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平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預習顯得尤其重要,同時,它也備受教育界重視。那么,針對小學生,教師應如何著手組織學生的預習,對于預習來說又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其實對于當代的小學生來說,預習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成功的預習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課堂理解和感知,是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想要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針對小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著重探討數學學習中有效實現課前預習的策略。
一、預習指導課的開設需要重視
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其能力不在于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如何有效進行自我學習。如同預習,教師應在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和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在家預習的情境模式,由淺入深,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預習任務。比如,在學習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時候,我要求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預習:
1.每一章節,都需要在讀后了解其表達的大概意思,精讀幾遍后對于不理解的句子應做出相應的標識。
2.自己獨立思考,課本中有哪些新出現的知識,和舊知識相比又有什么聯系。
3.自己動筆算一算,課后習題通過自己看課本后能獨立完成嗎?這樣做對不對?依據又在哪里?
每一次完成預習任務后,教師都應該組織小組之間對預習結果進行交流,以此鞏固預習的成果。
1.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年、月、日這些時間單位,學生根據預習要和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串聯,老師應帶領學生逐句解讀課文的意思。
把握關鍵詞句,例如:“生活中我們除了常見的時、分、秒等時間單位外,還有什么?對了,還有年、月、日?!边@一句話中,老師就要解讀“除了……還有……”這句話的意思?!巴ǔ?,2月份是有28天的,但閏年的時候卻有29天?!币蚝⒆觽兘忉屖裁词瞧侥?,什么是閏年,“通常情況下,在四年中,我們有三個平年,一個閏年。”這里的“通?!庇质鞘裁匆馑??!肮珰v年份中只要是四的倍數,那必然是一個閏年。”公歷年份是什么,必然又是什么?!?992年是一個平年,因此它的二月份只有28天?!?992年如何將其判定為是平年,對于一個年份,學生如何自己推導出是閏年還是平年,這些老師都要一一進行講解。
2.新舊知識串聯,時分秒是時間單位,那年月日也是時間單位,只不過年月日更大而已。
3.當學生完成課后練習,老師就要整體對答案,學生訂正錯誤,老師給出預習評價。
二、教師重視課堂評價,培養學生預習興趣
學生通過預習提升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興趣,而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積極表現給出相應的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評價是對小學生預習文章數量、質量的檢查,準確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通過觀察學生課堂的表現,從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完成性方面入手,從而對學生的預習完整評價。例如,在學習“位置、方向”這一課的時候,班上不同的學生所預習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有些學生對這一課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嘗試找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也有一些學生想要知道相對于學校,自己的家在哪個方向,這樣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預習中顯得尤其可貴,老師應該通過鼓勵讓學生繼續保持這樣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應該讓其他學生相應的學會借鑒,對于那些不喜歡預習、不能好好完成預習任務的學生,老師應該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雙方督促,培養孩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三、利用預習成果,鞏固課堂新模式教學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以下變革:(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有問題,師生應共同討論。(2)教師是引導者,積極引導是教師穿插知識點的重要方法。(3)新舊知識互相借鑒,教師和學生做好小結。(4)課堂練習,當堂鞏固,落后學生教師單獨輔導,時間控制合理,在15~20分鐘內?,F在公認的成功課堂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育界曾有一句著名論斷:“一個課堂的成功與否,看教師講授的時間長短就可以了。”只有把課堂的主動權充分交還給學生,才是高標準,符合素質教育的好課堂。
四、自主學習,攻克課本思考題的重難點
自主學習是現在教育部倡導的學習方法,而且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也反映了本堂課的重難點,解決好這些問題,有利于針對性地開展課堂講解,從而避免漫無目的,天花亂墜似的教育現象的發生。比如,預習兩位數乘法的時候,學生應著力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一位數的乘法法則是什么樣的呢?回憶加深學生的理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由此及彼,兩位數的乘法與之相比會有不同嗎?(2)如果是你,你有什么比較好的方法來計算兩位數的乘法呢?請寫出你能想到的方法。
五、重視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內知識其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的過程中,課本上的知識其實非常少,而許多測量工具也在課本中找不到身影,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測量工具,通過課外閱讀去尋找問題的答案,不急于對學生進行提示和幫助,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具有很大幫助。
實踐證明,在預習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真正學會學習,愛上學習,從而發揮最大的學習效能,為人生美好的明天打下基礎。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