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1919年5月4日,一代中國熱血青年開啟了新的時代征程,他們追求民主與科學的五四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兩年之后的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由當代青年發起的五四運動,成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1976年4月5日,在五四運動的發祥地天安門廣場,青年人捍衛周總理的鏗鏘之聲振聾發聵!這是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上壯麗的篇章,半個多世紀過去,青年人再次扛起了前進的大旗!
兩年之后的1978年,四五運動徹底平反。在那段激情燃燒與恍惚不安交織的歲月里,青年人匯聚一起,在上世紀80年代掀起了人生觀大討論,隨之,奮不顧身投入四化建設的大潮。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行百里者半九十。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
當我們凝神思考,當代青年的使命重新回歸我們的視野。回首過去,我們看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用他們的青春完成著青年的使命,踐行著自己對祖國的諾言。展望未來,在多元化并行的時代,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我們的青年人能夠沖破重重迷陣,扛起肩頭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