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要想追求高效的課堂,首先我們得了解什么叫課堂效益.課堂效益是指教師和學生在規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通過雙邊活動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獲得的教學效果之間的比率.在單位課堂教學時間內課堂教學效率越高其效果就越好,所以高效的課堂應該依賴于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的努力.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覺得要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師應做好以下四點.
一、創造和諧課堂
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師生之間如果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和諧的課堂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能夠喚醒學生學習的情感和興趣.當一個學生信任一個老師的時候,他就會自覺地遵循老師的要求,另外和諧課堂可以營造一個既寬松又舒適的課堂氣氛,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習,學生的思維容易被打開,思維活躍了,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優化課堂資源,實現有效教學
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特點,從學生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精心備課.通過全面分析學生與教材,創造出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精心設問、巧妙點撥等手段給學生以啟發.在教學中我們要避免兩個誤區:一個是教學手段單一化,從頭到尾都是一種講法,這種課堂缺少趣味性,學生提不起興趣;二者教學手段多樣化,這種做法會過多地占用學生自由支配的思考時間,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只會機械學習,何來高效可言.我們要及時點播學生,讓學生通過動腦實踐,來撥開云霧見青天.
三、堅持以生為本,注意人文關懷
現在的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傳統教學是以師為中心,凸顯教師的主體地位,課堂上老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完全地被動,教師完全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本身所應承擔的角色和地位.現在教學論中強調,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堅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新課程以學論教,強調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要做到以生為本我們還要以研究學生為重點,研究學生的所想所需,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我們要努力做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步驟,每一環節,都要以學生的根本需要為本.在提問時要體現提問的層次性,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問題,真正地做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另外對于學生的表現,要及時反饋,教師的評價必須努力做到啟發性、幫助性、激勵性、針對性、全面性.在實際操作中,我們要多使用多樣、靈活、豐富、親切、明朗的評價語,使學生如沐春風,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
四、勇于實踐,及時反思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研究中我們汲取了不少教育理論,學習到先進的教學、教育方法.但是這些理論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我想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效的課堂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該是在不斷地實踐中,不斷地進化來的.可以這么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的、最好的教學模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師,我們有權利亦有義務地去嘗試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去摸索.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做到高效課堂,另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不斷地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每個細小環節,并及時做記錄反饋.這一過程是我們教師成長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因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能會爆發出許多意想不到的閃光點與錯誤,對于我們設定的安排,學生思維的方向可能并不是我們如期所預料的.只有通過反思我們才能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總結,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學生自身的作用更是巨大的.對于學生來講,我覺得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正確的學習意識
要實現高效課堂,學生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意識:學習是為了什么?很多學生上課效率低下,是因為他覺得學習只是一種任務,是被動的,是為家長、為老師而學的,因此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實現高效課堂就必須轉換學生這種思想,讓他們了解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培養他們主動學習觀.
2.主動學習
什么是主動學習,我把它歸結以下幾點:主動預習、主動記筆記、主動復習.主動預習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生通過預習可以了解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可以明確知識的重難點.一節課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是完全集中的,通過預習學生可以有重點的聽講,遇到自己在預習中的困難,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這樣才能有效解決了心中的疑惑,也就提高了上課的效率.第二個要主動記筆記,記筆記不應該是被動的,不能是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一節課的精力全部被記筆記占用了,而老師上課講的什么卻完全沒有弄懂,你說這樣的課堂怎么能高效率呢.學生應該是主動記筆記,簡單一聽就會的不用記,記的應該是上課還存有疑惑不解的,以及老師上課重點補充的東西.第三、要主動復習.數學的知識點大多是連貫的,本節課的知識點往往為下節課的知識做鋪墊,及時的復習,也就是為了提高下節課的課堂效率.
3.不斷反思,及時轉變學習策略
有的同學勤奮努力,卻始終提高不了成績,始終抓不住課堂效益.學生一定要不斷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反思自己上課是不是只是一味地聽老師講卻從不思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邊聽講一邊思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聽課方法.我們不能被動地聽課,從不主動地參與課堂.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生自己建構起來的.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積極建構自己的知識,才能提高課堂效益.學生要反思自己在課堂上有沒有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手到、腦到,全神貫注,靈活地根據課堂情境和老師要求,適時調整聽課方法.所謂耳到,就是要注意聽老師講,聽同學發言;所謂眼到:就是要不斷的觀察老師的肢體語言,觀察其他同學的反應;所謂口到:就是要及時地與老師進行互動,敢于發言;手到:就是要勤記筆記 ,勤做練習,遇到動手操作,要積極地去動手實踐;所謂腦到:就是要勤動腦筋,勤思索,要善于進行發散性思維.
課堂不是教師,亦不是學生一個人的舞臺.它是教師和學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高效的課堂亦不是單方面所決定的.只有當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主動配合,不斷進步,才能實現課改的最終目的:實現課堂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