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斌
目前的教育領域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初中歷史教學要不斷突破發展中的瓶頸,尋求一條新的高效教學之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初中歷史教學帶入歷史發展的軌道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了解歷史教學發展的大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和教學品質,研究教學新策略,努力將我們的歷史教學推向另一個高潮。
初中歷史教學在現代教育大潮中越來越追求教學方式的新穎、教學成果的高效、教學內容的豐富等,這是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我們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深思的問題。教學創新,是脫離傳統落后的、不適應現代教學的方法,從學生們的特點出發,關注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注重人格品質的完善。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歷史教師也要學會教學創新,為更好地提高我們的初中歷史教學效率而努力。
在當今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些歷史老師的上課方式難免會比較傳統,唯一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現代的學生比較反感這種教學模式,學習興趣低下,從而就難以學好歷史學科。那么歷史教師該如何改革教學策略呢?
一、積極開展多樣性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現代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提倡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滿足學生需要的一種體現。在我們的中學歷史教學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這是我們進行歷史教學創新的必要途徑。如,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各種影音、動畫等將歷史知識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學生們的面前;在課堂中也可以組織一些歷史知識的問答競賽,讓學生們在緊張刺激中感受到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經常組織一些參觀歷史經典、博物館等活動,運用歷史實物向學生宣傳歷史知識,這些都是我們在開展多樣性教學時可以采取的策略。
多樣化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老師們的聰明才智,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好奇心,這對于初中生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是現代老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不僅是一種創新的方式,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無論是歷史教學還是其他科目的教學,都離不開高效有用的教學方法,這是歷史教學創新的前提。歷史教師只有積極地去探索新式的高效教學方法,才能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歷史教學進行創新。快樂是學生學習的主題,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拓展一些合乎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開展多樣性教學,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二、在教學中要尊重歷史教學的客觀規律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部分歷史教師的教學完全按教參的分析進行,使豐富的歷史教學走進封閉僵化的死胡同。這是不可取的。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其思維活動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思維具有創新性。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當學生的想象能力被充分發揮出來后,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便如虎添翼,更具有獨特的特點,既有豐富的內容,又有足夠的情感渲染。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我們要積極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讓他們在看到繁花時能夠想到夜晚的星空,看到紅撲撲的臉蛋時能夠想到誘人的蘋果,在看到燭光時能夠想到辛勤的老師在埋頭苦干等等。學生是一群活力四射的群體,他們正處于我們老師的呵護之下,我們要以一種負責、積極的心態為學生的全面成長著想。培養學生的語言個性,是培養個性學生的一個途徑。我們都知道學生不可能每一個都一樣,正是因為他們差異性的存在才促使了他們有各自的特色、各自的成功等。
三、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永恒的話題,只有創新才能突破傳統的束縛。中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推動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強烈。因此,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將競爭機制引入歷史課堂教學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帶動學生,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開展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是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溫故知新,及時地把學過的知識重新拿來復習,加深印象。歷史教師如能如此進行歷史課程的教學,那么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的。
初中歷史是一門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課程,需要師生共同探討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把我們的教學效率提上去,使得教師易教、學生善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萬事都需要有方法,只要方法得當,一切皆有可能。因此,一線歷史教師們要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妥善解決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時下的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歸屬和落腳點,解決現存問題,推進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對我們歷史教師來說任重道遠。歷史課的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以學生為本,尊重教學的客觀性。歷史教師們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事業當中。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歷史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