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偉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媒體為了適應這一變化,必須主動或被動做出改變。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也是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出版轉型的一個探索。作為中醫藥專業技術類雜志的《中國民間療法》雜志,也在大潮流的驅動下開通微信公眾號,積極探索新的為讀者和作者提供更多更好服務的模式。
關鍵詞 互聯網;微信;公眾號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5-0048-02
微信作為即時通訊交流工具,從2011年騰訊公司正式推出后便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15年9月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重慶召開,微信數據分析與海外運營組組長王傅仁在會上表示,微信平均日活躍用戶已達到了5.7億。最新數據統計,目前微信活躍用戶已達到6.5億人,其中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
隨著微信個人版的不斷升級,功能的不斷完善和發展,2012年8月,影響現在眾多用戶閱讀習慣的公眾號誕生了,公眾號現在最成熟的形態是基于閱讀、訂閱的群發,每天有超過70萬的群發消息提交,所有公眾號加起來每天的閱讀量超30億萬次。據“2015年12月微信公眾號移動端在線調查”數據顯示,微信公眾號用戶近8成為活躍用戶,平均每天使用1.5次;訪問時長中,超過半數以上的用戶為深度使用用戶,平均每天訪問瀏覽25.6分鐘。
大數據顯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閱讀習慣以驚人的速度在改變,傳統媒體必須適應這一變化,做出相應的改變。我刊也于2015年年底申請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對中醫藥類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運營有些膚淺的認識,淺述如下。
1 中醫藥類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的定位
無論是運營個人號還是企業微信,都需要定位明確。應該結合產品的特色或者自己的優勢、技能、知識點,準確定位[1]。如我刊為中醫藥類科技期刊,面向基層臨床醫生和關注中醫藥的大眾,傳播實用的中醫藥傳統療法。針對刊物的定位,我刊微信公眾號的定位為:為我們的讀者和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資訊,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務。從準備做公眾號的第一天起,我們就不追求和奢望巨大的粉絲量,我們只希望踏踏實實為作者和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傳播更多實用的中醫藥健康知識和技術,讓大家更了解中醫藥。盡管我們有二十多年紙質出版的積累,但在微信等新媒體的運營上我們還很稚嫩。在欄目的建設上,在關注吸引力的同時,我們更看重欄目的可持續性和實用性。我們目前將欄目定位為常規性欄目和不定時欄目。在內容上我們更偏重于中醫藥實用技能和大眾健康,并期望做到深度挖掘。希望一段時間的運營之后,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品牌魅力。
2 中醫藥類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推廣
微信公眾號基于群發推送、自動回復、一對一交流等功能設定,其傳播形式主要為信息推送和用戶互動。所謂消息群發即為公眾號主動向訂閱者推送內容,這是微信公眾號的一項基本功能,也是微信公眾號使用頻率最高的一項功能。在微信后臺,消息群發可以通過將消息發送給全體訂閱者或者通過將訂閱者分組進行消息的單獨發送。接收群發消息,掌握公眾號的消息動態是用戶訂閱公眾號的初衷。因此,群發消息可以說是每個公眾號都必不可少的功能選擇[2]。
針對微信的這一功能,我們初期按計劃給訂閱者推送他們關注或喜愛的中醫藥實用技術和大眾健康類的中醫藥養生與保健內容。當訂閱用戶達到一定的數量后,可以考慮對用戶進行分組,針對臨床醫生和中醫藥愛好者分組,臨床醫生還可按不同的專業分組,逐步做到有針對性的內容推送。
做微信公眾號,能深深吸引并留住訂閱者的還是內容。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提供優質內容,另一部分是編排好內容。針對目標人群特點,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圍繞這些話題選擇內容,篇幅上切記不能將紙質媒體整篇、整期推送,要充分考慮微信融合多媒體的優勢及微信讀者碎片化閱讀時間的特點,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要充分利用微信的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展示
內容[3]。
微信公眾號的另一個常用功能是一對一的交流互動功能。訂閱者關注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后,可以通過微信對話框與微信公眾號直接對話,對話內容會在微信公眾號的后臺顯示。以此,微信公眾號的后臺編輯便可以通過回復的形式與訂閱者完成一對一的交流,為訂閱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2]。這一功能運用得好,可以牢牢地吸引住一部分訂閱者成為自己公眾號的鐵粉。這一功能也為期刊類的微信公眾號實現稿件流程管理、投稿咨詢等提供了另外一條快捷的途徑[4]。
另外,推送時間的選擇也要在運行中不斷摸索調整,固定的消息推動時間有利于培養用戶閱讀習慣,增強用戶對公眾號的黏性。對于中醫藥類科技期刊而言,早期的公眾號訂閱者主要為刊物原有的讀者和作者,這部分人的閱讀習慣和讀者時間相對集中,可以根據微信后臺顯示的不同時間閱讀量,調整群發時間,以最大限度保證推送的效果。
在將以上內容做好以后,可以考慮其他方式的運營推廣,如賬號互推、線下活動等。
目前微信已經準許經過認證的政府、媒體兩類訂閱號開通支付服務,這一服務功能的開通,為公眾號進行廣告、打賞或收費等盈利提供了便利條件。中醫藥類科技期刊也可以利用這種支付功能,提供訂閱等便捷服務。
微信從誕生之日開始就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變化,但作為專業雜志的公眾號,我們愿意以二十幾年的紙質媒體積累為依托,運用互聯網思維,以內容吸引訂閱者,以服務滿足訂閱者,在專業化的基礎上,為訂閱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學穎,羅萍.科技期刊微信訂閱號的規劃設計與運營推廣[J].出版發行研究,2015(12):48.
[2]黃楚新,王丹.微信公眾號的現狀、類型及發展趨勢[J].新聞與寫作,2015(7):5.
[3]程琴娟,閆瓊.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4):381.
[4]王明華,沙勤,鄭曉南.微信公眾平臺在期刊運營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4,26(3):272.