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胡萬枝 王登海



[摘要]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不斷推進,為了加強支出管理,強化支出責任,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通過綜合運用文獻調研法、實地訪談法、德爾菲法、專家會議法和層次分析法對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綜合評價體系,最后以河北省某高校結構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專項資金為對象,對構建的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進行了驗證分析。
陜鍵詞]模糊綜合評判法;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6475 [文獻標識碼]B
隨著我國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不斷推進,為了加強支出管理,強化支出責任,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本文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為出發點,綜合運用文獻調研等研究方法對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綜合評價體系,最后以河北省某高校結構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專項資金為對象,對構建的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進行了驗證分析,以期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有效開展有所裨益。
一、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遵循的基本原則
1.全面性原則。評價指標的選擇應充分體現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綜合評價的特點,選取的評價指標要力求全面,不遺漏與評價目標相關的任何重要方面。
2.相關性和重要性相結合原則。為了客觀公正地對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進行評價,選取的評價指應與評價目標存在直接聯系,同時基于評價活動本身成本效益的考慮,在選擇評價指標時應根據評價指標在整個評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將那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指標納入評價指標體系,避免冗余。
3.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原則。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的績效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有的可進行定量分析,有的則不能進行定量分析。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對于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則選擇適當的定量指標;對于不能進行定量分析,則選擇適當的定性指標,按照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4.投入指標、過程指標和產出指標相結合原則。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水平的高低,既受投入條件制約,又受日常管理過程影響,最終體現在資金的產出數量、產出質量和產出效益上。根據這一邏輯,本研究選擇按投入指標、過程指標和產出指標為整體架構構建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5.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原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既要符合科學合理、客觀公正評價的需要,同時還要兼顧可操作性,在具體評價指標的選取上,立足我國高校資金運行管理的基本狀況,確保能夠方便地獲取評價需要的基礎資料和數據,確保評價工作順利有效實施。
(二)指標體系及權重的確定
1.指標體系的確定。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確定綜合運用文獻調研、實地訪談和德爾菲法等三種方法,根據指標遴選的基本原則,分別從投入、過程和產出三個方面入手進行了指標體系的構建。在具體操作上,首先通過文獻調研和實地訪談掌握了大量的基礎資料和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根據德爾菲法的基本原理,選擇了八位專家通過電子郵件方式進行了三輪調查征詢。在征詢過程中,對于已列入征詢而多數專家認為不重要的指標,在下一輪征詢中直接刪減對于前一輪征詢過程中多數專家補充的指標,則和其他指標一起進入再一輪征詢,經過三輪征詢,專家意見基本趨于一致,形成最終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
2.指標權重的確定。指標權重采用專家會議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多數專家的意見,借助層次分析軟件yaahpv6.0構造了判斷矩陣,通過該軟件計算出了各指標權重,并對判斷矩陣的邏輯性進行了一致性檢驗。最終確定的評價指標遞階層次結構及指標權重詳見表1(評價標準略)。
二、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高等教育專項資金使用具有多投入、多產出的特點,而且投入與產出之間具有明顯的模糊性,對應關系不明顯。基于這一特點,本文遵循模糊綜合評判的思路,構建了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綜合評價體系。具體過程如下:
(一)確定因素集
根據評價指標遞階層次結構,將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根據其內在聯系劃分為三個層級的因素集,分別用Bi、Cij、Dijk表示,其中i、j、k分別表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序數。
(三)確定模糊關系矩陣,進行綜合評判
由于影響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的因素較多,因此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采用三級綜合評判模型。
1.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判。一級模糊綜合評判需要構造一級單因素模糊關系矩陣。首先需要設計《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表》;其次將被評價專項資金有關的背景資料和基礎數據資料提交評價專家,評價專家在了解專項資金基本情況及進行必要現場考察的基礎上,對第三層級因素集中的每一個主要觀測點在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四個等級中進行判定;第三是分別匯總評價專家就某一主要觀測點評定為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的次數,用這些次數分別除以評價專家的人數,計算出隸屬度;最后根據不同主要觀測點的隸屬度構建出一級模糊關系矩陣。
三、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案例研究
本案例研究以河北省某高校結構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專項資金為對象進行,運用又建立的評價體系對該專項資金績效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在此基礎上對綜合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進行驗證。
(一)專項資金概況
河北省某高校結構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專項資金總計80萬元,其中40萬元用于設備采購,10萬元用于人才培養和引進,15萬元用于對各類科研及相關工作的支持(包括科研項目、專利申請、專著出版、科研論文發表等),15萬元用于學術交流。項目建設期,共發表學術論文40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10篇;完成科研項目14項;利用專項資金加強科技平臺建設,同時配合使用中央財政和學校自籌資金購置科研儀器和設備,新增實驗室面積約4000平方米,達到投入使用條件引進正高級工程師2名,在讀博士2名,新增副教授3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選3名。
(二)評價過程和結果
通過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了該專項資金的相關資料和數據,選取12位專家進行現場調研和評分,對該專項資金績效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具體評價過程如下:
(三)研究結論
河北省某高校結構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專項資金績效的綜合評分值為76.61分,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和設定的評語集,該專項資金績效評定為良好水平,這一評價結果與河北省教育廳認可的該高校自評結果一致。本案例研究表明已構建的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是科學合理的,且易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