頭堡”的作用。我省應盡快啟動建立以哈爾濱等中心城市為依托,以黑龍江省內邊境合作區為基礎,面向俄羅斯、輻射日韓等東北亞國家的區域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中俄自貿區”)。自由貿易區將是中俄合作的最高形式,包括貿易、區域合作、產業合作等相關領域。
一、黑龍江省建立中俄自貿區的優勢
黑龍江省在我國對俄經貿關系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優勢資源,區位優勢突出,對俄經貿歷史悠久,基礎扎實,有相當數量的國家級邊境合作區、互市貿易區和綜合保稅區。作為全國對俄經貿合作第一大省,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有近3000公里的邊境線,擁有國家一類邊境口岸15個,對俄貿易占全國的1/4,累計投資占全國1/3。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兩國互補性需求的增長和雙邊政策效應的顯現,對俄經貿以年均3096的速度遞增,逐步發展壯大。特別是近年來,我省以轉型升級為導向,全面深化對俄經貿合作,貿易、投資穩步推進,發展對俄貿易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
2014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實現232.8億美元,增長4.1%,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9.8%,占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24.4%。
黑龍江省堅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推動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擴大對俄貿易規模,打造跨國產業鏈條。對俄跨境電子商務方面,2014年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值突破3億美元。對俄大企業和大項目合作有了新進展,成功舉辦了“2014中國—俄羅斯大企業項目合作對接會”、“2014黑龍江—哈巴羅夫斯克經貿合作對接會”、“2014黑龍江—濱海邊區經貿合作項目對接會”。
2015年全省對俄貿易進出口完成108.5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和全國對俄進出口總值51.7%和15.9%。其中,對俄出口完成23.5億美元,自俄進口完成84.9億美元,占全省外貿進口和全國自俄進口總值的65.6%和25.5%。黑河市、綏芬河、東寧、漠河、同江、撫遠、密山、饒河口岸骨干作用明顯。
對俄投資合作。截至2015年底,我省在俄羅斯投資企業累計為505家,投資總額99.2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76.03億美元,實際投資額25.9億美元。2015年,我省對俄投資企業備案99家,同比增長75%,投資總額41.79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占全省備案投資總額的60.56%;我省對俄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35億美元,占全省9.34%,同比增長48.5%。我省對俄主要投資領域為能源礦產業、林業、農業、加工業和園區建設,對俄工程承包及勞務合作主要集中在森林采伐、農業種植和建筑工程行業。投資合作項目主要分布在俄遠東的濱海邊區、哈巴邊區、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和外貝加爾邊疆區。
二、建立中俄自貿區存在的問題
1.中俄自貿區的內部動力尚顯不足
自貿區的建立在大的方向是符合中俄雙方利益的需求,是有著光明的前景。不過,中俄經濟合作也存在一些不利方面。俄羅斯轉型所需要的高科技項目中國無法提供更多,因此需要培養新的增長點。中俄合作最大障礙在于相互投資,中俄投資難以有較大提高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的一些政策限制。
2014年俄羅斯決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經濟特區,而不是與中國毗鄰地區建立自由貿易區,其意圖值得深思。據統計,俄羅斯與越南、印度、以色列、部分伊斯蘭國家、中美洲、南美洲等35個國家進行了自貿區談判。但目前俄羅斯尚未與中國進行自貿區談判。
2.俄羅斯貿易壁壘比較嚴重
在當今全球貿易中,各國使用的貿易壁壘(措施)主要是指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俄羅斯也不例外。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包括技術壁壘、綠色壁壘、配額制、許可證制、進口最低限價和進口押金制等。
在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中,俄羅斯貿易壁壘呈現出關稅壁壘設置較多、使用廣泛、技術性貿易壁壘占主導地位的特點。而且俄羅斯貿易壁壘將有以下發展趨勢。一是俄羅斯貿易壁壘的存在具有長期性,二是俄羅斯關稅壁壘將減少,非關稅壁壘將增多。
為了能更好地發揮中俄兩國的貿易潛力,俄方應盡量減少不合理的貿易壁壘的使用;中方應著力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打造高質量的名牌產品,提升外貿形象,打破技術性貿易壁壘;中俄雙方也應加強溝通,增強互信,共同努力促進兩國貿易健康、快速發展。
3.俄羅斯的貿易秩序和投資環境不理想
在立法方面,雖然隨著俄羅斯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該國不斷加強法律體系的建設,但法律體系仍然不健全。同時,法律和政策多變,投資者在投資規劃上無所適從,境外投資者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極大打擊了我國投資者的積極性。在實體經濟方面,由于俄羅斯近年來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增值稅率和通脹率,直接導致了外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提高。執法部門效率低下,執法不公的現象時有發生,外資企業很難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作為中俄自貿區基礎的保稅區規模較小
從以往的經驗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都是以保稅區為基礎的,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軟硬件設施和積累的經驗。上海自貿區就是在保稅區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建立黑龍江省中俄自由貿易區的最佳選擇就是依托黑龍江省內的保稅區。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黑龍江省只有綏芬河保稅區和國務院剛批復的哈爾濱保稅區,這兩個保稅區總共面積只有5.09平方公里,而上海自由貿易區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相差較為懸殊。保稅區的規模較小將制約區內的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從而影響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的過渡。
5.建立中俄自貿區配套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按照國際成熟經驗,建立國際自由貿易區配套服務體系主要包括金融服務、中介服務、商業服務以及生活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影響到企業生產效率和產業集群競爭力的提升。黑龍江省保稅區建設時間不長,配套服務體系還不健全。首先,服務業整體水平發展不高。一方面,整個高端服務業發展滯后,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服務創新能力不足,保稅區內的服務企業主要為中小企業,在服務產品、服務手段、制度等方面的創新能力較弱,導致產業層次偏低。其次,服務產業結構落后。我省的服務業仍以傳統服務業為主,而具有知識密集型特征的現代服務業比重較小,制約著保稅區的長期發展。
三、建立中俄自貿區的對策建議
1.加快中俄自貿區的建設模式與路徑論證
建議盡快啟動相關決策程序,適時組織開展中俄自貿區各項工作,組織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重點企業研究建設中俄自貿區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加強同俄方的溝通與銜接,科學研判俄羅斯對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的態度及可行性。根據國家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經驗,加快中俄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模式與路徑論證。
2.積極進行中俄自貿區總體格局設計
黑龍江省是中俄貿易第一大省,沿邊開放戰略又剛剛被國務院批準上升為國家級戰略,黑龍江省應不遺余力地積極主動申辦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總體格局設計,應以省會哈爾濱為中心城市,輻射帶動綏芬河、撫遠、黑河,形成四點成一線的完整、系統化的新格局。建議可以分兩步走篇一步先申報綏芬河自貿區。第二步在哈爾濱綜合保稅區落地運行的基礎上,再申報哈爾濱自由貿易區。
3.建立中俄自貿區要加快載體和平臺對接
政府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推動現有邊境合作區、保護區、國家級互市貿易區以及高新區、經開區等與俄羅斯遠東跨越式發展區、經濟特區的對接和合作,營造更為有利的外交經濟環境,不斷創造為資本投資的商情和契機,加大能源資源合作與開發力度,加強跨境產業建設,推動境外資源的開發利用,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4.加快復制推廣制度創新成果的步伐
黑龍江省加快制度創新的復制可以從兩個方面努力:一方面,各政府相關部門應學習上海自貿區的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這有助于我們吸收先進的成功經驗,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復制推廣工作采取先易后難的方式進行,成熟一項推廣一項,直接可操作的制度立即推廣;條件不成熟的項目應盡快協調相關資源盡快解決。
5.為企業提供服務,減少進駐企業經營風險
自貿區還應向企業提供經貿信息、投資政策、法律法規等情況,減少進駐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經營風險。建議一要政府建立信息平臺,及時提供商貿信息,做好政策導向宣傳.二要建立雙邊司法溝通銜接機制,加強民商事法律法規交流與司法合作,為雙方投資企業和長遠的經貿發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6.加速擴建保稅區的規模
為了實現保稅區的規模要求,黑龍江省必須申請擴大保稅區的規模,而優勢最明顯的就是哈爾濱市,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的批復進一步確認了哈爾濱在發揮對俄經貿合作中的樞紐作用,同時,哈爾濱交通網發達,能夠對周邊地區形成強大的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哈爾濱保稅區建立后,再以其為基地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可以有效擴大自由貿易區域。哈爾濱市還將申報建設兩個綜合保稅區,使哈爾濱市形成A、B、C三大綜合保稅區的格局。
7.擴大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
為給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企業提供便利的通關服務,2014年8月8日,中國與俄羅斯兩國海關監管結果互認制度正式施行,東寧——波爾塔夫卡,綏芬河公路——波格拉尼奇內,成為首批“監管結果互認”口岸。去年,又擴大到5個。
監管互認是雙方海關互相承認對方的監管結果,企業進出口的貨物經一方海關查驗后對方海關不再重復查驗,實現進出境一次查驗。極大地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實現了“兩國海關如一關”應結合省情、俄情,先行先試、積極穩妥地推進上海自貿區海關創新制度復制推廣工作,全力推動上海自貿區優惠政策落戶龍江,刺激海關特殊監管區內外貿企業擴大對俄進出口規模。
8.加緊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為了更好地完善建立中俄自貿區所需的配套服務體系,首先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其中既包括政策優惠支持也包括資金支持。可以考慮設立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專項扶持資金,扶持有潛力的企業進行創新活動。同時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通過與他們的合作,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現代化的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國外大型企業的進駐可以提高市場競爭程度,逐漸淘汰一批生產效率低下的落后企業實現服務業產業結構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