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明
每一位優秀的老師都會在自己的課堂上做出令同學們滿意的小結,初中的數學課堂更是如此.每個精彩的小結都會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記憶,讓他們對本節課堂上的內容了如指掌,刻骨銘心.為了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每一位老師在課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并且順利地接受自己播撒的知識的種子,讓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成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素養帶來難以磨滅的印痕.通過精彩小結,讓課堂效果得到升華,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牢固.本人具有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做出有效的精彩的課堂小結有一定的研究,下面總結了四點,希望對同樣工作在教育一線的同胞們有所幫助.
一、歸納總結,畫龍點睛
每節課的四十五分鐘,既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黃金時間,也是學生汲取養料的最佳時機.由于授課內容太多或者時間太長,有的學生無法把握住整節課內容的要點,所以需要老師在課堂即將結束時,做一個簡要的歸納總結,將教學目標明確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歸納總結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我經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提問法,這樣的話可以讓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力,努力回憶整節課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八年級的《平行四邊形》這節內容時,我就經常以這樣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們梳理課堂內容.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哪些特性?與之前學過的三角形有何不同?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我們可以做些什么?通過上述的提問能夠讓學生及時對剛講授的知識再次加深印象.讓他們明白這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包括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平行、對角相等、鄰角互補等知識.與三角形對比,平行四邊形不具穩定性,但是這一性質也有很多的用途.如學校的電子大門就是利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一性質制作的.通過聯系現實,將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這一系列的提問,老師可以將這一節課的重點全部體現出來,是每一節高效的課堂都需要的環節.
提問式的歸納總結是我一直所喜好的,因為它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也會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掌握知識.
二、伏筆設疑,延展思維
課堂伊始,老師通過一些特殊的技巧,設置一些伏筆,勾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幫助學生拓寬思維,延展數學知識結構,是每一位優秀的數學老師都會經常利用的教學方法.老師設置的疑惑,會在學生心理產生質問,學生為了突破自己的認知,總會在意課堂上每個老師所講授的知識點,這就是老師需要的課堂效果,也是最好的課堂效果.
和上面的課堂總結是一樣的道理,一個耐人尋味且恰當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因此,巧設懸念也要從一些精致的有創造性的提問開始.例如,當我們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可以先畫出一個三角形,并且將它的各個邊都延伸出來,標出一些重要的內角和外角.提出疑問,當三角形的一條邊長無限增大時,三角形會無限趨于一條線段,但是它又不是線段,那么它的內角和是多大?學生們可能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提出了一條邊無限大時,他們可能就提起了興趣.接著老師在利用“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的知識點,為學生們講授當三角形的一條邊不斷加長時,三角形內角的變化.直至推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當然了在線段變化的過程中其內角和是不會改變的.但是通過這樣的講授過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三角形內角和的這個知識點深入人心.
伏筆設疑,將課堂內容神秘化,通過神秘知識面紗的逐步揭開,讓學生的思維不斷打開,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了解知識.
三、多元對比,啟迪思維
數學知識的學習總是復雜的,延展的,不斷加深的.有許多的數學知識我們可能只需要講授一個重要的節點,而其他的知識點就可以完全交給學生們來自由發揮,通過不斷的對比與驗證,讓學生能夠做到觸類旁通并且將知識更加系統化,這就是一位優秀的數學老師應該做到的事情.
通過知識的多元對比,可以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學生能夠獨立的解決問題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了.例如,當我們在學習《一次函數的性質》這一節時,老師就不必講授全部的知識點,有些就可以留給學生通過對比與驗證得到相關的結論,這樣得到的知識點學生也更加容易記憶與理解.我們可以先為學生們列舉若干個k大于0時的例子,幫助學生分析一次函數的圖象都會經過哪些象限,并且分析出一次函數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一次函數圖象的性質.緊接著老師就可以提出問題:“上面我們所討論的圖象問題都是k大于零的,如果k小于0時,一次函數的圖象性質又是怎樣的呢?”這樣k小于零的那方面知識要點,就可以交給學生自己來研讀.讓他們通過之前的學習,依樣畫葫蘆自己慢慢摸索來求得.老師可以在旁協助,引導學生逐步將知識明確化.這樣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自主研究,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也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的大腦思維更加開拓.
通過知識的對比,也是一種獨特的總結,它能夠聯系前后讓知識的系統化更加徹底,也能幫助學生啟迪思維,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四、畫出圖表,升華效果
一節課堂的內容有時是復雜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縷清這些關系老師不得不在課堂結束時,畫出圖表,幫助學生對整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由于現代的科學技術比較發達,我們現在的教學手段相對于之前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很多的可能性.若是在以前,在課堂上畫出圖表進行總結可能會占據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但是現在不同了.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前備課時,提前在電腦上畫出整節課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時,涉及到了勾股定理的應用環境以及勾股定理的證明、逆定理等內容,這些知識都是比較復雜的.再加上這些內容相對較雜,學生很難在一節課中接受下來.甚至有的學生會在整節課下來之后,覺得迷迷糊糊而抓不住整節課的重點.因此對于這樣的數學教學知識點,老師就要在課前及時做好相應的圖表,對課堂所授的內容進行小結.將勾股定理的知識以及關聯知識都列在表格之中,使所有的內容都一目了然,學生見到之后也能夠把握住知識結構.通過這樣的一個模式,一定能夠將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到最高,學生不會覺得一節課毫無收獲,也會在表圖中掌握理解重點知識.
畫出圖表,是對教學內容的總結,也是對學生負責,這樣老師就做到了全面地為學生思考.
精彩小結,使課堂的效果得到較大的提升.其方法有很多,上述只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常見的模式.通過其他的方法,也存在著許多對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巧妙方法,需要更多的老師去探索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