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林
摘 要:《汽車構造》這門課是汽車專業基礎課,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掌握這門課的知識是學習汽車專業知識的前提,筆者連續幾年都教高職版本《汽車構造》,對教學方法的掌握一直都在積累中,一直在不斷摸索中,一直在學習中,通過這幾年教學經驗的總結,自己提高了很多,與學生溝通技巧也提高了很多,豐富了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職;汽車構造;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U4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3-122-2
《汽車構造》這門課程主要講了發動機和汽車底盤兩大方面知識,發動機主要由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組成,即曲柄連桿機構及配氣機構、燃油供給系、潤滑系、點火系、啟動系及冷卻系。汽車底盤主要由四大系統組成,即傳動系、轉向系、行駛系及制動系,書本內容還涉及到汽車電控方面的知識等等。對學生來講,《汽車構造》是入門課程,所以必須學好,必須掌握透徹,這樣才能學好汽車電控,汽車電子,汽車電器等等更專業的課程。
下面我重點講講如何上好《汽車構造》這門課,首先課前我做了大量備課工作,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充分備好課才能保證上好課,上一堂精彩課。課前我收集大量資料并進行匯總,然后針對本節課進行整理分析,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清晰,重難點突出,作為老師首先自己對這節課的內容理解透徹,非常熟練,結合學生的基礎和理解能力選擇怎么傳授給學生,選擇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授課技巧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循序漸進傳遞給學生,作為老師必須具有化繁為簡的能力,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尋找合理的方式讓學生接受,重點突破,從簡單知識點入手慢慢分析,由淺入深。
本人每次上《汽車構造》這門課都帶上汽車各種實物零件,對照實物講解,老師容易講解透徹,學生容易理解接受,有的知識點非常抽象,只有看到實物后才能理解到位,學生若沒看到實物零件,很難搞清楚來龍去脈。比如上發動機潤滑系這節課,直接把氣缸體從實訓室帶到教室,讓每個學生看看潤滑系統結構,增加學生對潤滑系的認識,看完實物后,我就開始上理論課,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準確講解潤滑系統的作用及結構,學生馬上就理解了,而且理解的很透徹,上課前經常帶學生到實訓樓參觀發動機和汽車底盤,甚至讓學生自己動手拆裝發動機及汽車底盤,學生自己動手之后,對汽車各方面結構及原理都一定了解,整體上對汽車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通過實訓課學生對汽車有更多感性及理性認識,然后再上理論課,學生理解就輕松多了,老師上課也輕松多了,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很多,學生普遍反映效果好。在學生上實訓課期間,穿插講講理論知識,現場講解零件的構造及原理,增加學生對汽車零件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這就是理訓一體化教學,效果超預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在我們學校開始推廣理訓一體化教學模式,深得學生的歡迎和領導的肯定。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完善這種教學模式,提高此種教學模式的內涵,使理訓一體化教學模式更加科學,具有可實用性、可操作性、可行性。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上好《汽車構造》這門課,每次在多媒體上課前我都精心準備好自己制作的PPT,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可以播放視頻及動畫,可以節省老師在黑板書寫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很生動演示給學生看,學生一看就懂了,很容易接受,省去了畫圖的時間,這樣老師有充分時間把汽車零件構造及原理講給學生聽,完成教學任務的效率將提高很多。例如在上發送機冷卻系統這節課時,用PPT播放冷卻液整個循環過程,動畫演示給學生看,十分清晰展示了大小循環線路圖,通過老師簡單講解學生就明白了,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速度都提高了。本人注重課堂紀律的管理,對學生課堂管理相對嚴格,但又非常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學習方式,實行人性化管理方法,十分關心體貼學生,所以和學生相處和諧,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與老師互動,對回答問題積極的同學給予表揚,上課態度端正的同學給予表揚,作為老師我用寬廣的胸懷發現學生的優點及閃光點,挖掘學生的潛力,最大化發揮他們的潛能,激勵他們求知的欲望,我在課堂上非常尊重每個學生,用眼神和每個學生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被重視,課堂的氣氛和溫馨,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學生喜歡我這個老師,也認可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本人在上《汽車構造》課時非常注重教學目標的統一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的示范性和學生動手相統一,在上實訓課時,我自己首先做一遍給學生看,比如拆裝發動機,我自己先動手拆裝發動機給學生看,邊拆邊講,主要講講發動機的拆裝流程及主要零部件名稱,然后放視頻給學生觀摩,最后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一個班按每組6人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個組長,負責本組安全管理、紀律管理及考勤管理等等,大家通過團隊協作共同完成整個發動機拆裝,工具和零部件擺放要井然有序,規范學生動手操作動作,不能野蠻操作,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工具進行操作,我發現高職層面的學生對動手拆裝發動機很感興趣,同學們非常自覺配合老師,每組同學都能在老師的要求下按時完成任務真正能夠熟練掌握發動機拆裝。實訓課和理論課要交叉安排,彼此相互滲透,充分利用學校的實訓室的資源,行為引導,強化目標,突出實訓能力,整合所有資源服務好學生,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只有學生真正學到東西,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一項操作技能,只有學生真正有一項特長,他們進入社會才能被市場認可,被社會接受,提升了學校的品牌形象,極大促進學校的品牌宣傳,有利于學校招生,使學校走上良性發展道路,學校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課程組織形式:結合任務型驅動,每一段時間完成一個任務,每一個任務驅動練習時,都施以教師先講、學生提問;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教師總結、學生反饋相結合的教學過程控制。下面詳細講解發動機潤滑系統,結合任務驅動法如何上好這次課,上課開始首先向學生提問,①潤滑系統的作用;②潤滑系統油壓偏高及偏低的具體原因,以問題為導向我開始給學生上課,學生帶著問題在聽課過程中,邊聽課邊主動思考,有目標有目的聽課,作為老師的我層層剖析,循序漸進,思路清晰,老師和學生的目標相統一,以任務為導向,最后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弄清楚了潤滑系統的作用,理解了油壓偏高及偏低的原因,學生反映效果好,每次課結束后學生和老師一起都要總結歸納反饋,是否搞清楚課前提出的問題。任務驅動法特點: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自己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根據自己的任務都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思考空間,我自己的體會是課堂氣氛活躍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充滿了民主、充滿了個性及人性,學生和老師的關系也很和睦。因為我畢竟才開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好處多多,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學進度和授課計劃不統一,因為課堂開放、氣氛活躍,每個學生掌握程度不一樣。②課堂管理有待改進,老師和學生互動積極頻繁,極個別同學干擾其他同學。③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是團隊協作,對學生個人成績很難評價。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不斷完善任務驅動教學法。
《汽車構造》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內容涉及面很廣泛,包括汽車總體構造及其零部件工作原理,對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實基礎,能否學習好本門課程對學習汽車整體構造及其原理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老師要科學合理安排《汽車構造》理論課時與實訓課時比例,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逐步演示給學生看,充分利用實訓室資源,突出實訓課的重要性,以實踐課 為重心,理論和實踐完美融合,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使學生不僅掌握了扎實的理論,而且動手操作也很熟練,把學生培養成高技能型選手。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我繼續兢兢業業做好教學工作,繼續認真研究《汽車構造》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其內涵,使其更加科學合理,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