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誼
李克強總理在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反復提出,“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強調建設書香社會,受到廣大群眾的熱捧和社會各界的擁護。全民閱讀已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把全民閱讀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我們熱烈擁護。此舉不僅將提高全民的閱讀水平、豐富人民美麗的精神家園,而且更能夠增加中華文化的厚重,凝聚民族的強大合力。
中國是世界出版大國,但國民閱讀率不斷下降,約有超過4成的人不讀書不看報。這與我們傳統文化豐厚的文明古國很不相稱,與知識與信息爆炸的時代也不相適應,與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也不匹配。河南是人口資源大省,是文化資源大省,也是出版大省和圖書發行大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刻不容緩。為此,我們發起成立河南省閱讀學會,為河南的新聞出版、圖書報刊發行的發展和繁榮服務,為增強群眾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自覺增力服務,為河南的經濟發展、文化振興和兩個文明建設服務。日前,河南省閱讀學會已經批準成立,現在開始啟動籌備工作,待籌備完成后,即召開大會宣告成立。
提倡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既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如何加大“書香社會”建設?首先是出版部門要多出好書。國家應該出臺政策來扶持好書的出版、好書的閱讀。沒有政策的引導,市場上熱什么賣什么,就不可能出好書。其次,也要倡導全民讀書。在這方面新華書店既有義務又有責任,他們最了解社會的需求,要想方設法把好書送到讀者手中,還要和各級宣傳、教育和文化部門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獎勵和鼓勵讀書、藏書和用書。其三,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就目前中國圖書館來看,縣、市級圖書館,包括有些省級圖書館都很尷尬,一方面經費不夠沒錢買書,另一方面社會浮澡,買來的書沒人來看。同時,圖書場館太少,要把圖書館建到居民家門口,建立更多的社區圖書館。這樣,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社區圖書館、學校圖書館,都能夠及時為閱讀者提供圖書。流動圖書館也是對閱讀服務的開拓創新。面對一些讀書不方便和偏僻之地居民的閱讀需求,通過“流動閱讀”的方式來彌補,讓老百姓在沒有固定圖書館服務網點的情況下,也能夠及時享受閱讀服務,這無疑是對閱讀服務的靈活運用。建設書香社會期待更多扶持,公共文化事業完善財稅優惠。
打造書香社會,先要打造書香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在引導、帶動孩子閱讀方面具有特殊作用。為人父母率先讀書,要幫助孩子養成天天讀書、在書香中入眠的習慣。營造濃厚閱讀氛圍,有利于推動書香社會的建設。涵養書香家庭,家長責任重大。現在,一些家長抽高檔煙、買名牌服裝,卻抱怨書太貴,舍不得買書。其實,一本書的價值比一件名牌衣服不知要大多少倍。一本好書,小則使人獲得知識、懂得道理,大則可以激發人的志向,改變人的一生。“耕讀傳家”,讓書籍走入每個家庭,營造讀書的環境,沁人心脾,其樂無窮。據調查,家庭讀書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每個家庭能夠行動起來,營造好自己家的讀書小環境,打造書香家庭,為書香社會奠定基礎。顏真卿告誡后代:“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蘇東坡要求子孫:“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而“家有好書千百卷,留與子孫細細讀”“家有余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等諺語,更明確說明書籍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大的財富。書香家庭多了,就可照亮整個社會。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崇尚讀書,素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書香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成長與發展。書香社會是如此美好,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讀書?讀書多美好,且讀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