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淑英
摘 要:新課改的關鍵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但在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對于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為全面提升小學英語課堂各個教學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將英語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相結合,教師需要有效掌握學生的學情,進而有效地對各教學環節進行全面性的分析與優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環節
一、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小學英語教師對于新課改理念和新課標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將新課改理念靈活地應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根據專業性的調查發現,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的現狀,對于課堂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在教學環節中依舊存在高輸入、低輸出的教學情形,但當前諸多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情境教學,依舊未能夠從實質上有效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優化小學英語教學環節的設計
全面性地對小學英語教學環節進行有效的設計,是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環節設計涉及的方面較多,課堂教學活動要指向明確的教學目標。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將知識點活學活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性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基本技巧。此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教學環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習源自于生活,這對于任務型教學活動的展開具有積極的推動性作用。例如,在小學三年級Food and drink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將肯德基用餐活動納入其中,促使學生通過具體的食物,全面性地掌握相關的單詞以及基本句型的表達與應用。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生英語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要不斷地豐富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過少會造成學生無法進入理想的學習狀態,教學效果也得不到保障。有些教師在開始學習新課時,或省略熱身環節,在學生沒有完全進入學習狀態時就匆忙學習新內容,或省略復習環節,在學生沒有聯想到相關的舊知識而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的情況下就直奔主題。在這兩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快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需要經過熱身來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需要通過復習來找到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和新知識的生長點。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安排教學環節,突出主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保證教學實效。
三、小學英語課堂導入環節
1.教學導入環節的優化
教學環節的導入主要的作用是,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教學行為。課堂導入促使教師采用精簡的語言進行課堂序幕的開展,隨之進入課堂教學主體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小學英語課程導入的質量與巧妙,對于整堂課程的實施效果具有直接影響。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小學英語課堂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優化,是有效確保課堂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關鍵。
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其進行實施與優化。巧妙地導入不僅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自然地創設語言情境。小學英語課堂導入過程中,通常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啟發和全面性的促進。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應采取情景導入、游戲導入、故事導入、任務導入等不同的方式進行。
2.教學內容的優化
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長,教材內容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長長的文本、大量的生詞和新句式難倒了不少教師:有的教師授課重點不突出,導致學生知識掌握不到位;有的教師不重視教材的重要作用,撇開圖文并茂的現成文本,創設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費時費力,效果不佳。如何優化教學內容,優化訓練方法,提升語言訓練的效果成為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四、優化語言訓練方法
新課程倡導教師不能只會教教材,還要學會用教材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依托原有的教材,另一方面又要有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即通過挖掘課文和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適當改變時間、地點、對話主體和語言情境等要素的方法對課文進行恰當的增減、整合和拓展,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提高教學的深度、廣度和效度,增強學生的語用能力。
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小學英語課堂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優化,是有效確保課堂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關鍵。對于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而言,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對教學意識進行全方位的優化,優化課堂教學環節的方式方法是尤為關鍵的,需要從導入、課堂預設、語言等諸多方面入手,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有效地改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全面增強學生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康英華.語言遷移對蒙古族大學生將英語作為第三語言學習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2010(5).
[2]宋玉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模式與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2(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