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飛
【摘 要】本文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探討,從必要性、作用和途徑方面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結果表明,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正確指引,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中體育教學 融合 必要性 途徑
十八大召開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次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其強大的正能量體現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各個方面。教育教學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培養現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趨向目標,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和國民教育的全過程,從小抓起,從中學教學抓起。
一、在教學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作為新生力量,直接主導著社會的走向與社會的進步,“少年強則中國強”。因此,在教學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其必要性體現在如下幾點:
(一)堅持“育人為本”根本任務的要求
“育人為本”作為教育的主導思想,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出具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的人,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育的整個過程,如課堂、校園、社會實踐等等各個環節。
(二)提高教學有效性根本目標的要求
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決定了體育課堂教學必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在進行器械訓練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勇敢精神;在球類教學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培養他們集體協作、相互配合、不驕不躁的優良品質。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身體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保障。社會的發展,需要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身體機能,還可以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率。基于文化體育在中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體育教學作為高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體育教學融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促進高中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的主體是學生,是校園特有的校園文化現象和文明成果。校園體育文化通過學生的身體形態、動作技能和校園內運動器材等多種形式反映出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用,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校園文化環境,規范學生的體育行為,反映出一個更加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二)強化高中體育教學的人文內涵
傳統的體育教學注重技能的訓練,忽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而人文素養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德性和價值觀的體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在體育教學中,提升了教學內容的人文內涵,使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得到重視和升華。
(三)完善體育教學的管理體系
科學、嚴密、完整的體育教學管理體系既可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又可以保證體育教學的長效性和延展性。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學生日常體育活動習慣,杜絕落后的管理體系牽絆體育硬件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制約學生的個性化體育行為。
(四)規范體育教學評價方法
體育教學離不開教學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以評判教師的“教”為重點,忽視了學生的“學”。融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以“健康第一”為主線,結合體育學科目標的多樣性和體育教學內容的非邏輯性,建立與其匹配的教學評價方法,激勵和鼓舞學生,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三、在體育教學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和保障
在體育教學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課程標準的需要,也是體育教學觀念更新的需要。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深入發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蘊藏的教學資源,形成教與學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一)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要構建一套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在內的教育教學體系,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全面提高教師的文化層次和自身修養勢在必行。教師首先是一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從知行意情影響和感染學生,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二)德智體美方面的相互滲透
學校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體育學科所包含的德育因素結合起來,利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手段和素材,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德智體美教育,使其內化為學生的品德修養和道德情操。
四、結語
體育教學是一項以身體運動為主的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體育教學的融合,不僅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和評價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相互協作、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簡編本)[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劉清黎.體育與健康[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
[3]葉忠,榮小輝.獨立學院實施四自主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0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