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禮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越來越規范化,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職十分急迫,優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和防范風險的能力有益,推動廉政工作向前發展,維護公眾的公共利益。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特點,本文分析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及由此提出的優化方案,為健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供了 新的舉措,以期為研究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優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為了加強對權利的約束和監督,2014 年 1 月 1國家啟動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程,規避腐敗產生[1]。此外,有關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然而理論體系尚不完善,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務界未達成統一的認識,嚴重制約了內部控制的實施。所以,本文針對內部控制的問題,研究并提出了優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現狀
事業單位缺失組織結構,相比公司制企業中的三權分立的組織,行政事業單位缺少有效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在決策過程中,主要是授權審批,監督機構僅僅是其中一個部門,和執行機構具有相同的級別,所以,很難發揮監督作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缺少風險意識。因為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認為不規范經營不會產生不良后果,所以不再遵守制度,缺失了自覺性,甚至為一些伺機作案人員提供了可乘之機。事業單位未形成全面的控制活動,執行效果差。對一些不相容職務,沒有進行分離控制。其中在單位的財務業務中最為常見,使一些工作人員有了徇私舞弊的機會。在控制措施執行過程中,一些重點崗位人員配置不到位。行政事業單位收支管理無序。首先是票據管理不完善,其次是對票據使用沒有建立定期檢查制度。
此外,預算管理不合理。主要變現在預算編制背離實際,多采用的編制方法為增量預算,上半年的不合理支出累積在本年度。再次事業單位信息溝通存在障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信息阻塞,缺失透明,其二,信息處理質量差。最后是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資產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況:沒有統一管控資產,保管和使用責任不明確;資產未定期盤查,出現了賬務不符或者低價出售的情況。
二、優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對策
(一)健全內部控制環境
首先提升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在內部控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經濟運行活動產生影響。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者一定要提升自身的認識程度,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對單位內部的缺陷及改進措施要心中有數。管理者是單位內部控制的發起者和組織者,這就需要管理者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還要加強和相關人員的溝通,征詢他們的意見,與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充分溝通,了解他們的建議,確保內部控制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健全單位內部控制環境。
其次,提升財務人員素質。財務人員的崗位在內部控制中是一個重要環節,財務工作也會受限于其他崗位財務工作。財務人員核算、檢查和監督資金用度,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上報問題。所以,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強化內部的重要手段。第一,提升財務人員的道德、文化和業務素養,讓財務人員形成熱愛工作、盡職盡責的風尚,不斷學習新知識,熟練掌握財經法規和會計方面的知識。第二,強化財務人員的監督參與意識,明確單位內部的工作籌劃、重要事項等,為單位提供可以利用的財務數據信息。第三,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留心新的政策和法規,特別是和內部控制相關的知識。
(二)設置合適的控制活動
強化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不但要滿足當前管理制度的要求,而且結合單位的實際狀況,解決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作為行政事業單位,要按照《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的要求;按照 COSO 報告,構建符合自身要求的工作體系,知曉各崗位擔負的職責;對有關內部控制事項,要清楚審批人權利的限度和擔負的職責,落實崗位追查制度;按照內部控制的有關規定,明確審計內容、對象、權限、相關負責人等;對每個崗位內部控制的完成情況,人事部門要做出考核,同時和績效聯系起來;做好重大風險的預防工作,針對重大事項,要有檢查和防范措施作保障。
(三)強化內部控制監督
內部控制控制制度要想有效發揮,監督系統要發揮防范作用。健全的監督機制可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將控制風險降至最低。加強內部控制監督,內部審計結合外部設計是必經之路。在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借助內部審計,可再控制其他內部控制。事業單位對內部審計的評估結果要充分接納,作為意見改進的依據。強化內部監督機制還應憑借助政府審計監督內部控制。不僅利用財政、人民銀行的檢查結果,還要利用稅務、保險監督等有關部門的檢查結果,這樣的監督才更加有力[2]。內外部審計緊密結合起來,讓內審機關、主管部門等發揮監督作用,保障在內部控制中,內外合力發揮更大的評價監督作用。
三、結束語
總之,社會經濟向前發展同時,企業要想獲得持久健康的發展,就應當高度重視財務審計。企業發展離不開財務審計,為此,企業加強財務審計有必要,借助現代化的則務審計制度、部門,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保持審計工作較高的權威性[3]。避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腐敗,正常監督、評估企業的生產經營,為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保障,以獲得更高的經濟利潤。
參考文獻:
[1]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 (01):57-62+96.
[2]羅貴鴻.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05):95-98.
[3]卓妍彬.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優化研究——以S單位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4(05):93-96.
(作者單位:安徽省榮軍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