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素芳
摘 要: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文時,由于不能確定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所以學生往往難以完成文章的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和目標,從而以任務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本文對小學語文“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問題展開探討,以便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小學語文;任務單;設計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為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提供了途徑。因此,有必要對小學語文“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問題展開探討,以便更好地以任務驅動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單的設計思路
1.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小學階段,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解答問題。所以,想要以任務驅動學生完成語文課文的自主學習,教師還需以問題為導向進行任務單的設計。而通過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轉化成問題提出,可以幫助學生自然而然地圍繞教學的重難點開展學習活動,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應該由淺入深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進行學習重點的把握[1]。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應該使問題具有層層遞進的效果,以便在遵循語文閱讀規律展開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2.設計任務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便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但是,教師如果布置過多的任務將給學生帶來過多的壓力,從而導致學生一直處在低水平思維狀態。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并且因為承擔難度過高的任務而產生一種挫敗感。所以,教師在設計任務單中的任務時,不應該從數量和難度上著手,而應該從創新角度進行任務的設計。
3.設計目標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在完成同一學習任務時會有不同的學習結果。而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進步,教師應該正視這些差異,針對同一學習任務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從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角度出發設計任務目標,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取得一定的學習成果,得到相應的發展。
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單的設計方法
1.根據教材合理制訂學習問題
在設計任務單上的學習問題時,教師應該圍繞教材內容合理進行問題的設計,以便使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例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三個問題:“課文為什么以‘狐貍和烏鴉為題?”“課文寫的是狐貍和烏鴉,與愛聽好話有什么關系?”“烏鴉叫聲十分難聽,為什么狐貍說它唱歌好聽?”學生根據這三個問題,就可以逐步體會課文內容的深刻含義,從而較好地完成對文章內容的自主學習。
2.根據教學重點布置學習任務
在設計任務單上的學習任務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重點進行任務的設計,以便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教學難點和其他知識點[2]。例如,在學習《揠苗助長》這一寓言時,教師應該設計“故事主人公是怎樣想到揠苗助長的方法的”和“揠苗助長到底有沒有作用”這樣的任務,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揠苗助長”這一成語的內在含義,并引導學生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學習任務的設計不能是填空題一樣的形式,而是要對學生進行啟發,以便以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完成對教學內容的學習。
3.根據學生能力確立學習目標
在設計學習目標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能力,使設計出的學習目標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例如,執教《開天辟地》一課,筆者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從內容、表達、思想三個層面確立教學目標,在教學“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時,從設計了三步走:①讀一讀: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②讀一讀:你從這句話的表達中,發現了什么?③讀一讀:讀了這句話,你想對盤古說些什么?讓學生根據自己能力自主選擇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完成第一步即可,能力好的可以多選。這不同的設計,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教師在設計任務單時,應該理清任務單的設計思路,圍繞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學生能力等方面進行任務單的設計,以便以任務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力。
參考文獻:
[1]余小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才智,2015,(21):162.
[2]高文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高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2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